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新的一年,做个不动声色的人 ·  3 天前  
乌兰察布云  ·  云·悦读 | 百合花开——林清玄 ·  3 天前  
乌兰察布云  ·  云·悦读 | 百合花开——林清玄 ·  3 天前  
深夜书屋  ·  不愧是杰出的思想家,经典巨著醍醐灌顶! ·  3 天前  
ENRAN解谜局  ·  璇玑崩云赋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古文中的这些道理,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了才懂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25-01-11 13:30

正文

身为父母,你是不是也时常有育儿焦虑?
看着眼前的小不点儿,我们总是在思考小树苗是否能长成内心强大,坚忍不拔的大树?
也会反复想应该怎么做,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智慧、有格局的人?
但每每绞尽脑汁却总是无功而返。给孩子讲道理吧,他不爱听。想言传身教吧,毕竟是第一次当父母,有的时候还真拿不准方法。
《少年派》剧照
其实,这些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美好品质和智慧,几乎都藏在了古文里。
比如 和同学闹了矛盾,又气又委屈,怎么解决? 比起跟孩子说“别和他们玩了”,不如让他去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如果孩子考试考砸了,非常难过,怎么安慰? 你可以给他讲讲塞翁失马的故事。马丢了却可以让人免于在战争中战死,马找到了却让骑马者摔断了腿。所以结果不好未必是一件坏事。如果能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查漏补缺,坏事可能会变成好事;
孩子放假了,因为边玩边学导致作业没写完,玩得也不尽兴,怎么引导? 与其冲孩子发火,不如说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这样既可以让孩子知道干一件事需要专心致志,同时也能培养他善于决策和取舍的能力。
《小舍得》剧照
孩子在古文中能学到的还有太多太多。
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直接和古代先哲面对面。 看孔子周游列国,被困匡地、断绝粮食时,怎样在困境中依然坚守正道;进入庄子讲述的梦境中,思考到底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听邹忌讲讲一场与徐公的“选美比赛”,怎么促进了国家的强大。
透过古文,孩子还可以在历史的解谜游戏中玩得尽兴 ,解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背后,北宋的历史是什么样的?通过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打开人类文明之初对于世界的浪漫想象。
用正确的方式引领孩子进入古文的世界,他将收获的不是枯燥的天书,而是受用一生的智慧。
如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所说: “从小读背浅显无意义的白话文对孩子的终身没有用处,应该让他们去记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叶嘉莹还提到自己也曾得益于幼时的古文启蒙: “我6-7岁时,开蒙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论语》。”
而稍显功利地说, 新课标加大了对课内外文言文的考察比重后,文言文已经成为了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 纵观中高考语文真题,不但有文言文背诵默写、鉴赏分析等考察部分,而且作文也极有可能会将文言文作为材料。如果连题目都读不懂,又谈何答题?
所以,孩子需要趁着还没有“上难度”,尽早在小学就打好基础,不然等到之后考察难度提升,再想追赶只会越来越困难。
那么,如何让孩子掌握古文的智慧精髓,将学习痛点一一攻克呢?
我们精心策划了 《三联小古文精读营——从0到100“主题式阅读”带你吃透文言文》 ,用 16讲直播精讲+50篇精读音频+4次直播家长课堂 ,帮4-7年级的孩子打通古文路上的每一个环节。
点击了解详情
▼如有问题
您可添加爱玛老师进行咨询
课程还设置了系统的架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副编审 陈恒舒老师 会在 4次直播家长课堂 ,帮家长们补足家庭教育的环节。
我们还增加了 50+节熏听音频 由前央视主播汤伟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培养语感,为背诵打好基础。
家长们关心的问题,我们同样深思熟虑过了:
对于初中孩子的家长来说,可能会担心前面两周的内容比较容易,是不是不用学了? 其实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复习的好机会。他可以趁此机会在课程前半程将重点梳理的一些文言常用字词、句式表达和文言学习方法进行补足。
小学高年级孩子家长可能也会问,课程后面难度越来越大,还会涉及初中的部分,会不会跟不上? 这个也不用焦虑。后面的难度提升其实是为了帮孩子打好提前量,做好小初衔接。如果担心跟不上,课程是可以反复收听的,家长可以帮孩子储备下来,以应对未来不同阶段的学习难度。
▼名师坐镇,帮孩子吃透文言文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把家长们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都考虑进去了
名师坐镇,全程直播
收获人大附中的独家学习法!

对于处在文言文启蒙关键期的孩子来说,遇到合适的老师很重要。精读营的主理人是 前人大附中语文组组长、资深语文教师、语文中考阅卷组组长胡晓丹。
作为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胡晓丹老师深知新教改后考察重点的变化及学习方向,也很善于调动孩子的兴趣点。
在课程中,她会带来自己在人大附中教学时的独家又有效的学习法。比如三行对译法、文白互译法等等。
课程中,她也会对孩子的学习规划提供有用的建议。
有这样一位师傅领进门,每一次的学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接轨新课标,学习更高效
除了课内部分的理解,课外学习也是一大难点。
课外部分不会出现在课本里也就意味着当考题出现,如果孩子完全陌生,只能交白卷。
新课改后,文言文考察方式更丰富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所以,对很多孩子来说,怎样在课内基础上提升,课外拓展到底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这次不用焦虑了,这门课会帮大家缩小范围,划出重点。
胡晓丹老师紧扣新课标,精选出了100+篇校内外必读古文,并且内容 1:1 匹配课内与课外文本。 这些文章篇幅短小,精炼却不失哲理,不但不会让孩子有畏难心理,而且只要跟着学下来,即使往后考到课外部分,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1+X的学习模式,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只讲具体篇目的知识还不够。 精读营同样注重培养孩子的知识关联能力。 比如上完课,孩子可以在学《黔之驴》时联系到蒲松龄笔下的狼;从《论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想到韩愈的《师说》;在读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时,会马上明白同样的“亲”和“子”的用法并不相同。
这样一来,即使课程结束,这种一通百通的能力也会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大有助益。
难度分级设置,助力孩子阶梯式提升
学古文,不能舍近求远。一开始就“上难度”,孩子听不懂不说还会很抵触。所以, 课程特别设置了系统的架构,会按照这一阶段的学习规律,从小学逐渐提升到初中难度。
像第一阶段, 胡老师会先带着孩子读“自相矛盾”“精卫填海”等寓言和传说。 这些故事不但有趣而且充满了想象力,孩子很容易就能被吸引进去。有了兴趣的积累,之后的一步步提升才会水到渠成。
而第二步,就是通过古文背后的文化故事,让孩子“知其所以然”。
比如,杞人忧天的“杞”,原来是周朝的诸侯国。《黄生借书说》中的“汗牛”是指富贵人家的书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跟成语“汗牛充栋”是一个意思……
不仅如此,孩子还可以了解到,人名年龄称谓、古代官职名称、地理知识、历史故事、人物故事、风俗礼仪……
如此延展下来, 孩子不知不觉就能积累 100+ 文学历史常识 ,既补充了必备知识又开拓了眼界,可谓一举两得。
《小欢喜》剧照
有了背景知识的补充后,胡老师会根据篇目, 就文言文重点考察的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做详细讲解。
如 “夸父与日逐走”,孩子很容易按照现代意思理解为 “行走”,从而误解文意。胡老师会就这些古今异义词的误用进行纠正;
也会讲解很多常见的一词多义,像 “学而时习之” 的 “之” 是代词,指代学习的内容;“水陆草木之花” 的 “之” 则是助词,相当于“的”。
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帮孩子打好基础,直至弄懂文言文的个中关窍。
整个学下来,孩子就能掌握:
常考虚词 15+
常考实词 100+
4大关键能力 三行对译、文白倒译、复述能力、课外迁移能力


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一本伴读手册,方便孩子巩固学习,查缺补漏。
主题式教学,主旨把握更清晰
我们也把讲授的内容分为 9大主题 ,围绕一个个有趣的主题构建文言文学习情境。这样的“情景式教学”, 不但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也可以通过主题,帮孩子把分散的文言文知识串联起来。
比如在《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中,可以对比不同作者描写山水的手法、情感表达以及体现的个人心境。这样一来,孩子们可以将原本孤立的字词、语法、文学手法等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孩子不但可以在同主题下进行课内外拓展,也可以就地取材,加入作文素材库。

增加家长课堂,观念提升,共同成长
考虑到教育不仅放在学校中,也应该延续到家庭内, 于是我们特别增设了 4次家长课堂直播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副编审陈恒舒,将针对家庭教育的话题进行讲解 ,比如“助力孩子学文言文,家长可以做什么”“如何学习文言文”等等。

理解与朗诵并行,一站式解决文言文学习痛点
文言文素养的提升,也需要从培养语感着手。 前央视主持人、声音教练汤伟为大家准备了50+节音频诵读课。 抓住孩子记忆力黄金期,通过朗读练习,孩子可以掌握正确发音和诵读节奏,感受古文的韵律和美感,提前做好背诵积累。

金牌助教+社群全程伴学辅导
巩固学习成果

精读营还有专业背景主角全程跟随,解答相关问题,保证孩子的学习进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