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生命健康和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也与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理念密切相关。但如今,有些食品虚假传言满天飞,让人难分真假。为此,人民健康网推出《一日一食》栏目,为您普及食品科学知识,揭穿食品谬论,带您吃出健康。
生蚝是海产品的一种,独特的味道和口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同时,生蚝也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那么,你知道吃生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生蚝又叫牡蛎、海蛎子,属于贝类海产品,也有的地方认为二者并不是一种东西,广泛分布于各沿海地区。不同品种生蚝的形状和大小有所区别,入侵丹麦的太平洋生蚝也是我国的主要生蚝品种。
生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为10.9%,脂肪含量低 只有1.5%,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有“海中牛奶”之称。生蚝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锌含量尤为突出,每100克生蚝含锌可达71.2毫克。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能调节雄性激素分泌的矿物质,前列腺及精液中含有丰富的锌才有利于精子的生存和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微量元素在适宜量下才对人体健康有益,经常过量也会损害健康。成年男性锌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2.5毫克,二两蚝肉摄入的锌就远超人体一天的需要量,因此生蚝不要吃太多,也不建议天天吃。
中医认为,生蚝性平微寒,味咸,入肝、肾二经,
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益肾生精
的功效。成年男性每天食用一个就可以满足身体对锌的需求。但生蚝性寒,对提高性欲作用不大。生蚝也很适合备孕的女性食用,其所含丰富的牛黄酸有明显的
保肝利胆作用,可
防治孕期肝内胆汁淤积
。
生蚝嘌呤丰富,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宜过多食用。有内热者不宜饮用,或适当减少韭菜分量,不用胡椒调味。
生蚝和韭菜搭配,不但质嫩易熟,而且同入肾经。韭菜味甘辛,性温,入肝、肾经,有温肾助阳、益脾健胃、暖腰强膝、固涩敛精的功效。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殖,两者共用增加了固肾收敛的协同功效。此外,其属性一寒一热,相互抵消,以免经常饮用者因燥热而出现阴虚内热或引发疮疡。生姜、胡椒在汤中主要起辟腥、温中暖胃的功效。
从口感上来说生吃应该是首选,这是最原汁原味的吃法。将蚝壳刷洗干净后撬开,蚝肉蘸点酱料或加点柠檬汁,一口吸进嘴里,口感无比嫩滑。
但生吃对生蚝的生长的环境和本身的质量要求很高,养殖环境必须严格控制,没有致病菌污染,某些产地的生蚝的确适合生吃,但我们平常吃的生蚝难达到这种要求。从健康的角度考虑,生蚝味鲜美,生吃要慎重。
将生蚝刷洗干净、撬开,留一边壳,放在烧开的锅上蒸5分钟即可,根据自己的口味用酱油、醋、芥末等调制蘸料。
也可以调制蒜蓉汁等调料事先撒在蚝肉上再蒸,就无需蘸料。蒸生蚝肥嫩爽滑,而且方便省事,是推荐的健康吃法。
撬开生蚝,留一边壳,洗净沥干水分备用;切蒜末、辣椒末,与食用油混合,加盐拌匀;将生蚝放在炭火上烤,边烤边加入调好的汁,或是先浇上汁,放入烤箱中烤熟。
烤的生蚝喷香可口,备受喜爱。除了蒜香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原味、豉香等口味的烤生蚝。
取出生蚝肉,用开水汆烫一下(不需煮熟)切丁备用,用粳米熬粥,最后放入生蚝丁、茼蒿末、姜末继续煮5分钟,撒少许香葱即可。生蚝粥养胃易消化,非常适合儿童和老人食用。
除了上述吃法,还可以煎生蚝、烧生蚝、炒生蚝等等,可谓百般吃法,百变美味,大家可以尽情发挥。
选蚝壳紧闭的新鲜生蚝回家自己撬开,并尽快食用。如果是事前去壳的蚝肉,或是去烧烤店吃生蚝,就得仔细看看、闻闻是否新鲜。
很多人喜爱生吃,认为这样最能品出生蚝的鲜嫩。但生蚝属于滤食性贝类,容易在体内富集致病性微生物,特别是诺如病毒和副溶血性弧菌等,每年都有很多因食用生蚝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因此,美味诚可贵,健康价更高,若对生蚝质量没把握,应避免生食生蚝,蒸煮也需加热到位,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生蚝给放倒,就算喝白酒、吃醋和吃大蒜也救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