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巴价投学苑
中巴,取意中国巴菲特,是以价值投资者为核心的学习、交流、分享社群, 集价值投资大师、价值投资知识、社群活动为一体。 每日21点发布价值好文,传播巴菲特、芒格、格林厄姆等大师的投资理念。http://www.zhongba01.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巴价投学苑

低估值、好企业,至少吃一样,最好兼得

中巴价投学苑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6-26 20:5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全文约1800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我们要从那些运行高效的企业赚钱,有时候我们就买下整个企业,但有时仅仅买下这些企业的大部分股票。回顾一下,我们大量的钱都是从优秀的企业中赚到的。 从长期说,一只股票的回报率跟企业的发展环环相扣,如果一家企业40年来的盈利一直为它资本的6%,那么在长期持有40年后,你的收益与6%没有什么区别——即使你当初买的时候捡到的是一个便宜货。 如果该企业在二三十年间盈利为资本的18%,即使当初出价较高,回报却更让人满意。所以其中的诀窍就是进军业绩更好的企业,这涉及规模优势,比如说动量效应又称惯性效应,一般指在过去较短时间内收益率较高的股票,在未来一段较短的时间内收益仍然会相对较高,反之亦然。


究竟如何实施呢? 一种方法就是我所谓的“在他们成长的时候就慧眼识珠”,瞄准后进入。 比方说,在山姆·沃尔顿首次将沃尔玛公开上市后就跟进。许多人都采用这种方法,乐趣多多。如果我还年轻,也可能这么做。但对于拥有巨额资金的伯克夏·哈撒维来说,这个方法并不奏效,因为找不到符合我们规模参数的投资对象,所以我们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式。但我认为,“在他们成长的时候就慧眼识珠”对于那些尝试通过训练来运作的人来说,是一个明智的方式,只是我没有采用罢了。


因为竞争因素, “在他们壮大的时候找到他们”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伯克夏走的就是这种路线。但我们能继续下去吗?对我们来说,谁是下一个可口可乐?我也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越来越难。幸运的是,我们在这方面收获颇多——在进入一家卓越的企业后,发现它还有出色的管理人,因为管理至关重要。比如通用电器来的是杰克’韦尔奇,而不是西屋电器公司的管理人,这就造成了大的区别——而且是天壤之别。所以,管理的作用不可小视。


有些东西是可以预见的。我认为,大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意识到,杰克.韦尔奇较其他企业的同行来说更具真知灼见,管理也更为得力。同样我们也不难理解,迪士尼更有发展的动能,Eisner以及weus都不是一般的管理人。


所以,如果你进入一家优秀的企业后又碰巧遇到了一位能干的管理人,这是难得的大好事。如果你在机遇叩门时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你偶尔会发觉一些能人的确能做其他普通的技术人员所不能做到的事。我推荐西蒙·马克(SimonMarks)——英国百年老牌马莎(Marks&Spencer)的第二代掌门人,还有美国国立现金出纳公司和萨姆.沃尔顿,他们都属于这一类型。这些人的出现——往往并不难辨认。他们有合乎情理的特征——有激情,有智慧,就像他们时常在社交场合流露出来的品质一样。


但一般说来,对企业的质量投注结果将好于对管理质量的投注。换句话说,如果两者只能选其一,那就对企业的潜力投注而非对管理人的才智。 有些非常时刻,你发现管理人卓尔不群,光芒四射,甚至愿意追随他进入一家看似普通无华的企业。


还有一个简单的效应,即一些投资管理人很少重视的税收效应。如果你买进一只年复利为15%的股票,30年后,在上缴35%的税收后,你每年的收益率将达到13.3%。相反,同样的投资,只是每年必须在15%的年复利基础上缴纳35%的税收,你每年的复合收益率即为9.75%。两者的收益率之差大于3.5%。对于持股30年的投资者来说,3.5%的数字令人瞠目结舌。如果你长期投资一些出色的企业,仅仅坐享收入税运行方式不同的成果,就会让你多赚不少钱。即使每年投资收益率降至10%,投资结束后缴纳35%的税收,你在30年后也将获得8.3%的年复合利率。相反,如果你每年缴纳35%的税收,平均下来,每年复合收益率将跌至6.5%。所以,即使是在派息比例较低的公司投资普通股,在历史标准的平均回报水平上,每年税后收益也相对增加约2%。


根据我对企业失误的经验总结,可以认为避税极端化是导致愚蠢错误的通病,由于过份考虑税收,有些人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我跟沃伦两个人不钻油井,我们缴税。目前为止我们做得还不错。从现在起,任何时候有人向你推销那些避税的措施,我的建议是千万别听。事实上,任何人向你推荐一个有200页的说明书的玩意、还需支付一大笔佣金的时候,千万别上当。如果你采取这种“芒格规则”,可能偶尔会出错,但从长远看,一生中你将远远走在别人的前头——同时你会少了些不愉快的经验,这些经验可能会磨损你对周围人的爱。


如果一个人能够作出几个英明的投资决策,然后坐着等待收益,他就不必把大笔资金支付给经纪人,也不会听到那么多的废话。 同样,如果这种投资有效,政府税收系统也将为你的年复合收益额外增加1至2个或更多的百分点。


许多人认为,可以通过聘用投资顾问,给他们开1%的工资,让他们四处寻找避税的方法,就可以取得投资优势。这果真管用吗?这种哲学有危险吗?当然。


既然大家都知道投资优秀的企业是可行的方法,有时就会步入极端。在“漂亮50”的年代,每个人对优异企业都如数家珍,因此这些企业的市盈率就开始向50、60甚至70倍的方向发展。随着IBM衰落,其他企业也相继落马。过高的价格导致出现严重的投资灾难,所以你必须时刻警惕这些危险。 风险时刻存在,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和轻而易举的事。但如果你能找到估价公平而又出色的企业,瞄准时机后买进并等待,这种操作将卓有成效——特别是对一些个人投资者。



中巴价投公开课第2期——巴菲特投资案例研究(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无价值,不投资; 信价投,聚中巴

登录中巴官网成为社员(www.zhongba01.com)

添加微信号Koala_131226入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