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6
金钱是利益关系的元要素,正如权力是情绪价值的元要素。
补充:主动论证超载货车压塌大桥在工程上的合理性,而非质疑豆腐渣工程;对被冒名顶替上学的苟晶吹毛求疵,而非围攻冒名顶替者……正因为这些年见得太多,才更该对大时代中的人性同时保持警惕和宽容啊。
日本“日本赤军”首领、人称“魔女”的重信房子的一生,给我的最大感触是,岛国的逼仄环境压抑了历史周期律的正常流转,无论是对外的残忍虐杀,还是对内的极端势力,乃至声名在外的麻木、驯服和变态共存的生活日常,都是郁结的、无法发散的历史周期律威压在人心作祟。
世界上最公平也最不公平的事情,是对幸福的感知能力,而这也必然在未来取代金钱、地位、权力等等,成为评价人的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指标。
这句话要是放在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会被认为是胡扯,因为耽于“小确幸”的机会成本太高,眼瞅着时代快车飞速前行却又不迈出脚,非傻即装。
即使“小确幸”本人,极大概率会常常陷入自我怀疑,或是被家人亲人怀疑,很难得到真正的幸福平静。
如今好消息终于是来了,那劳什子机会成本已然大幅下降了,调整心态
即可迅速成功的语境终于即将来临了。
之前我写过一个观点:
互联网让教育资源变得史无前例的平等,提供了爆炸般的机会增长,但现实社会并没能提供这么多的位置,因此社会自发强化了筛选,通过游戏、短视频等极大地放大个人缺陷对发展的阻碍,以形成新的平衡。
这个观点目前可以增补一下:
互联网让人轻而易举地接触到牛人们的成功经验和智慧,但现实社会并没能提供这么多的位置,因此社会自发强化了筛选,通过奶头乐诱导自恋和强化个人信息茧房,才能让人主动去否决和屏蔽牛人们溢出来的良好认知习惯、面对真相的勇气、多元化思维方式等等普世的智慧和经验啊。
20231016
今天朋友提到了列宁的那句有关爱国主义的著名论断,我顺手搜了一下,发现不仅搜得到,还被一些中学思政题库给做成试题收录了,很可能即是90年代的真题。
这题目如今当然不会上卷子,但可以说明,至少在三十年前,这句话仍是被官方、被社会以1G的视角来理直气壮地解读的,且当时没人觉得有任何问题。
而如今,列宁的出现频率已经越来越低了,颇有当年孟子被请出文庙之感……
20231018
各国的舆论界,有着各国特色的短板:
比如,日本人不敢说自己被美国卡脖子,美国人不敢说美元对外的收割和对内的反噬,中国人不敢说自己的平等问题。
要想获得全面信息,还得看看别人怎么说,然后多相互对照,当然最重要的是面对核心矛盾的勇气。
另一方面,从舆论界分析评价别人的角度来说,中、美、日三家里其实中国的质量最高,马克思主义教给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最能鞭辟入里。其次是美国,毕竟百花齐放,总会有说得对的。最差是日本,大家分析问题普遍畏首畏尾,作为藩属的夹尾巴感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20231022
今天来总转发了条微博,说当代四大邪恶组织:极端女权、极端动保、极端粉圈,极端素食。特别令人痛恨。
这说法挺有市场,但我很不认可,他们没从你身上剥夺几分钱,有啥可恨的?我还以为以微博的受众和年龄层,这四大会是掏空他们的地主、金融利益集团、垄断型民企、债务惯性呢。
本来还应加入美元霸权,可想了下如果没它,上述四大没准会更厉害,权当捏着鼻子交保护费了。
这段话值得再强调一次:
如果你惊奇地发现,自己当前所最憎恨的几类人,其实就没参与剥夺自己几分,或是压根没能力剥夺自己,甚至和自己连竞争关系都谈不上。那一定就要警惕了,有人抓住你的弱点和盲区搞乱了排序,把别人推到了前头,把自己藏在了后头。
20231031
【寓言故事新编1】
传闻,敌国国王昏聩,无比信任一个满嘴假话的裁缝。
裁缝声称,他缝制了一款新衣,只有聪明人能看到,国王害怕别人说他愚蠢,便声称衣服很令人满意。周围臣子也害怕被说愚蠢,也声称衣服漂亮。平民们同样害怕被笑话愚蠢,也都声称看得到衣服。
于是,敌国国王放心了,穿着所谓的新衣,赤身裸体地在大街上行走,周围都是夸赞衣服的声音。
如此荒谬的场景,当然被邻国记者拍了照片,带了回国。
记者把照片拿给一位男同胞看,男同胞铿锵有力地回应:敌国是痴傻的国家,国王自然是痴傻的。
记者把照片拿给一位女同胞看,女同胞一下捂住了眼睛:敌国是下流的国家,国王怎样丢人现眼都是意料之中。
围绕记者身边,众人一起争先恐后大声嘲笑起敌国和敌国国王,还有那无比可笑的新衣。
“可是,照片中的人明明有穿衣服啊!”突然一个声音划破了喧闹。
大家立刻安静了下来,惊讶、疑惑、愤怒的眼神一阵扫视,发现说话的是角落里一个稚气十足的孩童。
“原来是个孩子!”大家宽容地笑了起来,没加理会,又继续熙攘着嘲弄起敌国国王的新衣了。
推荐阅读:
我明白你的愤怒是什么
2023树神彧年度微博精选(3)
2023树神彧年度微博精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