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的文华,离开村子已经14年了,故乡在他心中就是一个永远都回不去的念想。
对他来说,村里的池塘、小溪、柴草间、晒谷场等都满载着回忆。
位于土地肥沃的杭嘉湖平原,距离浙江省会杭州一个半小时车程,距离上海两小时车程,这里过去一直是桑蚕养殖地、生丝产地和丝绸加工地,不愁吃穿。
除了这些,村里还有部分人自己搞起了养殖业,或是到行政村里的砖瓦厂、五金厂里工作,但这些工作多数又脏又累,基础工人月收入在2000-3000元左右,很多都交不了五险一金,年轻人不愿意做。
如今在城里做着白领的文华,提到回老家,他说得最多的是,“回来做什么呢?”初中一毕业就到城里读高中的他,随后到杭州读大学,顺理成章就留在了城里。
如今,他已经结婚生子,也把父母接去了城里一起照顾小孩,他们家的两层楼房常年空着,只有过年那几天才会全家回来打扫下,吃个年夜饭,“再过两年,可能过年也不回来了。”
从南到北,穿过这个小村子,就会发现,有近半数人家的大木门因为常年无人居住,有些腐烂,甚至坍塌。
我家隔壁的隔壁,二十年前就已经到杭州做生意,如今楼上楼下的木门全部坍塌,屋子已经变成别人家的柴草间。邻居家的女儿也已在杭州定居。
对应的教育、医疗资源也日渐减少,唯一的一所乡村完小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撤点并校,两层楼校舍也被私人买走成为居民住所了,仅有的“赤脚医生”也年纪大了,村里人生病都直接往大城市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