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隐藏在云后的修道院,
宛如在天空中飘荡的诺亚方舟,
我多么想走进那云雾中的小室,
从此隐居在上帝的身边。
——普希金《卡兹别克山巅修道院》
外高加索地区——
南接
伊朗
和
土耳其
,
东西分别濒临
黑海
和
里海
。
她不仅是欧亚大陆的自然分界线,也是多种气候与文明的分水岭。
如果说中亚是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那么外高加索则是文明间迎面相撞的那个“界点”
:
中世界最高教堂——兹瓦尔特诺茨教堂遗址
时过境迁,那些宏大复杂的纷争也许间或影响地区局势,但这丝毫都不影响
外高加索
独守一方宁静
,
保全了惊人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灿若繁星的文明遗迹。
#高加索文化之旅#
亚美尼亚 / 格鲁吉亚
到雪山深处的中世纪村庄
…
今年开始,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已对中国公民免签
。8月初,我们
邀请高加索研究专家、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理事亓佩成老师,一同前往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与亚美尼亚,开启一段深度文化之旅。
天津师范大学世界史博士、
亚美尼亚埃里温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世界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在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古代西亚文明》《亚美尼亚文明史》等多部作品,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亚美尼亚文明史研究”和“17—19世纪亚美尼亚商人在华活动及影响研究”,以及省部级课题多项。
亓教授曾自驾从中国往西至高加索地区,并完成当地古迹的全部考察,身体力行考察游学,其授课风趣深入,备受学生喜爱。
此行他将
全程随团讲课
,并
结合多年研究,
从历史、族群、宗教、政治、地缘关系等角度
,全方位梳理高加索地区的时空脉络与厚重多元的文化交融。针对本次
游学特别准备
1场主题讲座
:《亚美尼亚文明——从古代帝国到现代国家的历史演变》、
1次分享
:
《世界史背景下的高加索》。
此行将一举考察两国全部6处
世界文化遗产——巴格拉特大教堂及格拉特修道院、姆茨赫塔的历史古迹、上斯瓦涅季、埃奇米阿津大教堂和教堂群及兹瓦尔特诺茨考古遗址、格加尔德修道院、哈格帕特修道院。
精选独特而小众的人文地标,完美感受第比利斯的缤纷多彩、塞凡湖边的宁静圣洁、卡兹别克的雪山教堂、乌树故里完好的中世纪风貌…跨越3000年历史,读懂高加索区域文明与周边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关联。
-
-
乘坐小飞机飞跃高加索群山,
近距离俯视森林、雪山…
-
在葡萄酒的发源地,走进
酒庄园,
品尝最正宗的葡萄酒
-
-
-
-
万豪旗下的设计师酒店rooms hotel绝对是格鲁吉亚地标型奢华酒店!
坐
落在卡兹别克山下,拥有绝佳的观景露台及阳台,带有图书馆的木质传统风格餐厅提供国际风味美食。
任何时候在观景露台都值得面对14世纪的圣三一教堂小酌或慢饮一杯。
5
丰富特色的当地特色美食享受
水煮包子、
茄子核桃泥沙拉、
烤蘑菇、
传统烧牛肉、
烤肉…
高加索地区的美食独具特色,融合了希腊、波斯、土耳其和阿拉伯等多种混搭风味。高加索的美食以其健康和长寿而著称,让我们再游学的同时,一起去享受味蕾的快乐吧!
01.
“诺亚之国”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人,自古以来生活
在南高加索群山的怀抱。
据《圣经·旧约》记载,诺亚方舟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希
望,最终停靠在亚美尼亚地区的亚拉腊山上。
亚美尼亚人自称是诺亚的后代
,上古大洪水后唯一幸存的子民。
两千年来,与亚拉腊山的紧密联系已成为亚美尼亚人文化认同的象征。
这种联系通过民间传说、宗教信仰和民族自豪感不断得到加强,这个国家也被称为“诺亚之地”。
然而,历史上的亚美尼亚,却承载着沧桑与无奈。
亚美尼亚
地处亚欧大陆交界处
,周边山峦叠嶂,亚美尼亚人虽然是这里的古老民族,但因人口较少,往往成为
各大帝国争夺的目标,屡屡沦为帝国的附庸
——
古罗马、帕提亚、拜占庭、萨珊、蒙古、奥斯曼、沙俄皆以亚美尼亚为战场
。
从公元前9世纪一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亚美尼亚独立的时间屈指可数,
几乎没有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存在过
。
公元301年
,在国王梯里达底三世的带领下,
亚美尼亚成为
世界上第一个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
家
,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为亚美尼亚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公元405年,主教撒哈克一世创造了亚美尼亚字母,让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得以世代传承。基督教的《圣经》被翻译成亚美尼亚文,亚美尼亚人有了自己的《圣经》。而亚美尼亚的基督教也独立成为亚美尼亚使徒教会,长期独立于欧洲的罗马和君士坦丁堡,自成一派。
格加尔德修道院、 埃奇米阿津大教堂
、亚美尼亚文字
历史上的
亚美尼亚人,
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迁徙和族群的悲剧,尤其是
20世纪初的大屠杀
,让亚美尼亚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创伤。但正是这样的苦难,锻造了亚美尼亚人坚强不屈的性格。
亚美尼亚人遭遇种族灭绝式屠杀
如今的亚美尼亚,是为数不多的移居海外的人口远多于本土人口的国家
(800万vs300万)
。
亚美尼亚人散布世界各地,从高加索山区到美利坚的海岸,从中东到欧洲再到香港
。无论身在何方,亚美尼亚人都保持着对故土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亚美尼亚历史博物馆
我们将深入了解亚美尼亚历史文化,囊括了每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和众多历史坐标:
-
在
乌拉尔图王国都城遗址
,
我们将了解古代亚美尼亚与周边文明的交往与融合;
-
在
深坑修道院
遥望“诺亚方舟”停靠的亚拉腊山,聆听基督教如何在这片土地上传播;
-
-
在“圣湖”边的
塞凡修道院
,我们一起守候落日,感受人文与自然交融的宁静和神圣;
-
在
种族灭绝博物馆
,去了解一段离我们仅仅过去100年的人类悲剧
……
行走亚美尼亚,在高山与湖泊间,一座座教堂散落在不经意的转角,这个国家是如此的虔诚与美丽。
格加尔德修道院、哈格帕特修道院与萨那欣修道院、深坑修道院
02.
“十字之国”格鲁吉亚
公元前330年左右,使徒圣尼诺从亚美尼亚来到格鲁吉亚传教,她治愈了格鲁吉亚的国王与皇后的眼疾,这些神迹使得基督教被确立为国教。
格鲁吉亚也是继亚美尼亚之后最早皈依基督教的国家。
圣尼诺修道院:圣尼诺的埋葬地
历史上的格鲁吉亚却是命运多舛。
古希腊时代这里多产黄金,是希腊神话中
伊阿宋夺取金羊毛之地
。之后被
罗马帝国征服
,又
经历了
萨珊波斯
、
拜占庭
和
阿拉
伯的轮番统治
。
12-13世纪,
“建国者”大卫四世
统一全境,创造了格鲁吉亚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但也就持续一个多世纪,之后又长时间处于分裂和动荡中,成为
波斯萨法维王朝
和
奥斯曼帝国
的争夺对象。直到18世纪被并入沙俄帝国,并在1936年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
格鲁吉亚钱币上的“建国者”大卫四世
除了厚重的历史和宗教文化,
这里也是世界葡萄酒的发源地之一
。
北纬40°至45°
之间,加之
黑海
的暖湿气流和
高加索山脉
的保护,是葡萄种植最理想的自然条件。古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尼索斯四处流浪,在格鲁吉亚发现了野生葡萄,酿造了葡萄酒。
实际上,早在皈依基督教前,葡萄酒已经被用于原始宗教的庆典,在葬礼上充当沟通生与死的媒介。
基督教传入后,这种传统和新宗教结合在一起。
弥撒仪式上教徒们分享葡萄酒,那是基督之血。
甚至为了传播基督教义而创造的格鲁吉亚文字,都是在模仿葡萄弯曲的根茎。
这一次,我们将专程去往
东部的
卡赫季区
——
格鲁吉亚葡萄酒最重要产区
,除了修道院和壮丽的阿拉扎尼河谷,去看看这里家家户户仍然沿用的古老的陶罐酿酒法,品尝一下
最纯正的格鲁吉亚葡萄酒
。
我们还将去到
西部
黑海沿岸的
平原地区
,以及
西北部
大高加索山区
的斯瓦涅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