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OMSOL 多物理场仿真技术
致力于介绍COMSOL多物理场仿真技术,涉及声-结构、MEMS、数学等模块,教学sci文献案例,讲解仿真要点以及定期分享最新的声学超材料文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000609、300020,存在被终止上市风险 ·  14 小时前  
中国证券报  ·  半夜蹲,凌晨抢!“输密码精确到秒” ·  18 小时前  
开发者全社区  ·  体制内不婚不育越来越多了 ·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恒大歌舞团团长嫁人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OMSOL 多物理场仿真技术

学术前沿 | 多层微孔纳米纤维膜的吸声性能及机理

COMSOL 多物理场仿真技术  · 公众号  ·  · 2024-11-05 21:58

正文

为了在轻薄层的前提下实现低频宽频吸声,本文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纳米纤维膜进行微穿孔,然后依次组合制备多层微穿孔纳米纤维膜(MPNM)。)用于降低噪音。结果表明,多层 MPNM 在 480-2500 Hz 频率范围内表现出高吸收率(始终超过 50%)。此外,建立的吸声系数理论模型可以准确预测不同层数结构的吸声性能,可为纳米纤维膜吸声体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基于所提出的声学模型,研究了吸声特性与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多层MPNM的有效吸声频率范围和吸声系数曲线与多层MPNM的尺寸和排列密切相关。孔径、穿孔率、纤维膜厚度和空腔深度。利用算法优化结构参数可以实现优异的吸声性能,在100-2500 Hz频率范围内平均吸声系数为0.81。该研究为低频吸声材料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对于优化纳米纤维膜的声学性能、拓展其在各种声学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寻找一种灵活、轻便、高效的吸声结构,本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多层微穿孔纳米纤维膜。通过分析多层MPNM的吸声机理,对Maa的吸声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声阻抗率的MTJ模型。此外,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了层数、孔径、穿孔率、膜厚度和腔体深度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值得强调的是,算法优化能够为特定的噪声频段设计最优的结构参数组合,从而实现了优越的降噪效果。主要发现总结如下:

  1. 基于MTJ模型得到的计算值与测量的SAC曲线、共振频率、吸收峰值以及两个峰间谷位置对应的SAC的变化趋势吻合较好,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层数的增加提高了多层MPNM的吸声性能。然而,在三层和四层MPNM的100-2500Hz范围内没有表现出期望的3、4个共振吸声峰,随着层数的增加,声性能增强的幅度逐渐减小。

  3. 预测结果表明,对于双层MPNM,SAC曲线和吸声频率范围的变化与孔径、穿孔率、膜厚度、腔深的大小和排列密切相关。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综合考虑噪声的频率范围和结构制备的难度,并通过算法优化来选择合适的结构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吸声效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