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关于股票市场的分析,包括对个别股票的表现、市场趋势以及如何避免走A板块的策略的讨论。文章还讨论了板块预期定性、周期定性以及如何面对市场的波动和机会。
文章对股票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个别股票的表现、市场趋势等。作者提出了在市场容错率提升之前,应采取谨慎策略。
文章讨论了当前市场的机会和挑战,指出虽然看似有很多机会,但真正合适的机会并不多。作者强调了客观认识盘面和自己的重要性。
文章最后部分讨论了明日的题材推演和作者的个人交易策略,强调了临盘反应和决策的复杂性。
观看
注
:
文中所述文字及股票池仅作个人复盘记录使用,不作为投资建议。
在市场容错率还没有提上来之前,最佳的策略依然是,苟着。
周末两只利空票:
国中水务,巨量一字出不来。
力源信息最终-13%。
还有周末发酵,周一见光死的山西高速。
这几只票只是极端情况的一种,其他票也有更过分的。
比如:
对以上几只票,还有个专业的词叫走A。
其实哪怕是一些更为靠前的情绪核心票,也基本都是A型走势,只不过他们能多A一次,如金龙汽车。
当市场多数票炒作一波后都开始走A,其对短线资金的屠灭速度是最快的。
因为市场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做不惯启动和埋伏,都很难在主升阶段第一时间切入,都在上涨阶段犹犹豫豫,都在回调阶段信心满满,又都喜欢抄底。这其中也包括我。
而如何避免这些走A的板块呢,其实也简单的不得了。
首先,对板块预期定性,明确是不是大级别题材。
对于是不是大题材,有个耍无赖的反证法,有一个事实是:
日常就没有超高级别的大题材,哪怕有那种持续一个月以上的题材,即便你最开始没赶上也不怕晚。
只要看见个题材就不觉得是大题材,都当成套利题材来看待,基本能对90%。
其次,对所处周期定性,看到哪个阶段。
两个手段:
A,启动发酵加速高潮分歧退潮,通常只要经历加速就基本接近周期尾声。
B,通常炒作2-3天,基本接近一个小题材尾声。
第三,做减法,减法,还是特么的减法。
这个问题我23年我纠结很久,
无时无刻都在纠结,
你们看当时文章也能看出来,但后来我逐渐解开了心结。
就是,知道自己是个普通人,知道自己的能力圈,
知道自己也有做不到的事,知道有很多牛逼股,自己就是驾驭不到,等等。
然后,对错过某些特定节点的票,该放弃就坚决放弃,不要有侥幸心理。
而节点就是刚才那两个,一旦加速后,一旦2-3天后,老子特么不买行不行。
如上面的浙版传媒、爱仕达,周末大热的黑悟空山西高速,今天说啥都不去行不行?8月17日18日周末发酵的AR眼镜,19日博士眼镜不强反弱,从此不去抄底行不行?
以及,上周五高潮的华为海思,今天不去接力行不行?
如果不去,就会错过一些坑。
但不去,也会错过个别意外情况,你可能会用上周五的西部开发来反驳我,上周五西部也暴涨啊,今天就继续了。
那我也列个数据,周五涨停票今日情况。
周五涨停那么多,今天也才三只连板而已,剔除一只一字板后有两只换手板,竟然他俩还特么是烂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