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时评
青年关于国家、社会、生活的思考。提供有价值的思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时评

华为为什么可以?

青年时评  · 公众号  · 时评  · 2019-05-18 09: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近因为中美贸易战,华为成为了新闻的焦点。海思总裁回应美国实体名单的“备胎转正”论,让国人觉得硬气,引发国人的同仇敌忾。今年2月份,华为发布的双面折叠手机令世人惊艳,新出的旗舰机P30plus也凭着多个黑科技在社交网络刷屏。但它早几年却没有如此风光。

2014年的时候,我买过一个华为手机,荣耀六。白色的,手机很小,方方正正的,有点像一块小瓷砖,不算很好看,但还算好用。操作流畅,用了两年也没遇到过什么问题。按性价比来说,算是很不错了。后来手机屏幕摔碎了,就淘汰下来,一直没用过,过了很久后闲着无聊,给它充上电,发现也还是能用。


再之前,我姐买过一个华为手机,两千多块。那时我觉得很不值,因为当时的国产机还是山寨机和低端机的代名词。花两千多买个国产机,在当时看来,有点浪费。

再早一点,只在电信营业厅里看过华为的手机。都是和电信运营商合作的功能机。

虽然我至今仍觉得华为的手机不算好看,黑色蓝色的机体,方正的造型,给人一种硬邦邦的感觉。不像苹果的柔和,甚至也不如OV好看。但整体性价比很高,如果换手机会优先考虑。

为什么短短时间内,华为可以从一个做贴牌代工的低端手机厂,发展成举足轻重的大国重器,在高端手机里能够与苹果三星抗衡,在信息通信行业成为霸主?甚至让超级大国美国都要专门去进行限制?


有人会说,虽然华为进入手机行业不算太久,但它之前在信息通信行业沉浸了三十年,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专利。所以在手机行业才能轻车熟路。

但是和国外信息通信公司百年老店相比,三十年时间也不算长。就算有三十年,从一穷二白到今天的成就,为什么只有华为做到了?

新闻里看过华为的很多介绍,创始人任正非从前是个军人。狼性文化、加班文化,过冬论,民营企业,不上市,员工持股,始终重视科研的投入。也有负面的,辞退大龄程序员,人文关怀不够。媒体的报导,勾勒出一个如同工作狂人一般的企业。

从那些报导中,或多或少可以看出华为成功的原因。不上市,可以不完全追求短期账面利润的好看,将资金用于科技开发。狼性文化,危机意识,让员工有紧迫感。在更新换代很快的信息通信行业,可以算是一个大杀器。

而正因为每年更新换代的很快,以前的技术可能很快就会过时淘汰。所以,那些国外厂商从前的技术门槛,也并非不可逾越的高山。只要持续不断的加大对科研投入,也一样会完成超越。这可能就是华为为什么能成功的关键原因。


因为我自己以前也算在制造业工作过,亲眼看着国产的很多机器,粗制滥造,和国外的精细化制造差距太大了。当时觉得可能国人浮躁的心态,是没办法拥有国外那种工匠精神。

以前觉得那些国内的大国重器,高端制造,都不过是新闻媒体的歌功颂德,盲目吹嘘。已经对国产失去信心。

看到华为用三十年时间,能从一无所有,到世界顶级。看到国产的很多机器设备有了质的提高。或许我们也没必要悲观,中国已经涌现很多跟华为一样的高端制造公司。只要给中国制造再多一点时间,会出现更多的华为。那时也不用畏惧他国的封锁限制,成为真正由衷自豪的大国国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