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
注
:
文中所述文字及股票池仅作个人复盘纪录使用,不作为投资建议。
周三文章提到个观点,我觉得还非常有必要再拓展聊聊。
当时我说,如果对当前盘面周期认识不清,建议更纯粹些,直接看当下赚钱效应在哪,亏钱效应在哪。
一是赚钱效应(具体的回看文章,我简写了)
1)趋势票逐渐活跃
2)每天日内都有个新题材
3)把握板块小涨到板块大涨机会
这里面感触深的是1和3,再去看周五的盘面,不得不感慨还是趋势yyds,比如:
强一些的如汽车
差一点的如光伏
再去看看连板,简直卷死了,动辄核按钮,补跌还是A字急杀。
但趋势也有要注意的地方,尽量低吸少追高。趋势票好归好,只是对打板客不太友好,烂板太多了,炸板太多了。
比如德新交运(其实是只锂电票,单纯举例)
短线走趋势+调整到位了+前高附近调整+正是区间突破,是不是感觉氛围都普遍到位了,结果确实如此。
周五尾盘涨停,但然后……炸板了。
站在趋势角度,形态没坏没问题,但站在打板角度,很容易恶心到你。
不排除有趋势资金做T,但谁都改变不了,交易买卖都是愿赌服输,所以,现在看趋势,尽量用更适合趋势的交易手法,
低吸和半路多一些,打板少一些。
二是亏钱效应
原话:这几天的亏钱效应主要是在连板票身上而又以中高位三四板以上的又经历过加速的尤甚,简称中高位加速后的接力。
周五有只大面票,号称毒奶。
已经走出来票没什么值得挖掘的,但对于阳光类似的走势,也就是加速后的票如何看?
我自己平时还有个公式:
弱转强,强转强,强更强,卒
市场中多数票的命运,能够实现弱转强,也能走到强转强,但很难完成强更强,甚至直接卒。
从连板高度来数一数,弱转强的前面有个弱,按规矩来讲已经至少得是个二板,烂二板的那种(弱转强很少出现在首板身上),二板时烂板,弱转强时三板,强转强时四板,强更强时五板,五板之后呢?
市场中到底有多少票打出过五板高度,又有多少票通过弱转强打出过五板高度?
再从加速角度看,强转强是一次加速,强更强是一次加速,而通常的弱转强都是(缩量)加速,这样算下来,当股价走到强更强时已经三次加速。
试问,又有多少票能够实现连续三次加速,更少之又少。
市场中多数票的命运,能够弱转强,也能够强强转强,
但多数人的强更强那一天都没加速成,好一些的改成震荡,差一些的直接补跌。
哪怕他是中通,也没打开加速的桎梏,有弱转强,有强转强,但强更强那一天没加速成,而是爆量震荡。
中通是强更强没走成后改成爆量震荡,而多数票在强更强这天卒了开始补跌,比如周五的毒奶。
这个公式跟之前那个连板断板反包相似,不一定百分百准确,但它能从概率上解决大多数疑惑,它相当于一个过滤工具,能剔除掉多数不符合门槛的票。
... ...
中通客车特停之后,
后面连板票的出路应该在高低
切而不是高高切
,甭看周五宝塔八板、特力九板,很硬板很强势,但这些票未必能走到周二或者周三。
他们的位置,他们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大概率是补涨,而且是中通同时期补涨,地位很难超越中通,又由于位置过高,后续的想象空间会打折扣。
古代权臣乱政都喜欢立小皇帝而非年长的皇帝,很大程度是因为皇帝年龄小,容易控制,可供挖掘和改变的空间多,而如果立年龄大的,一旦当了皇帝都有自己的想法,必定会和权臣重新夺权。
既然早晚都会被夺权,权臣如果想让自己充分获利,显然会倾向于立年龄小的傀儡,继而将自身利益最大化。
看看顺控特停时的泰坦股份,再看看建投特停时的城邦股份,龙头特停后,跟风高位补涨结局差不多都是类似的,先扬后抑。
但现在他们还没有正式断板,也没有反包“失败”,没必要说他们一定不行,但未来如何,过去总可以参考。
历
史就是一面镜子,周而复始。
第二部分 明日主线题材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