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拇指阅读
每晚22点22分,有趣、有态度、有温度地解读流行文化。让小众成为流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日悉尼  ·  澳洲洪水肆虐,香蕉价格恐涨至$14澳元/kg ... ·  3 天前  
航空工业  ·  护航亚冬,“吉祥”相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拇指阅读

陈坤写给17岁儿子的一封信:很短,却说透了成年人的一生

拇指阅读  · 公众号  ·  · 2019-02-28 22:00

正文



作者:洞见 Chengchen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前几天是陈坤 儿子 17岁的生日,陈坤在微博上给他写了一封信。


儿子即将成年,作为过来人,陈坤跟他谈的,就是成年人如何过好这一生?


信很短,但凝结着陈坤历经风雨、走过沧桑后的人生感悟。




“当你学会用感谢的心态面对生活时,你会真正明白那些对你误解、嘲笑和轻视你的人们,实际上是在用另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在推动你成长。”


这是陈坤给儿子的第一条寄语。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曾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被父母捧在手心,被亲人无限宠爱,生活处处温柔。


成年后,却猛然发现生活似乎不再美好,世界仿佛处处都是敌意。


遇到喜欢的人,Ta却对你只有冷漠;


工作不小心犯错,上司批评你毫不留情;


朋友之间吵了架,也许一转身就再也不联系。

……


成年人的世界是残酷的,但每个人迟早要面对。


陈坤在他的自传中,曾提及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他参加一个国际电影节,在后台遇见一个很有地位的女演员。


当他上去很有礼貌地握手说:“你好,我是陈坤,很高兴认识你。”


那个女演员缓缓地转身,轻描淡写地瞟了他一眼,冷冷地“哼”了一下。


陈坤面不改色地往前走,大家看到的依然是那个淡定平静的陈坤,但其实那一刻,他的心里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


这件事让他“记恨”了很多年,也让他深知,一个演员如果想在业内赢得足够的尊重,一定要有实力。


如果不是那一个刻骨铭心的冷漠眼神,陈坤就不会产生那么深刻的自我觉醒。


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的那样: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最强壮的地方”。


人生路漫漫,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爱你、懂你的人,也有不理解你,甚至伤你的人。


有些伤害无法回避,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


与其陷入无尽的气恼,何不用感谢的心去面对生活中并不友好的馈赠。


真正的从容不迫、自信笃定、宁静安详,不取决于别人的评价和目光,而来自于我们对自己内心的真诚。


感谢懂你的人,也感谢让你受伤的人。正如陈坤所说,那是一种推动你成长更尖锐的力量。




“觉察和小心自己内心的负能量,因为执着于负面情绪会让你远离内心的喜悦。”


这是陈坤给儿子的第二条忠告。


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数不清的烦恼。越长大,你就会发现,那些不得已的烦恼越多。


深爱的人突然转身离去,挑剔的上司总是不满意,孩子的成绩一直上不去,工资永远跟不上房价的涨速……


相比孩提时代的无忧,成年人的世界关卡重重。


内心滋生的负面情绪,如果未能及时觉省,就会逐渐蔓延,伤害身心。


陈坤也曾一度深陷负面情绪,无法自拔。


从小出身贫寒的他,7岁时父母就离异了,贫穷让他养成孤僻、敏感、自卑的性格。


因为出演《粉红女郎》、《金粉世家》等几部戏,陈坤一夜之间火了,片酬成倍地增长。


突如其来的暴富让他不禁开始飘飘然,名利的光环让他眩晕,同时也倍感焦虑。


渐渐地,他患上了抑郁症,整夜整夜地失眠,厌世、悲观,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甚至有几次靠近窗户,差点跳下去。


所幸的是,他最终找到了禅定的方式让自己摆脱内心的浮躁,打坐、放松、呼吸,和自己对话,内心变得安静。



后来,他建立了公益项目 “行走的力量” ,帮助更多人走出负面情绪的困扰。


很多人都说,要远离负能量的人,因为他们只会拖垮你,让你变得悲观消极。


但是,倘若我们自己就是负能量满格的人呢?


是放任自己被其纠缠,还是奋力挣脱出来?


奥里森·马登在《一生的资本》中写道:


“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内心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糟。


心态好的人,即使身陷泥淖也能够仰望星空;心态不好的人,即使生活优渥,也终日愁容满面。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快乐本由心决定,执着于负面情绪的人,不会得到幸福。


复旦大学教授陈果说过:“真正成熟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


内心自带光芒,才能在遍地荆棘的世界,温暖而坚定地活下去。





“多找时间静下心,问问自己这阶段有什么追求,之后,率性前进!生活之美,在于追寻。”


这是陈坤对儿子的第三条期许。


孩提时期,我们的内心澄明而纯粹,做事勇敢且无畏,想要什么就会努力去争取。


步入成年人的世界,你会发现,生活不再那么简单,而是纷纷扰扰,充满喧嚣。


你我都只是大千世界里的沧海一粟,被生活的浪潮裹挟而下,在滚滚红尘中跌跌撞撞,摸爬滚打。


庸庸碌碌的琐碎日常中,很多人逐渐变得麻木,迷失了自我。


有些人甚至穷尽一生,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是在迎来送往中将一生匆匆度过。


萧伯纳曾有一问: “人生三万天,你有没有花三天去思考自己喜欢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陈坤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


19岁,他爱上了唱歌,于是厚着脸皮对酒吧老板说:“可不可以在大家唱完之后,让我也上台唱一首?”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掘了自己的演戏天赋,于是去读电影学院,踏上演艺之路。


毕业后,他觉得做演员可能并不适合自己,但童年时成为一名设计师的想法屡次萦绕心头,便拿着辛苦挣来的片酬,说走就走,飞往欧洲。


由于国外学校费用太昂贵,只能回国拍戏攒学费,拍着拍着,他发现自己渐渐爱上了演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