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51HR派
第一时间发布“中国典范雇主”的榜单、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行业完整的数据信息,对才市行情进行前瞻分析和预测;深入分析最新发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热点话题和事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译中人  ·  起薪30万, 大使馆外交服务岗 ·  昨天  
人大就业  ·  求职训练营 ...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更多全职岗位 · ... ·  4 天前  
51HR派  ·  手工耿停更,原因居然是挣太多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51HR派

听说,你也想招到忠诚度高的员工?

51HR派  · 公众号  · 求职  · 2017-04-06 16:31

正文


“金三银四”离职高峰期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蠢蠢欲动的不光是休眠了一个冬天的小动物,还有那些刚拿完年终奖,就匆匆赶回家过年,被亲戚朋友各种比房、比车、比薪水、比假期、比职位虐得体无完肤,好不容易回到公司,才变回Mary,Kevin,John,又被周围刚跳槽工资就涨了几倍的同事狠狠补刀的各位职场人。

职场跳槽素有“金三银四”的说法,在3~4月,员工会形成离职重新择业的小高峰,更糟的是这种效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忠诚度,开什么玩笑?

在一项对优秀企业老板的调查中,当被问道“你认为员工最重要的品格是什么”时,老板们几乎无一例外的选择“忠诚”。但这个年代,昨天管理者还都普遍感到头疼的90后已经开始遭遇“中年危机”,00后也很快就要加入就业大军的行列,还存在“忠诚”这个概念吗?它是不是该被丢到历史的垃圾堆里了?


企业需重新理解忠诚

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曾说:“若投资人或员工对企业或产业的忠诚度越高,它的竞争优势也越大,进而与钻石体系的其它关键要素形成良性互动”。员工的忠诚奉献无疑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在当前的形势下,对管理者而言,必须要意识到以下几点:

1
不“忠诚”才是一种常态

所谓的忠诚也并不是长时间留在一家企业,不跳槽。真正的忠诚是,在合约的范畴内,不违反契约的内容;在合约解除之后,不做损害前东家的事。

2
忠诚是一种心理或社会契约

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种相互性行为,不能单方面要求员工忠诚于企业,而忽视了企业管理过程中对员工的忠诚。

3
忠诚不等于最低流失率

忠诚是标不是本,企业要的不是忠诚本身,而是职业化、能力强、能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的员工。


如何识别忠将良才?

会不会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可能对企业忠诚?事实确实如此,弗雷德里克·莱希赫尔德发现,某些员工“天生”就更倾向于对企业忠诚,因此企业应设法寻找合适(即与组织目标一致、愿意与企业长期共存)的员工,并留住他们。员工的个人因素,包括其自身的成长过程、生活方式、能力、三观、年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他们忠诚度的高低企业管理者可在招聘阶段,考察员工的性格、对待工作的态度和文化适应力等方面,减小后期培训、管理和离职等带来的成本

以下是招聘时可以关注的点:

1
对待父母的态度?

柳传志和李嘉诚在用人时,会把孝顺父母和长辈作为一个重要的招聘条件。他们的考虑是:一个孝子不会为了自己的享乐,而抛弃自己的父母;进一步来说,一个孝子参加工作以后,他会自动地把对父母的孝心,用到自己“老板”和“上司”身上,即使遇到天大的委屈,他们也不会轻言跳槽。

在面试时,可以了解一下候选人父母目前的状态,他们之前有没有和父母发生过大的冲突,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冲突,他们是怎么处理的……以此来考察他们对父母的态度。

2
与他人的关系模式

每个人在长期与人互动的过程中,都形成了特定的人际关系模式,他对待朋友、情侣,孩子的态度也会延续到工作当中。譬如,一个人在一段关系中更倾向于付出还是索取?他更倾向于信任他人还是怀疑他人,更倾向于选择对立还是合作?当遇到人际冲突后,他会客观寻找原因还是会有“受害者”心态,抱怨别人做得不好?

如果候选人的人际关系模式更多是“输-赢”模式或者“输-输”模式,那当他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就会有更大的“违约”和“破裂”风险,企业在选择时需要慎重。

3
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它能影响人们愿不愿意去做事,以及做事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对于完成某项任务有较低的效能感,自信心不足,他就会倾向于避免从事该任务,职业忠诚度就会比较低;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他就会积极参与到任务中,职业忠诚度就会比较高。

自我效能感高的员工相信自己能综合调动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以完成工作要求,这能使他们在工作中更有效地调动潜在的心理能量,职业倦怠的水平会更低。因此,在面试过程中,可以考察候选人过去遇到挑战性工作时的态度,以此来判断他的自我效能感。

4
不同的需要类型

在做事及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要,比较典型的有两种:“成长需要”和“安全需要”。具有成长需要的人倾向于追求“理想自我”,在目标追求过程中更关注能不能达成积极的结果,因此他们会更容易选择冒险;而具有安全需要的人倾向于追求“应该自我”,在目标追求过程中更关注能不能避免消极的结果,因此他们更容易规避风险。它会影响人们的很多决策,包括风险决策、消费决策、创业决策等。如果个人倾向和行为方式不匹配,他做起事来就会很别扭,选择离开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在面试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问题,譬如,可以问候选人:你是否曾经做过一些父母或领导不能容忍的“越界”事情?你是否总能完成那些让你付出很多努力的事情?过去你有没有碰到过一件事情难度很大,很可能做不成功,你当时是怎么处理的?……以此了解候选人的需要类型,然后结合企业发展的阶段和现状,选择匹配的候选人。


以上几点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识别“天生”忠诚的员工,但员工进来之后,究竟能留多长时间,还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当员工内心深深地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及未来的真诚负责时,他才会对企业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对此,《史记·刺客列传》中豫让早有总结:“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忠诚度从来都是一种双向行为,这一点管理者当铭记之。


作者:智鼎公司高级咨询师周申贵

(欢迎转载,如转载请联系微信号qq938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