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代网
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斑马消费  ·  中顺洁柔卷不动了? ·  昨天  
商业洞察  ·  过完年发现,县城的消费观念已经大变样了 ·  3 天前  
商业洞察  ·  倒闭第一步,餐饮改自助 ·  3 天前  
FT中文网  ·  损害美国经济的短期思维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代网

不是35岁的中年人不行了,是35岁的你不行了!

IT时代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05-15 17:48

正文

作者 l 唐一

原创 l 创业智库(ID:cyzk88)



最近,很多中年职场人向我抱怨,说公司招了一大批年轻人,自己30多了,越发边缘化,总担心自己有一天会被辞退。


想换个环境试试,投了一圈简历,很多公司又说不招35岁以上的员工。


于是,他们纷纷哭诉:35岁以上的老员工,根本没有活路了!


看着他们,我不由得思考:


35岁以上的老员工没活路,25岁的新员工就有活路了?


据报道,201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20万,就业形势历年最严峻;


前两天,我们公司刚辞掉了两个95后年轻人,原因是他们入职三个月,工作能力达不到要求,对培训也不上心,最后只能让他们走人。


所以,事实很明了:


不是35岁的老员工不行了,是那些只会混日子的老员工不行了。




老板“买”员工

就是买这 3种 特质



马云曾用一句话点评“实体经济”:


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


这句话,在唱衰实体经济的论调中,无疑一股清流。让大家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争论中跳脱出来,回归商业的本质。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


在我看来只有一点: 自己拥有有价值的产品,然后把它卖给客户。


所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做电商,本质都一样,你有好产品,就去找目标人群在哪里,然后把东西卖给他。


谁有好的产品,谁能更快地找到用户,谁能更高效率地把产品卖出去,谁就是赢家。


就这么简单。


正如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所说的:


“不拘于高频、低频;不拘于轻、重资产;不拘于线上线下。


关键点在于,做出价值,回归本质去创新。”


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长篇幅先说这个?因为你理解了这个,自然就理解我今天的主题了。


我们先来问问,老板和员工之间雇佣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员工提供劳务,老板提供相应的报酬。


在我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商品交易”,我们兜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才能,老板持币待购,看到合适的就买回家。


不然,劳务市场怎么叫做“市场”?


虽然从法律上说,老板和员工是平等的,但你也知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谁付钱谁就是大爷。


既然是买东西,老板肯定东挑挑西拣拣,哪种“商品”便宜又好用,就将其买回家。


也就是说, 谁能给他提供最大的价值,谁就是老板们最需要的“商品”。


那么,商品的买主们,也就是我们的老板,最看中“商品”的哪些价值?


第一、听话。


之前我写过一篇爆文,《女版马云卸任,从月薪500到6300亿帝国掌舵人,她留下2条职场潜规则!》,写的是马云的得力助手、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


在里面,我提到彭蕾的一个重要特征:听话。


彭蕾曾说:


“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都只有一个——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不要以为“听话”这个词听起来很弱智、很没有尊严,但这是老板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


老板最需要的,是能把自己的意愿落地成现实的人,而不是处处和自己唱反调、出工不出力的人。


不听话、不按着老板的指示来做,老板花钱请你来干什么?来给自己添堵吗?


刘强东也说:


我请你来,不是证明我的决策是错误的 ,我请你来是把我的决策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如果有困难,你要想办法如何完成。”



2、执行力强


马云曾说:


如果有两个人,前者有一流的想法和三流的执行力,后者有三流的想法和一流的执行力,那让我选多少次,我都会选择后者。


不少企业能做起来,就是靠狼一样的执行力。


华为:


华为掌门人任正非是军人出身,他最看重华为的执行力,执行力也被视为华为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不少驻扎在海外的华为基地,由于当地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差、严重缺水、电力供应不足,但华为人却能够战胜困难,完成任务,靠的就是这种执行力。


迅雷:


当年邹胜龙创立迅雷,从2004年冬天开始,他吃住都在公司,两年半时间把迅雷更新了29个版本,平均每25天就更新一次。


迅雷也因此战胜其他对手,成为下载软件中的霸主。


就连我们的人民军队,也是这样子发展壮大起来的。


电视剧《亮剑》有个情节:


李云龙和赵刚商量搞一个特别小队,挑选会武功的战士,赵刚说:“那好,这事你尽快去办!”


李云龙说:“不用尽快,我马上就去!”


可以说,执行力就是所有企业、组织发展壮大的本钱。只有执行迅速、到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


3、工资领得少


这个也符合了大家买东西时的心理:商品又要好,又要便宜!


换作职场术语就是:又想马儿跑,又不想马儿吃草!


中学政治课就说了,资本家就是要压榨劳工的剩余价值的,员工不收工资还能做事,当然最好(嘿嘿,他倒想得美);


如果不行,退而求其次,员工能力强,会赚钱,那工资高点也无妨,反正你赚钱我也能赚钱;


最怕就是能力不强,还领着高工资,那老板根本不会容忍这种人。



35岁的 中年 职场人,

这3种特质还剩多少?



以上就是老板们招聘员工时,比较看重的因素,很遗憾的是,不少老员工在这些方面,都大大逊色了年轻的员工。


这也就出现了,所谓的“35岁职场人被歧视”的情况。


“存在即合理”,从公司的角度看,这种歧视,也变得可以理解。


论听话:


入职多年的老员工,还有多少愿意老老实实听老板的话?


不少人明一套暗一套,对老板表面忠诚,实际上仗着资历阳奉阴违,打着自己小算盘;


或者,有些老员工对老板毕恭毕敬,转身对着同事或者资历不如自己的中层领导,就爱理不理。


知乎上对于老员工的吐槽,一搜就是一大把。你说,这样的人一多,大家对于“老员工”的印象,还能好起来吗?


论执行力:


在执行力这方面,35岁以上的老员工,肯定是不如20多岁小年轻的。


主观上,都干了那么多年活了,或多或少变得有点老油条,遇到事情都不像年轻那样有激情;


再说,都35岁的人了,也算有点资历,还能低得下身段,做那些脏活累活吗?


客观上,即便你愿意做,你的精力、时间跟得上吗?


我刚毕业时,加班到一两点,回去洗澡睡觉,第二天七点半起床上班,照样精力充沛地干活;


现在几年过去了,别说熬夜,稍微晚睡一点,第二天上班都没精神。


不少中年职场人,还要照顾家庭,这就意味着生活多了不少羁绊;而刚毕业的年轻人,简直能以公司为家,没日没夜地拼搏。


这样一对比,中年职场人的竞争力又弱了一环。


论工资:


这个更不用说,不少老员工的工资远高于新人,做的事情却是新人可以取代的。


既然这样,老板为什么还要给你高工资?




35岁老员工

必须知道的2个 误区



误区一:年纪大=能力强


有些人可能不服,老员工年纪虽然大,不是还有资源、经验和人脉吗?一样能给公司赚钱,凭什么要被淘汰?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年纪大不代表有经验,有些人做了10年,经验只有2年——因为他2年的经验,用了10年。


论人脉、资源,那就更不用说了,又不是皱纹,这是工作时间长了自然就能有的吗?


如果你不去开拓、不去交流,那么工作10年,你的资源和人脉,可能还不如一个总是对外拓展的3年经验员工。


在职场,还是要靠能力说话,在这个年代,年龄并不天然等于能力。


更何况,不少人拥有的,就只有年龄了。


印度巨星、《三个傻瓜》男主角阿米尔·汗曾说过:


“尊敬老人,是尊敬他们的行为,而不是尊敬他们的年龄。”


对于职场“老人”来说,值得尊敬的是他们的能力、资源和价值,而不是简单一个年龄。


如果你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哪怕你到了60岁、70岁,照样不怕没活干。


不少科学家,到了60岁退休年龄,又被学校返聘回去讲课、指导学生,除非他们自己不想干了,否则大把人争破头地去抢。


误区二:人生理应一帆风顺


很多35岁以上的职场人,一旦遇到什么意外,就会陷入深深的绝望,甚至会自寻短见。


击败他们的,并不是困难的生活,而是深深的落差感:我打拼多年,好不容易过了几年快活日子,现在居然没了?


拜托,这有什么好意外的?人生本来就是十分操蛋的。


有一个段子说得好:人生不就是这样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吗?


在阿甘正传里面也有一句经典台词:shit happens .——狗屎般的事情总会发生。


有一种论调:我安稳地找一个工作,这辈子就能安安稳稳的。


之前有一个新闻,某地收费站撤销后,工作人员对着领导哭诉: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都不会!


我想,或许她也是觉得,自己进入了这个单位,下半生就有保障了,所以也没想着为自己留点后路,多学几门技能,结果单位没了,她的下半生也是充满未知数。


所以,你不能预设人生就是一帆风顺的,过了几年风光日子,就觉得自己能够一直风光下去。


这样只会有两个后果,要不就是对意外毫无防备,要不就是在意外面前一蹶不振。


老祖宗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真的是大智慧。



35岁 之前

必须要做这3件事



这些就是赤裸裸的现实,现在的职场对于35岁以上的中年人,真的非常不友好。


然而,35岁的职场人,真的陷入绝境了吗?


那当然不是,为了避免我们在35岁时陷入窘境,我们应该尽力做好这几件事。


一、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


美国开国三杰之一的富兰克林曾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