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在我的头条号上推出图文版,在此同步推荐单文字版。----2019.4.11
神州豺虎任纵横,阳九如何厄圣明。人说朝中惟有党,我疑阃外直无兵。将军半着黄巾号,刺史先衔白璧迎。安得请缨纾国恨,沉舟北去斩长鲸。[1]
这是一首悼亡诗,悼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亡国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说起这崇祯皇帝朱由检,还真算不得昏聩的君王。五岁丧母,先养于光宗宠妃李选侍(西李,后封康妃),后改由东李选侍(后封庄妃)抚养。到得天启七年八月登基时,年方十七。这个年纪,在现今人的眼里,还是个嘻玩打闹、赋诗强愁的年龄,可崇祯却需要担起一个皇帝的重担,管理大明的天下。
但那个时候,大明早已走过了它的辉煌时代,正在灭亡的道路上向前滑行。从万历末年开始,后金努尔哈赤就开始对明朝的政权虎视眈眈。万历四十七年三月萨尔浒一战,明军大败。随后,努尔哈赤又乘势攻占了开原和铁岭。自此之后,后金就成了明政权的心腹大患。为了应对后金的进攻,这年六月,明廷启用了熊廷弼经略辽东。在熊廷弼的努力下,辽东的形势逐渐好转。然而,随着万历四十八年七月明神宗去世,光宗继位一月又吞红丸暴卒,随后天启皇帝朱由校即位,明代的政局开始变得不可收拾。外患未除,内斗又日益严重。阅视辽东兵马的给事中姚宗文(当时的浙党领袖)因熊廷弼对他有点不恭,还朝后即上疏攻击熊廷弼刚愎自用,并鼓动其同类同攻之,必欲去之而后快。于是御史顾慥、冯三元、张修德、给事魏应嘉等先后劾熊廷弼破坏辽疆。万历四十八年(即泰昌元年)十月,明廷罢免了熊廷弼,而任命袁应泰经略辽东。这个错误的决定,又给后金提供了进攻的机会。次年(天启元年)三月,后金先攻下沈阳,随后又攻陷辽阳,袁应泰自杀殉职。
辽沈大败,辽事益急,明廷于是又想起了已回家乡的熊廷弼。三月末、四月初,天启皇帝两次敕谕熊廷弼还京,并惩处了先前参劾熊廷弼的冯三元、姚宗文等人。但熊廷弼五月初方至京,七月初始赴任。而就在这段时间里,又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在四月初,朝廷委任王化贞为广宁巡抚,而这个王化贞素无大略,不习兵事,又好吹牛,为之后的经抚不和埋下了隐患;第二件事是在七月,宦官魏忠贤矫诏勒死了司礼监太监王安[2],此后魏忠贤控制了东厂,其党羽王体乾则掌握了司礼监大权,为魏忠贤结党营私、排斥异己买下了伏笔。
熊廷弼入京后,向天启皇帝建言“三方布置策”,即于广宁置骑步兵,天津、登莱置舟师并设巡抚,再于山海关设经略节制三方。这个方案深得天启皇帝首肯,所以当熊廷弼出行时,天启皇帝赐敕书一道、尚方剑一把,对副总兵以下将士有先斩后奏之权,且选京营兵5000名、马6000匹随之出京,并宴于郊外,令文武大臣陪饯。凡此种种,均可见明朝廷对熊廷弼收复失地寄予了多么深厚的期望。
但事实很不幸。早在熊廷弼出京前,就有人担心熊廷弼、王化贞之间潜藏着不和的风险[3],而这一担心很快变成了现实。熊廷弼到辽东后,在军事布置上与王化贞意见不一,王化贞主战而熊廷弼主守。王化贞计不得行,不免对熊廷弼心生怨气。那时候,王化贞的部将毛文龙袭取了镇江(堡名,在奉天府凤凰城东南与朝鲜分界处),打通了和朝鲜的联系。毛文龙报捷于王化贞,却未上报熊廷弼,也惹得熊廷弼心中不快。当王化贞要求派兵增援毛文龙时,熊廷弼极力反对,认为三路大兵为聚,不可轻举妄动,结果诸镇观望,毛文龙得不到支援,只好放弃镇江,退守皮岛。
战守之事,当事者囿于所见,殊难判定是非。自后世观之,王化贞主战之说未必为是,而熊廷弼不援镇江也不免为非。盖打通与朝鲜的联系原本也在熊廷弼的谋划之中(已准备派梁之垣出使朝鲜),原本因势利导,也有利于事态的发展。但熊廷弼在此事的处理上难免意气,也为他后来的被杀埋下了祸根。
镇江之捷传至京师,朝廷内外一片欢腾,似乎被后金碾压的郁闷一下子得到纾解。在此情形下,王化贞声望越来越高,而熊廷弼则不免四处受到排挤。廷臣之中,仅何乔远、江秉谦、周宗建等人与熊廷弼议论相合,其余则皆右化贞。生性耿直的熊廷弼又不免将自己的不满形之于奏疏,甚至直指兵部尚书张鹤鸣处理军务仅和王化贞商量,“臣有经略名而无其实,辽左事惟枢臣、抚臣共为之”,并最终发展到与巡抚、枢臣皆不和的地步。
而实际上,好说大话的王化贞并未有成竹在胸,不过是为了博取朝廷的重视而已。这之后的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出兵五次(十一月出兵二次),均无功而返。熊廷弼告诫他要慎重行事,但这位王先生反而再度上疏,声称愿以6万兵进战,“一举荡平”后金。
不幸的熊廷弼除了要应付这位大话连篇的同僚,还要应付背后射来的冷箭。天启二年正月,魏忠贤的党羽、刑部江西司员外郎徐大化上疏弹劾熊廷弼,称其“受国厚恩,不思与虏战,而日日与庙堂舌战笔战”,历数其“败辽”诸事,开始将辽事的失误引入对熊廷弼的评价。在这种情形下,明朝廷也不得不直面经抚不和的局面,会九卿科道议处,纷纷异同,无有定论。等到再次奉旨会议,才决定撤回熊廷弼而专任王化贞。但这个时候,后金又开始进攻辽东,会议的结果又只得搁置不行。这一次作战,努尔哈赤在王化贞部将、早已叛降后金的孙德功的帮助下,攻占了广宁,环广宁40余城皆不战而降。而狼狈逃跑的王化贞,还是在熊廷弼的接应下撤回了山海关。二月己卯,明政府逮王化贞,熊廷弼褫职回籍听勘。由于经办此案的刑部主事顾大章立论公正,之后也被牵连至死。到了天启五年八月,魏忠贤的党羽御史张讷请杀熊廷弼,将封疆案引入移宫案,于是在魏忠贤的授意下,明朝廷处死了熊廷弼,传首九边。史载其赴刑场时,挺立不跪,刽子手一刀只砍到一半脖子,最后反着割下了头颅。不仅如此,熊家还被追赃17万20两,以致长子自杀,亲族破产[4],可谓真正的家破人亡。一代英豪,赤心为国,结局竟是如次凄惨,令人慨叹!而同样有罪的王化贞当年却逃脱了惩罚,直到崇祯五年才被处死。
与对后金的战争相应的是,明朝廷的内政也是问题成堆。从嘉靖以来,皇帝经常性不上朝似乎就成了一种传统。皇帝不上朝,除了影响政务的处理,带来的后果就是阁权和宦官权力的扩张。本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目的在于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的诱惑逐渐增大,内阁辅臣就慢慢演变成真正宰相了。而明代宦官有十二监、四司、八局,称“二十四衙门”。十二监中有司礼监,下设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秉笔太监、随堂太监。其中掌印太监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随堂太监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阁票是内阁对章奏的初步处理意见,经皇帝审定后,再由太监用红笔写出,此即“批朱”。由于皇帝精力有限,往往只御批几本,其余则交秉笔太监遵照内阁拟好的意见用红笔批行,宦官由此与朝臣相互勾结,甚至可以抑制朝臣。明末魏忠贤的弄权,就是因为这种体制才成功的。
魏忠贤,直隶肃宁人,原名李进忠。本是一个街头混混,因与恶少赌博不胜,受到欺负,一怒之下,割下自己的命根子。万历十七年被收入宫,之后靠着自己的机巧便佞,通过太监魏朝巴结上了大太监王安。
王安是直隶雄县人,万历六年选入内书堂读书,万历二十九年十月被点为皇长子(即光宗)伴读。皇长子册立为太子后,颇得王安的保护。万历后期,因太子大婚后讲读渐稀,近侍太监又导之游乐,加上王安性直也不为太子所喜,所以就常常谢病在家,沉酣典籍,无书不窥,并经常写扇送相知士大夫。光宗继位后,王安为秉笔太监,赞辅为多。光宗初政中如发内帑助边,起用邹元标、王德完等,都出自王安的主意。
魏朝则是王安的手下,李进忠结识魏朝后,魏朝就时不时在王安面前替李进忠说好话,亦因如此,王安对李进忠颇存好感。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光宗继位,一直受宠幸的西李选侍就谋求做皇后,光宗未同意,只诏封李选侍为贵妃,并定于九月初六日行封礼。但光宗九月初一日去世,封贵妃的典礼也就被搁置。当时李选侍与光宗同居于乾清宫,按照明朝的礼制,乾清宫为皇帝的居所,李选侍不应该继续住在乾清宫。由于登基的日期定在九月初六日,所以给事中杨涟、周朝瑞以及御史左光斗等人都力主李选侍尽快移宫。那时候,神宗皇帝的郑贵妃先前在神宗时谋为皇后未成,遂与李选侍相勾结,准备留皇子于慈庆宫,以便胁迫其封李为皇后而自己为皇太后,共同处理政事。王安知晓了这个阴谋,就发揭帖将事情公之于众。而杨涟在先后的上疏中,除了敦促尽快移宫外,还提到太监李进忠(另一个同名者)、刘逊、魏进忠擅开宝库盗取珍藏。移宫最终在熹宗的干预下得以实施,而盗宝的太监也诏令查处。
由于魏进忠牵涉到盗宝案,被发还司礼监交由王安处理。在魏朝的帮助下,王安把过错全部推在了另一个同名的李进忠头上,让魏进忠逃过一劫。
魏朝原本与客氏为对食(宫人自结夫妇为对食),客氏乃是熹宗的乳母。魏进忠因魏朝结识了客氏,结果客氏却迷上了魏进忠,并开始冷淡魏朝。有一天夜里两人喝醉了酒,就对骂了起来,惊起了已经睡下了的皇帝和宫人。熹宗让客氏在两人之间进行选择,客氏倾心于魏进忠。而王安非常不满魏朝(当时已经改名王国臣)争风吃醋,就揍了王国臣一巴掌,勒令告病往兵仗局调理,从此离开御前,为魏忠贤腾出了蒙蔽皇上的空间。天启元年,魏忠贤又矫旨安置王国忠于凤阳,并在半道上弄死了他。
天启元年初,熹宗命王安掌司礼监印。王安本想谦让一下再接印,却不知王体乾早就觊觎司礼监印,于是通过客氏鼓动魏忠贤害死王安。魏忠贤开始时念王安救命之恩,尚有不忍,但耐不住客氏的吹风,遂下了决心。给事中霍维华的妻弟也是太监,所以宫内的动静霍维华很快就可知晓,因为发现其中有机可乘,于是在五月癸丑,霍维华上疏参劾王安。内外合谋,王安就这样被除掉了。此后魏忠贤掌握了东厂,而王体乾掌握了司礼监,内廷被魏党牢牢掌控,而后再通过勾结外廷,控制了朝政。
这一年,朱由检已经12岁。并且刚在前一年的九月,方由西李抚养转为东李抚养,可谓亲身体验了移宫的整个过程,也不可能不知道辽东的战事。只是那个时候他的哥哥刚继位,他可能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将来会做上皇帝。野史记载说,熹宗刚即位时,朱由检问“这个官儿我可做得否”,熹宗说“我做几年时,当与汝做”,语气不类12、3岁儿童,更似于小说家言,不可凭信。但是,对一个早岁丧母的儿童而言,12岁正是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的年纪,所以这以后的经历也无疑给他的成长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西李选侍曾经抚养过熹宗和崇祯,但两人似乎对西李并无好感。当移宫事发时,熹宗就曾传谕内阁:“朕幼冲时,选侍气凌圣母,成疾崩逝,使朕抱终天之恨。”而崇祯虽然被西李抚养的时间可能比东李还长[5]但对东李的感情显然超过了西李,这可以从他继位后封赠东李及其家人的举动上看出。
移宫案埋下了魏忠贤仇视东林党人杨涟等人的种子,也埋下了廷臣之间朋党斗争的大患。到了天启五年,魏忠贤大权在握,就开始了一次政治大清洗,并颁布《三朝要典》,为梃击、红丸和移宫翻案。在这次清洗当中,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等一大批正人君子都被迫害至死,明代政治进入最黑暗的时期。
朱由检成长的关键几年,就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度过的,他的多疑刚愎的性格,与这种环境影响不无关系。因此,当他意外地获得皇位时,他对魏忠贤乃至对廷臣的戒备之心丝毫没有松懈。尽管他也想中兴明朝,但内外交困的残局,让这位17岁的少年去破解,也确实是件困难的事情。终崇祯一朝,用相五十,犹如走马,亦可见崇祯望治之切。但积重之难返,即有妙手,也难回春,况非有妙手?
非常有趣的是,就在天启皇帝去世之前不久的八月初一日,靠投靠魏忠贤、参劾东林而当上掌河南道御史的倪文焕在一个上奏中,也用四个字对当时的政治环境进行了描述。这四个字就是:
众正充廷。[6]
【注释】
[1]清王揆作,收入冯梦龙刻《甲申纪事》卷一三。王揆,字端士,江苏太仓人,明崇祯十二年举人,清顺治十二年进士,为太仓十子之一。
[2]《国榷》系降司礼太监王安为南海子净军于天启元年七月辛亥。按《明熹宗实录》卷一二:天启元年七月乙巳(初六),“上传内侍田诏、刘朝等饶死送司礼监定夺。……按田诏之狱,为移宫盗宝一案,司礼监太监王安主之。安既谪充南海子净军,旋中使传旨勒死,而诏等释矣。”实录乃追叙之文,故时间上易致误解。按王安之死因五月霍维华参劾,但七月乙巳因盗宝案下狱的刘朝、田诏方才出狱,而王安死于刘朝之手,可见王安死于此后。区分这个时间是必要的,因为网上不少人说熊廷弼再度启用是魏忠贤的功劳,实际当时起草敕谕的是王安而非魏忠贤。
[3]《明熹宗实录》卷一二:天启元年六月壬午,广西道御史李应荐疏言:“经略熊廷弼、巡抚王化贞两人事相依而事相济,原不必虑其不和。恐一居关内,一居关外,事态多端,媒孽易起。仰仗天语申谕,俾廷弼以刚中承天宠,化贞以耐心固藩篱,去相扼相岐之心,为商确协力之用。”
[4]见《明熹宗实录》卷七六、《明史》卷二五九本传。
[5]如果从5岁算起,则被西李抚养的时间为6年。而东李从泰昌元年九月才开始抚养,到天启四年十月去世,也仅仅4年。
[6]《明熹宗实录》卷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