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
2024年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正式发布,
82个
区域公用品牌纳入新一批培育计划,涵盖粮油、果品、畜禽、蔬菜等多个类别。
2023年
,
69个
品牌入选;
2022年
,
75个
品牌入选;
至此,培育计划品牌总数已达到
226个
。
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计划实施三年来,培育的品牌对象有哪些分布规律?哪些省份入选品牌较多?哪些品牌成为百亿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引擎?
农参系统梳理三份名单,分析入选品牌所呈现的规律,为品牌从业者提供参考。
本文核心数据如下:
1. 从类别上来看,果品是入选数量最多(57个)的类别,畜禽类在2024年入选占比达30%。
2. 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江苏、福建入选品牌总数排名前三,其中山东三年共计有21个品牌入选,总数最多。
从类别上看,2022年主要聚焦粮食、果品、蔬菜、茶、畜禽、水产及其他;2023年除果品、蔬菜、畜禽、水产及其他类别,有两处明显改动,“粮食”改为“粮油”,“茶”改为“饮料作物”,此外新增了中药材类别;2024年综合前两年类别划分,分为粮油、果品、蔬菜、畜禽、水产、中药材及其他。
畜禽类,变化较大,9、7、24,2024年入选数量超过前两年总和;
综合来看,
果品在三年名单中均是重点培育的大类
,数量一直排在前列,三年累计入选57个,占比1/4。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
从农业产业化的角度将农产品分成三大类型——鲜食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厨材农产品,水果是商品化程度最高的鲜食农产品,高颜值、富营养、口味佳,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味道鲜美、适合生吃的特性满足了当下消费需求。这也印证了中国农业品牌的发展“自茶始、自果兴”,果品品牌建设逐渐成为各地政府重点发力方向。
如今年入选的大荔冬枣,总产量超50万吨,年产值突破7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中国果业品牌价值51.59亿元,占全国的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大荔县也成为了“中国冬枣第一县”。平谷大桃,连续多年成为国庆礼桃,品牌价值101.84亿元。
名单中数量变化较大的是畜禽类
。近年来,猪肉、牛肉价格波动较大,养殖业风险挑战不断,农业农村部多次聚焦畜牧业,发布畜牧业“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稳定肉牛奶牛生产发展政策等。今年入选数量明显增多,体现了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提振信心实现高质量发展。
入选的南京盐水鸭,是南京地方美食的一张鲜亮名片,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离开南京早已成为盛行中文互联网的段子。南京鸭产业联盟数据显示,目前南京鸭产业加工企业包括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鸭产业年产值达亿元以上企业约10家。预计今年底,鸭产业三产融合总产值将提高到95亿元,相较于2020年底的60亿元,增长近60%。
品牌的核心价值是“给本地人幸福、给外地人惊喜”,不管属于哪一类别,都以打造“精品”为总目标,以区域公用品牌为主抓手,以核心授权企业和产品品牌为基础支撑,推动农业品牌由小、散、弱向大、精、强转变,最终实现生产者受益、消费者满意。
2022年,入选的75个品牌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
上海、北京、宁夏、青海
无品牌入选;
2023年,除
天津、西藏
外,29个省份共计69个品牌入选;
2024年,
山西
无品牌入选,82个品牌来自30个省份。
具体来看,新疆、内蒙古、陕西、福建、江西、贵州、云南、宁夏、湖南9个省份
年际间呈增长趋势
。
以入选数量为5作为节点,2022年有
山东(8)、甘肃(5)、江苏(5)、湖北(6)
4个省份品牌入选较多,加和占到总数的32%;2023年
山东(8)、福建(5)、江苏(6)
3省入选较多;2024年
山东、福建、江苏、河北
4个省份均有5个品牌入选。
三年累计入选品牌数量在
5个以内
的省份有山西、上海、北京、河南、宁夏、青海、天津、西藏;
10个及以上
的省份有山东、福建、甘肃、江苏、贵州、湖北、河北。
由此可见,山东、江苏两个省份为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提供了多个优质农业品牌培育对象,发展优势明显、竞争力较强、发展潜力突出、影响力较大、带动力明显。
先来看
山东,三年共计有21个品牌入选
。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其农业产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十多年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山东农业不断升级,以约占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生产约占全国8%的粮食、11%的水果、12%的蔬菜、13%的水产品,农产品出口1257.4亿元,连续22年位居全国第一位。
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见》《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山东省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创新地提出了“打造一个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山东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培育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制定一个山东农产品知名品牌目录制度、建立一套实体店与网店相结合的山东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的“四个一”目标。遴选推出了烟台苹果、金乡大蒜、章丘大葱、平阴玫瑰、菏泽牡丹、日照绿茶、东阿黑毛驴等多个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再来看
江苏,有16个品牌入选精品名单
。江苏农业品牌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研究制定了地方标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规范》,填补省内空白;组织指导江苏省农业品牌协会在全国率先发布团体标准《江苏农业企业知名品牌评价规范(试行)》,实现江苏农业企业品牌评价有“标”可依。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消费忠诚度高的“三高”农业品牌为重点,成功创建邳州银杏、固城湖螃蟹、海门山羊、溧阳青虾、兴化香葱、宝应荷藕、连云港紫菜等12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
指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一个地方管理水平、科技水平、文化内涵、生态水平的凝结。在区域品牌建设中,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遵循“九字诀”——搭平台、树标准、推榜样,“政府有为”,品牌强农之路才能更加顺畅。
纵览精品品牌培育名单,会发现在响亮的品牌背后,数十个百亿特色产业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英德红茶(2024年入选),全市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18.16万亩,预计今年全年综合产值将突破90亿元。英德市在智慧农业、种业培育、机械强农、延伸链条等方向发力,推动茶产业向无人智造升级,以新质生产力为“百亿产业”提质增效。
眉县猕猴桃(2023年入选),年产量53.5万吨,综合产值60亿元,全国每5个猕猴桃、全世界每9个猕猴桃之中,就有1个来自眉县,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来源于猕猴桃产业。
潜江龙虾(2022年入选),“一只虾带火一座城”,2023-2024年度品牌价值为422.29亿元,餐饮产值约169亿元,2024年全市小龙虾加工产量50万吨,产值约310亿元。
“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从农产品品牌化到品牌产业化,特色产业得以壮大的根本在于拥有能跟消费者、跟市场对话的品牌。
当前,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大路农产品众多,而地理标志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等优质农产品因为没有形成一个叫得响的品牌而缺乏市场竞争力。“群山多、高峰少”的现状下,构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可以走出去的精品品牌就势在必行。
如何打造精品品牌?
在今年农交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相关负责人提出“三要”:
要夯实品牌根基
,深入推进“三品一标”建设,着眼清洗包装、分等分级、冷藏保鲜、营销服务等全链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
要强化品牌管理
,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地方加快特色产业和品牌保护立法进程,加强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要做好营销服务
,在渠道升级、产销对接、消费促进、海外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持,加快构建营销服务体系。
按照计划,2025年是精品培育的最后一年,还会有更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入,推动品牌农产品从“跑量销售”到“优质优价”,以产业兴旺加快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