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闻夜航
中国新闻名专栏 龙视都市频道《新闻夜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夜航  ·  三国重要人物墓被找到!可惜…… ·  3 天前  
新闻夜航  ·  黄圣依突然自曝! ·  4 天前  
新闻夜航  ·  通知!紧急改线上授课……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闻夜航

辽宁一气象男主播出镜遇雷击!视频显示:突然电闪雷鸣,他“哎呦”一声,伞落地……

新闻夜航  · 公众号  · 黑龙江  · 2017-04-25 00:00

正文

超过135万人正在关注

         

       

关注热点新闻、关心民生政策?热爱健康养生、喜欢生活窍门?你找对了,新闻夜航是黑龙江地区影响力第一的微信公众号,赶紧关注是最正确选择!




编者按:“24日上午,大连雷电交加。“现在是上午九点钟,户外的雨还在下……”正在做直播报道的天气预报主持人刘晓东刚说完这句话,身后突然出现雷电,伴随“哎呦”一声,他撑的伞掉落,画面终止。记者随后联系上当事人,其表示被击瞬间身体有些麻,但过后并无大碍。防雷工程师解读说,这种现象属于感应雷击,如果被直接雷击的话那样会非常危险,生存率会很低。

(视频提供:"大连气象"微信公众号)


天气预报记者直播遇雷击


这段视频从微信公众号“大连气象”流出后,很快就在朋友圈中流传被广泛关注,在这段小视频中,主持人刚说完一句,身后突然电闪雷鸣,随着“哎呦”一声,主持人手中撑的伞落地,画面终止。



很快关于主持人手臂遭雷击的消息传出,网友纷纷感慨,这是用生命在直播。记者随后联系上当事人刘晓东,面对网友的关心,其表示自己和摄像同事韩志强身体当时都有反应,“手臂很麻”但过后无大碍,感谢网友的关心。


说起当时的情形,刘晓东告诉记者,4月24日上午9时,自己和韩志强到室外为中国气象出新闻,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越是天气恶劣他们越得需要出镜。


但同样因为工作的原因,他们平时对雷电方面的防护也是格外小心,往往选择雷电高峰之后再出镜。当天在决定9点做直播之前,他已经观察了一个小时,发现这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已经没有雷电了。


撑木质伞的同事未被雷击


“可是我们刚出镜10多秒钟,身后就出现了一个大雷。”刘晓东说,当时的一瞬间他看到自己的手上有一道黄色的电波,手瞬间麻木,因此就出现了伞被扔出去的画面。


“韩志强就在我对面,我当时看到黄色的星星点点在他的伞面和伞杆上都有出现。”刘晓东说,而事后两人交流,韩志强也看到了刘晓东同样的画面。“有点像电路跳闸时的那种火星,但是摄像机没有拍出来。”刘晓东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时和俩人一起出镜的还有一名女同事,她负责给摄像师撑伞,这位女同事自己撑的是木质的伞,而刘晓东和韩志强两人用的是带有金属结构的伞。


采访中刘晓东告诉记者,工作这么多年,同样环境下的出镜直播也有,但是被雷击这还是头一次,“我们所处的地方也有避雷针,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很意外。”他说。



解读:为啥会遭雷击


随后,记者联系上大连市雷电防护中心的工程师李锐,据其介绍上午出现的这个情况是感应雷击,不属于直接雷击,否则人的生存率会很低。


李锐解读称,在雷雨天,雷雨云的下方会聚集大量的同种类电荷,在下方的地面就会感应出相反种类电荷,这种电荷在高处、尖端、金属等地方更是会大量的聚集,一旦达到临界值,电荷就会击穿空气,在雷云和地面形成放电通道,这就是一种简单的理想雷电模型。地面上不止一个地方会感应出大量异种电荷,所以一次雷电活动,也常常有多次闪电,也就是多个雷电流通道。这种在地表面聚集起大量电荷的现象,就是主持人当时在录制节目中所遇到的了。刘晓东两人看到的黄色电流就是电荷大量聚集产生的放电现象,而摄像机中产生的嘈杂的噪音就是电荷产生的磁场对设备干扰的结果。


如何判断和躲避雷电


那么对于广大普通市民来说,应该如何判断和躲避雷电了。李锐工程师表示“不要站在大树下”这是人们从小就懂得的常识。另外在雷电来临之际,人们可先大概判断一下雷电的距离。如果在看到闪电之后的几秒后就听到了雷声,那么就说明现在处在雷击距离很近的位置,有很大程度遭受雷电灾害的危险。


找个房子或车子避雷

李锐称,在寻找庇护所时,要挑选那些封闭式的建筑物,开放式的建筑物是不安全的。同时要远离建筑物内的电线、有线电话及金属管线、金属门窗,因为电可以通过线路和管道传播。


如果没有封闭式的建筑物,但身边有一辆车,那就躲进车里吧。关上车窗,这将是一个理想的避雷场所!


身体一旦麻痒赶紧双脚并拢蹲下

在没有庇护所也没有汽车可以躲避的情况下,万一这个时候,人们感觉手臂脖子有麻痒的感觉,女孩子头发有飘起来的现象,那么此时是很危险的!说明电荷已经在人体大量的聚集,有被雷击的危险,必须马上双脚并拢,屈膝蹲下,将身上携带的金属物品比如发卡雨伞拋远,这个动作可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的减小被雷击的概率,直到人体的麻痒感消失,或者头发不再飘起,说明危险解除,可以离开寻找庇护所。


在哪里容易被雷击中

很多人知道打雷时不能躲在树下,但在空旷地带同样有被雷击中的危险。


气象专家表示,夏天里“东边日出西边雨”是常见的现象,一阵大雨后,远处的太阳升起来了,天空放晴,但并不代表近处头顶上那片云的雷电活动已经终止,确定不再有雷电时再外出比较合适。


雷暴天如果在野外,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不要待在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高树林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近旁,山顶、制高点等场所也不能停留。


另外,雷雨天应尽量避免接打手机,尤其是在外旅游、身处空旷地带的游客,雷雨天必须关闭手机。因为手机开通电源后,所发射的电磁波极易引来感应雷,把手机变成避雷针,极易使游客遭受雷击。一些景区应设立“雷雨天禁打手机”的旅游警示牌。


据气象专家介绍,闪电一般有云闪和地闪之分。云闪是指云层内部、云与云之间的放电现象,地闪则是云体与大地相接触的放电现象。地闪时,如果人处在空旷地带或是高处,比如山坡、屋顶,很容易被雷电击中。如果身上带有金属材料的物品,哪怕是女孩头上的金属发卡,也都有可能变成避雷针,被雷电击中。以前也发生过雷暴天在田里干活的农民遭雷击的事件。


干雷暴的天气则是由于天气炎热干燥,上层空气的云层遇到冷空气,产生降雨。但是雨还没落到地面,由于下层地表高温,雨马上又被蒸发变为潮湿的热空气,再次上升到空中。这就是所谓的“光打雷不下雨”,该现象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春季经常发生。


避雷要注意这些

室内三不宜:

(1)不宜敞开门窗。关闭门窗可以阻止球形雷的进入。

(2)不宜使用淋浴冲凉或触摸金属管道。

(3)不宜靠近建筑物外墙、电气设备以及使用电器。

室外六不宜:

(1)不宜进入临时性的棚屋、岗亭等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

(2)不宜躲在大树底下避雨。

(3)不宜在旷野和高地打雨伞,扛钓鱼竿、高尔夫球棍、旗杆、羽毛球拍等物体。

(4)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

(5)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

(6)不宜停留在建筑物顶上。


春季雷雨天气多发,

一定要注意安全!

电视直播不容易,

为这个主持人点个ZAN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这5篇文章你看了吗?


“不用找了,已经被我吃了!”遭遇家暴被咬掉鼻子,仨孩子目睹全过程!

枕边人竟是杀人凶手,妻子毫不知情!凭22年前照片,哈尔滨警方锁定犯罪嫌疑人!

16岁少女在教室遭同学强奸后勒死!母亲:“他说是我女儿主动的,可能吗?”

▶5岁男孩5岁男孩被铅笔直插心脏!医生:再偏0.5厘米,可能当场死亡!幸亏家长没直接拔出来......

【视频】哈尔滨女司机当街扇交警耳光抢罚单,因妨碍公务,被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华商晨报(ID:hscb02496128)

综合半岛晨报 新闻大连 梨视频  澎湃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新闻夜航》热线:0451-82898289

商务合作:13796212350

责编:李   峰

审核:段君凯、小   翟、史国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