专栏名称: 画啦啦少儿美术
画啦啦少儿美术,在家创想在家画!60万妈妈首选的少儿美术品牌,学儿童画,玩创意美术,给孩子快乐和想象力!这里免费学画画,玩幼儿手工,给孩子艺术的滋养。【关注并入群,免费学公开课,获名师点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角兽早知道  ·  国星宇航增聘建银国际为香港上市整体协调人,洪 ... ·  17 小时前  
独角兽早知道  ·  国星宇航增聘建银国际为香港上市整体协调人,洪 ... ·  17 小时前  
青眼号外  ·  “光子嫩肤第一股”败走北交所 ·  3 天前  
青眼号外  ·  “光子嫩肤第一股”败走北交所 ·  3 天前  
创业家  ·  孙正义,又被骗了 ·  3 天前  
上海科创汇  ·  申报|松江区2025年(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画啦啦少儿美术

《家有儿女》14年后再上热搜,竟满是细思极恐的情节!哈哈哈哈哈…

画啦啦少儿美术  · 公众号  ·  · 2019-09-23 19:50

正文

“我叫夏雪,我叫夏雨,我叫下冰雹……”


听到这词时,仿佛又回到了曾经和父母一起守在电视前的日子。


一眨眼,《家有儿女》已经播出14年了。


那时总以为,它不过是一部为博人一笑的喜剧,而今再看,却满是令人深思的情节。


谁让你们生出来了,
你们经过本人同意了吗

《家有儿女》中有一幕,夏东海刘梅二人为了给孩子们过六一,凭着自己喜好买了一堆礼物却不被孩子们喜欢。

最后双方不欢而散,刘星脱口而出,“谁让你们生出来了,你们经过本人同意了吗?”



看似不痛不痒的一句话,
却不禁让人思考,
父母对孩子而言,
到底意味着什么?
如果孩子可以选择父母,
你会是他的第一选择吗?


对父母来说,

孩子是生命的馈赠,

是他们无法拒绝的礼物;

对孩子而言又何不是如此,

他们也同样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


胡适关于父子关系曾经说过,“这个孩子自己并不曾自由主张要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不征得他的同意,就给他生命,况且我们也并不曾有意送给他这条生命。 我们既无意,如何能居功?如何能自以为有恩于他?



对于没有自立能力的孩子,

他们只能选择和父母共生。

而大多数的父母,

却认为,自己生养孩子万分不易,

孩子们必须要听从。


可是,却往往忘记了,

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

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

父母,不过是帮助他们长大,

参与他们自立的过程,

而不是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


你的爱,孩子看在眼里,亦记在心里,但是,他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达, 他爱你,总会以出乎你意料的方式让你知道。

我知道我不是完美的小孩,

但你们也不是完美的父母


纵观全剧,刘星一定是其中最淘气的孩子,

在家,他是最令妈妈头疼的孩子,

鬼灵精怪,调皮捣蛋,

在学校,他考试难得及格,

总排在班级倒数,

似乎怎么看他都是一个“问题少年”。


他不如小雪成绩好,

也没有小雨的听话,

相比之下,刘星不仅仅是一个“熊孩子”,

更是理所应当的“背锅侠”。



有一集,小雨因为要赔朵朵玩具而偷偷把家里的东西拿去卖,刘梅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刘星所为。


一如曾经也不爱学习的我们,惨白的成绩总是令父母头疼,即便是弟弟做错了,他们依旧不分青红皂白地责怪自己。


就像刘梅怪刘星,毫无道理。


一念之差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 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


尽管后来找出了真正的“罪犯”,刘梅却没有向刘星道歉。


而长大的我们,也依旧没有得到被误解的一声歉意。



虽然被误解,可刘星依然全心爱着自己的母亲,不论何时,她始终都是他心中最好的母亲。

当同学诋毁刘梅“凶神恶煞”时,他却义正言辞地说, “我妈就是跟别人的妈不一样!


“连鞋带她都用牙膏给刷好几遍,

我生病了,

她气都不喘背着我上六楼……”

孩子虽小,

但妈妈的一举一动他却全记在心里,

孩子眼中的父母,

生而完美,无可挑剔。



我们常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

但其实, 孩子对父母的爱,

才是真的不留余地。


“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 但你们从来也不是完美的父母。


为人父母,总是下意识地以为,自己比孩子多了几十年人生经验,便比他多了许多认知。可是, 明明自己也是第一次当父母,谁又能保证自己就是最合格的父母呢?


要知道,孩子天生就是来给父母当老师的,他小小的脑袋里,总能出乎你的意料;


你的责骂,他总能转身就忘,他不一定会向你说出爱,但他会用行动告诉你。


刘星说过一句,“我顶着压力上了这么多年学都没离家出走,你们不觉得我很坚强吗?”


看似搞笑,却也隐藏这对母亲深深的爱,

因为他一直记得,

我妈说了,

“我就是她的心脏”


你有说不的权利,

可你不好意思


通观全剧, 夏东海无疑是教科书般的父亲,

但也让每一个父母看到,

自己在养育孩子长大的同时,

也被孩子教育着成长,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



一次,夏东海搬来一位新邻居, 他家女儿是刘星的同学,因为孩子,他们对这位新邻居格外友好。


邻居却把别人的好当做理所应当, 一再向他们家借东西,从梯子到锅碗瓢盆,总是有借无还,还不以为意。


碍于面子,他们从未拒绝过。



生活中,总是不乏这样的“好人”,

因为你好,所以大家都喜欢找你帮忙,

因为大家都知道,

你一定不会说“不”,

久而久之,

你的好便成了别人眼里的理所应当。



因为理所当然,

所以你的好从不会被记住,

你也没有因此多被喜欢几分,

反而,一旦你开口有所要求,

只会被嗤之以鼻。



你有说不的权利,

可你不好意思。



当那位邻居要借走小雪的杂志时,

小雪脱口而出,“不”,

强硬的态度不容拒绝。



父母把邻居送走了,

转身便异常认真地向女儿请教,

“你是怎么说出这个不,

而且不需要理由?”



还是孩子的女儿告诉他们,

“说不本来就不用理由,

我有权利拒绝别人”。



从何时起,

说不成了我们难以启齿的字眼,

拒绝他人,这本来就是于情于理的事,

而身为成人的他们,

这次却被孩子们教育着。



无可厚非,

父母有比孩子多几十年的人生经验,

但生活的难题总是层出不穷,

初次为人父母,

教育孩子的过程,

又何尝不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每个父母只有一次体验机会,你或许可以选择不参加,但若错过了,那便是永远失去。


孩子的人生,从1岁到20岁,他们比连续剧更糟糕,电视剧错过了可以补看,可孩子的长大的过程,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不仅仅是看着他们长大,也是和他们共同成长。

为爱情赌气,

就丧心病狂了


一直以为,

《家有儿女》是一部教育孩子的喜剧,

却怎么也没想到,

它教人成熟,比教孩子更扎心。


说起小雪往家中带男朋友的那一幕,大概没有人不记得“狂野男孩”,也都知道,这只是初来新家的小雪怕被新妈妈欺负而立的下马威。

大家把误会解开,又成了和睦欢乐的一家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