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阅读原文
”到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听精选内容
本文节选自《2024中国省域时政新闻融合传播蓝皮书》,泽传媒智库出品。
泽传媒大数据模型对本书亦有贡献。
在媒体格局深度变革的2024年,浙江省时政新闻融合传播在理念创新、技术应用、内容生产与传播渠道拓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浙江省在时政新闻领域积极拥抱融合传播,通过理念、技术、渠道等全方位创新,在传播力、影响力与引导力层面实现了提升,为全省时政信息的高效传递、民众的深度参与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4年,浙江省多项重大政策法规相继出台,如《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修订。媒体运用图文并茂、专家访谈视频、案例解读短视频等形式,深入阐释政策法规核心要点与深远影响。《浙江日报》推出系列专题报道,以整版篇幅深度剖析政策条款,浙江新闻APP则制作互动H5,引导用户参与政策知识问答,增强理解。据统计,相关报道全网阅读量累计超5亿次,有效提升了民众对生态环保政策的认知与遵守意愿。
杭州亚运会在2023年成功举办后,2024年浙江媒体持续聚焦亚运会对城市发展、体育产业、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深远影响。浙江卫视策划大型专题节目,回访亚运场馆赛后运营情况,展示其在全民健身、赛事举办等方面的活力;潮新闻推出系列报道,深入分析亚运会带动的体育旅游、运动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趋势,相关报道总传播量达3亿次以上,激发了民众对体育事业的持续关注与热情。
在2024年浙江省两会期间,各媒体充分发挥融合传播优势。新蓝网搭建两会融媒体直播间,邀请代表委员与专家在线解读政策、回应热点;中国蓝新闻通过多机位直播、实时图文推送、短视频精华剪辑等形式,全方位呈现两会进程。两会报道期间,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讨论,微博话题阅读量超5亿次,抖音话题播放量达4亿次,极大提高了两会的公众关注度与参与度。
作为浙江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千万工程”在2024年持续深化推进。媒体通过实地走访、村民故事讲述、数据对比分析等方式,展示乡村在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方面的新变化。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推出“‘千万工程’二十年,浙江乡村蝶变记”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各地典型案例;浙江电视台制作多集纪录片,生动呈现乡村新貌。相关报道全网曝光量超9亿次,生动展现了浙江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针对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媒体全面报道浙江省出台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如创业补贴、技能培训等举措。同时,通过跟踪报道创业者成功案例、举办线上就业招聘会等形式,助力就业市场供需对接。浙江新闻APP开设“就业创业在浙江”专栏,提供政策查询、岗位信息推送等服务,该专栏累计访问量达2亿次,切实为民众提供了就业帮助。
浙江广播电视台引入AI主播进行新闻播报,不仅能24小时不间断实时发布时政新闻,还在语音语调、表情神态上高度逼真。在报道日常时政新闻时,AI主播以高效、稳定的表现,极大提升了新闻发布效率。据统计,AI主播参与的新闻报道阅读量相比传统播报形式提升了30%,有效拓展了新闻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维度。
在重大活动报道中,如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发展成果展示,媒体运用VR/AR技术,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科技城的创新氛围与前沿设施。通过佩戴VR设备或使用手机AR功能,用户可360度全方位查看科技城的建筑布局、企业研发场景等。此类报道推出后,用户互动率高达40%,显著增强了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感知与理解。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潮新闻客户端,构建了省市县一体化全媒体传播体系。在报道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时,省级媒体提供宏观视角与政策解读,市县媒体深入挖掘本地项目实施细节与成效,通过统一平台进行内容聚合与分发。这种协同模式使得相关报道传播范围覆盖全省,传播量较以往单一媒体报道提升了50%,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合力。
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如台风灾害救援报道,浙江新闻媒体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政务新媒体账号紧密配合。媒体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救援进展,政务新媒体提供官方数据、政策指导,双方相互转发、补充信息。在一次台风灾害报道中,媒体与政务新媒体联动发布的信息阅读量总计达5亿次,有效保障了公众知情权,提升了应急响应效率。
浙江广电集团打造的“第一视点”栏目,以独特视角、深度剖析和精良制作,成为时政新闻深度报道的标杆。在报道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时,该栏目深入企业调研,制作系列专题报道,从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到市场拓展进行全方位解读。“第一视点” 相关内容全网传播量累计超8亿次,在提升媒体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高质量的时政新闻内容。
《浙江日报》推出的“浙里观潮”评论专栏,邀请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针对时政热点进行评论分析。以犀利的观点、严谨的论证,引导社会舆论走向。该专栏文章平均阅读量达35万次以上,在网络舆论场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成为浙江时政新闻评论领域的一面旗帜。
内容生产:旗下潮新闻客户端以“新闻+服务+社交”为理念,打造了一批爆款内容。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推出“两会e观察”系列短视频,邀请代表委员解读政策,全网播放量超2000万次。同时,深度挖掘浙江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如对宁波舟山港智能化升级的报道,以详实数据和生动案例展现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成就,单篇报道阅读量达300万次。
平台建设:构建了“一核多翼”的媒体矩阵,以潮新闻为核心,联动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传统媒体以及各新媒体账号,实现内容的多平台分发与传播。通过技术升级,优化客户端界面与功能,提升用户体验,2024年潮新闻客户端日活跃用户量达200万,较上一年增长30%。
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在保持权威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引入现场连线、短视频插播等方式,增强新闻的时效性与现场感。在报道浙江科技创新成果时,通过实地拍摄科研实验室,让观众直观感受科技创新魅力。节目收视率在本省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相关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中国蓝新闻通过“号长制”运营模式,打造了多个特色账号。如“新闻姐”账号以贴近民生的视角、亲切的语言风格,对时政新闻进行解读与评论,粉丝量突破 1100万,成为浙江广电新媒体领域的明星账号。在2024年,中国蓝新闻矩阵粉丝数达2500万+,一年内增加1000万粉丝,传播影响力显著提升。
依托浙江广电集团的资源优势,整合全省各地市广播电视台的内容资源,打造了综合性的新闻资讯平台。在报道全省文化活动时,汇聚各地特色文化活动信息,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浙江文化的多元魅力。
推出“问政浙江”平台,搭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民众可在平台上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相关部门及时回应解答。2024年该平台共收到群众留言5万余条,回复率达95%以上,有效促进了政务公开与社会和谐。
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新闻内容的精准推送。根据用户浏览历史、搜索记录等数据,分析用户兴趣偏好,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新闻资讯。2024年,通过精准推送,用户对推荐内容的点击率提升了25%,有效提高了用户粘性。
开设“报料”“评论”等功能,鼓励用户参与新闻创作与讨论。在报道本地民生事件时,用户通过报料提供线索,媒体跟进报道,形成了良好的互动生态。2024年,用户参与评论、点赞、分享等互动行为达6亿次以上,提升了用户在新闻传播中的主体地位。
延续纸媒的深度报道优势,在新媒体账号上发布独家深度报道与评论文章。如对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系列报道,深入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相关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单篇最高转发量达2万次。
通过统一的视觉标识、规范的内容发布,塑造了专业、权威的品牌形象。在重大时政事件报道中,以严谨的态度、准确的信息,赢得了用户的信任与认可,进一步提升了《浙江日报》品牌在新媒体领域的影响力。
通过多平台、多渠道的融合传播,2024年浙江省时政新闻传播覆盖面显著扩大。全网累计曝光量达60亿次以上,覆盖本省90% 以上的常住人口,同时在全国乃至海外华人圈也产生了广泛影响。社交媒体平台上,浙江时政新闻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全国热搜榜,传播范围辐射至全国各个地区。
用户参与时政新闻互动的积极性大幅提高。2024年,全省时政新闻相关内容在社交媒体上的评论量达3亿条,点赞数超10亿次,转发量达3亿次。各类互动活动吸引了超过1000万人次参与,如浙江新闻APP举办的“我为浙江发展建言献策”活动,收到有效建议20万余条,充分体现了民众对时政新闻的高度关注与参与热情。
时政新闻融合传播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政策宣传方面,有效提升了民众对政策的知晓率与支持度,如在医保政策改革宣传中,政策知晓率较以往提升了30%,民众对改革的支持率达50% 以上。在社会舆论引导方面,通过权威、及时的信息发布,有效化解了多起社会热点事件引发的舆论危机,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
在2025年,浙江省时政新闻的全媒体传播工作需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与自身规划,不断创新传播方式与内容,方能取得显著成效。
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浙江省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果与实践。如对之江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突破进行深入报道,展示浙江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的力量。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方面,重点报道浙江与上海、江苏、安徽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保共治等方面的合作进展,如沪乍杭高铁浙江段争取先行段开工建设等项目。
依据浙江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本省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进行全面解读。在经济领域,关注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如对宁波、温州等地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案例进行系列报道。在社会领域,围绕浙江省的民生实事工程,如医疗卫生领域的重点人群免费结直肠癌筛查、教育领域的“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等,进行跟踪报道,展现政府为提升民众生活品质所做的努力。
推出深度解读类内容,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对重大政策法规进行解读,如对《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浙江省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条例》等新规的详细剖析。打造系列专题报道,如“浙江高质量发展之路”“浙江乡村振兴样本”等,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数据,展现浙江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成就。挖掘人物故事,以普通人的视角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如报道在科技创新、创业就业、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典型人物事迹。
广泛运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在浙江省两会、全国两会期间,通过图文直播、视频连线等方式,实时传递会议信息。采用动画、H5、VR等新技术,提升新闻的趣味性和沉浸感,如制作关于浙江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的VR视频,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浙江之美。开展互动式新闻报道,设置话题讨论、线上投票、用户报料等功能,鼓励受众参与新闻传播,如在“最美浙江人”评选活动中,通过网络平台让用户投票和分享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
加强媒体融合,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传统媒体与浙江新闻客户端、天目新闻等新媒体平台协同作战,形成全方位的传播矩阵。拓展海外传播渠道,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海外账号、国际合作媒体等,向世界传播浙江声音,讲述浙江故事,如通过Facebook、Twitter等平台发布浙江的文化活动、经济成就等信息,提升浙江的国际影响力。
2025年伊始,《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浙江省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条例》等新规施行。浙江日报推出“新规解读”专栏,单篇报道平均阅读量超35万(泽传媒大数据模型预测,下同)。浙江在线制作“新规来了”系列短视频,总播放量超4000万。
对医疗卫生领域为全省重点人群免费开展结直肠癌筛查、就业创业方面推进 “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等民生实事进行跟踪报道。关于结直肠癌筛查的报道阅读量累计超6000万,“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的相关内容在社交媒体上点赞数超200万。
对于沪乍杭高铁浙江段争取2025年先行段开工建设这一项目,媒体通过制作规划图、动画演示等进行介绍。在抖音平台上,“杭州高铁新线迎重要进展”的相关视频播放量超2000万,浙江交通广播邀请专家访谈吸引大量听众。
传播覆盖面:2025年浙江省时政新闻通过全媒体传播,覆盖全省超过85%的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受众也超过3.5亿人次,在海外的传播覆盖了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触达人数超过6000万。
用户互动数据:全年时政新闻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量超过3亿,点赞数超过7亿,用户评论和转发量分别达到3000万和2亿次以上。在一些互动活动中,参与人数超过500万。
传播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受众对浙江省时政新闻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对重大事件和政策的知晓度提升了30%以上,对政府工作的认可度和支持率也有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