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津广播
天津最好的本地新闻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过大年 闹元宵 | ... ·  18 小时前  
精明常旅客  ·  携程春促今晚12点开启,要抢就别早睡! ·  2 天前  
成都日报  ·  最新,九寨沟景区紧急辟谣! ·  2 天前  
成都日报  ·  最新,九寨沟景区紧急辟谣! ·  2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兰州新区:“非遗贺新春 新区过大年”社火展演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津广播

年俗 | 明天“姑爷节”,天津有一景儿!姑爷上门规矩多!

天津广播  · 公众号  ·  · 2025-01-29 21:13

正文


乙巳蛇年“姑爷节”















HAPPY SPRING FESTIVAL

在天津, 大年初二 与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大年初五、正月十五比肩齐名,是 春节中重要的年俗节日之一

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但称“姑爷节”的,咱天津“独一份”。可以说, 姑爷节既能体现出天津人的幽默性格,也是家庭和睦的黏合剂。

还记得去年“姑爷节” 登上央视的天津“新鲜姑爷” 吗?眼里有活、开口段子、井喷幽默,这就是咱天津女婿最大的特点!


“姑爷节”这一天,可不仅是要去丈母娘家使劲儿干活,这里面咱天津人的讲究可不少!

姑爷节


大年初二,幽默的天津人创造了一个雅号: 姑爷节 。这是岁时民俗的当代收获。新中国提倡男女平等,奶奶家、姥姥家都要拜年也是人之常情,那时没有“黄金周”长假期,人们不约而同,形成夫妻俩带着孩子初二回娘家的普遍习惯。民间老话, “姑爷是门前贵客”,“一个姑爷半拉儿”,既讲待遇,也讲义务和担当。


“姑爷节”之称,有戏谑更有疼爱,亲情融融,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其实,“姑爷节”这样的叫法,大约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和“黄大发”同一时间在津城兴起。津城报纸上当时出现了“姑爷节”的叫法,还配了张图: 一辆玻璃上面贴了几对吊钱的“黄大发”停在那儿,等着双手拎满礼盒的姑爷上车。 后来相关的报道越来越多,提倡这种夫妻双方回娘家的行为,逐渐形成了习俗。



天津人好面子,讲究礼尚往来。这一天,姑爷们不管多忙,都要提着点心盒子带着妻子儿女去岳父岳母家过节。姑爷行如此“大礼”,丈母娘自然也得有所表示。就算家境一般,也得由丈母娘挑头儿,中午全家一块儿下个馆子。所以, 每逢大年初二早晨,天津街头便会出现类似景象——丈夫双手拎着各式各样的礼品,妻子带着孩子,一家子奔赴女方家。 而到了饭点儿,饭馆酒店家家爆满。



吃面条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过去天津一般讲究初二这天得吃顿捞面。


每逢喜事,天津人总是离不开面。天津话说“长接短送”,所以一般送人吃饺子,迎接则是吃面条。大年初二按照习俗讲,媳妇回娘家,姑爷算贵宾,作为座上宾,隆重的接待,那便是吃面条了,慢慢形成了这种习俗。


捞面席高端显赫用料名贵讲究,但平常百姓日常吃就略显奢侈,于是平民化的四碟捞面就走进了千家万户,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按照天津人的习俗,大年初二一定要摆上独特的“四碟捞面”。



“四碟” 指的是 一碟海鲜菜、一碟酸甜口的菜、一碟炒鸡蛋和一碟菜码 。一般来说,这四碟捞面包括鲜美的清炒虾仁、鲜软的炒鸡蛋、鲜香的肉丝炒香干、酸甜的糖醋面筋丝。


菜码是“四碟捞面”重要的一个环节。天津卫吃捞面讲究菜码必须齐全,尤其注重时鲜蔬菜相佐, 土豆丝、洋白菜丝、小水萝卜、蒜苗、菠菜、绿豆芽、胡萝卜丝、白菜丝、黄瓜丝、豆角丝、韭黄等 要抢鲜吃,而且还要配上煮青豆、煮黄豆……在天津人看来,这样待客,才够“档次”。


盛面时也有讲究。一般来说, 只需盛一碗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的面,因为浇上卤子,加上炒菜再配上菜码, 就变成了“冒尖”的满满一碗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