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合商业研选
六合咨询立足新经济,挖掘明日之星,发现价值,传播价值;国际化视野、多角度观察、深度思考、体系化研究,持续提升研究广度与深度,全面覆盖一级、新三板、二级(A股+美股+港股);深度剖析优质企业商业模式与投资价值,前瞻性洞察行业本质与发展趋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六合商业研选

【长期主义】第96期汽车说:李斌:在低谷中,蔚来做对了什么?

六合商业研选  · 公众号  ·  · 2021-02-17 06:40

正文


“长期主义”栏目每周六更新,整理洛克菲勒、巴菲特、芒格、霍华德·马克斯、段永平、稻盛和夫、任正非、比尔·盖茨、贝索斯、拉里·佩奇 / 谢尔盖、马斯克、孙正义、黄仁勋、马化腾、张小龙、张一鸣、王兴、黄峥、 宿华 李想、 何小鹏、 李斌、王传福、魏建军、李书福 、陈睿 等长期价值实践者的致股东信、公开演讲 / 交流、媒体采访等一手信息,一起重读经典,复盘伟大企业的成长路径,汲取顶尖企业家的思想养分,做一名长期主义者。
“长期主义”栏目新增“汽车说”系列,聚焦马斯克、李想、 何小鹏、 李斌、王传福、魏建军、李书福等汽车产业领军人物,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进入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背景下,结合他们的 所思所讲 ,理解智能电动汽车代表性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构想,洞悉汽车产业变革与发展趋势,把握其中投资机会。
本期“长期主义”汽车说选择李斌在“易境思· 2020 中国汽车营销沙龙”现场演讲实录,由微信公众号“汽车产经”发布,六合商业研选精校,分享给大家, enjoy

李斌与蔚来概述:
李斌, 1974 6 22 日生于安徽安庆太湖县; 1991 年,李斌从太湖中学考取北京大学,是当年太湖县文科状元;进入北大后,依然不改学霸本色,除学习社会学专业外,还辅修法律与计算机专业;李斌大学期间,不断打工赚钱,为创业积攒资金,前前后后打了 50 多份工。
1996 年,大学期间,李斌联合成立北京南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中国主机托管服务商先驱,李斌 1996~2000 年任其董事、总经理; 1997 年,李斌从北大毕业后,与同学李国庆一起创立科文书业信息技术公司(当当网前身),担任总经理; 1998 年底,李斌离开科文书业,想复制 eBay 模式,做一个拍卖网站,由于团队问题,没能做成,此后一年中,一边经营南极科技,一边寻找互联网创业机会。
2000 年,李斌联合成立北京易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自 2005 年起,担任易车公司董事长、 CEO 2002 年底,李斌联合创立新意互动广告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 CEO 2010 年,易车公司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 BITA ,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汽车互联网公司。
2014 11 月,李斌与李想、腾讯、京东、百度、联想等联合发起创立蔚来,并担任董事长、 CEO 2018 1 月,李斌卸任易车公司 CEO ,仍担任董事长; 2018 9 12 日,蔚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代码 NIO, 截至 2021 2 16 日,蔚来股价 59.23 美元, 市值 923 亿美元, 相对发行价 6.26 美元(对应上市时估值 98 亿美元),累计上涨 846 % 2021 1 月,李斌卸任易车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此外,李斌还兼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CADA )副会长、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理事等。
蔚来是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开拓者,专注设计、联合制造、销售高性能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先后推出电动超跑 EP9 2016 11 月发布)、概念车 EVE 2017 3 月发布)、智能电动旗舰 SUV ES8 2017 12 月发布)、智能电动全能 SUV ES6 2018 12 月发布)、智能电动轿跑 SUV EC6 2019 12 月发布)、智能电动旗舰轿车 ET7 2021 1 月发布)等车型。
蔚来自主研发设计车辆,汽车整车制造由江淮生产线代工,通过线上 APP+ 线下体验店直销模式销售,注重发展用户社区,围绕用户需求打造海底捞式服务体系。蔚来增值服务,包括 NIO Power (充换电服务)、 NIO Service (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 NIO House (蔚来中心) NIO Space (蔚来空间)体验店、 NIO Life (汽车配饰、高质量服装等商品)、蔚来 APP
正文:

全文 6,111

预计阅读 12 分钟

2020 9 4 日,以“来者可追,安且吉兮”为主题的“易境思 ·2020 中国汽车营销沙龙”在浙江安吉举行。作为与会嘉宾,蔚来创始人、董事长、 CEO 李斌在活动现场发表演讲。
以下为李斌演讲实录:
很多人想听我讲一讲是怎么熬过来的,那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过去一年多的心路历程。
2019 年对蔚来来说,本身有一些事情就是属于一个创业公司跑得太快了以后的减肥计划,再加上我们创业已经 5 年了,很多团队有新的想法, 2019 年我们还碰到了电池的事情, 2020 年又碰上疫情,所以在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作为一个企业,是经受住了极限压力测试,预期中的、不在预期中的所有事情都搞到一起,还是挺不容易的,所以说我是 2019 年最惨的人,其实差不多。
很多人说李斌你是怎么过来的?首先肯定是熬过来的,一天一天过。
最近我也在想,我觉得我们能够活过来,肯定也是有原因的,我想我们也不是靠运气活过来,也不是熬就能熬过来,还是因为我们做对了一些事情,我们才可能坚持过来。
所以,我想我们做的不好的地方就不多分享了,说出来都是泪,我自己肯定是做了非常深刻的反省,这说出来都能写一本书,这就留着我自己慢慢写吧。
我们做对的地方对大家经历当下的挑战,可能会有一点启发。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我们做对的地方,什么东西让我们活过来了。

选对了高端电动车的产品定位
现在看来,我们在 2015 年的时候选择的细分市场是对的。当时我们选了一条看起来非常难的路,就是定位高端市场。
这个在别人看起来还挺浮夸的,很多人不理解,因为我们把车卖的那么贵。实事求是地讲,在座的都是专家,我相信你们当时是打了大大的问号。
但我选择做高端市场这件事情,是很理性的思考,并不是说我有多好高骛远、好大喜功、虚荣心,我是创业者,我要考虑怎么能生存,怎么能赢,终局是什么,都要想清楚。当时我选择做高端品牌,是一些很现实的思考,首先是因为电池贵,便宜不下来,既然便宜不下来不如索性做高端品牌。
第二,我觉得补贴比较难持续,但像税收等使用环节的减免,应该延续的时间会长一些。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税资,购置税固定是 10% ,但消费税是大家经常忽略的问题。其实高端车的消费税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大排量汽油车,它的消费税,有些还有进口税,最高能到 40% ,加上购置税能到 50% ,那其实是很大一笔钱。
第三,我觉得做高端车,我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如果我去做十几万的车,我自己评估,我没有任何优势,全是劣势,这个市场竞争非常充分,规模效应太明显,没法搞。何况在座的我们中国的这一代汽车人,都还年富力强,尤其是几个民营企业的老板,像书福总、魏总、传福总,还有很多央企的,地方国企的,其实都是创业者。你搞得快,人家搞得也挺快,实事求是讲,打不过,没有比较优势。
如果我去做十几万的车,不光与汽油车比没有优势,与国内的创业者比也没有优势,我这个团队也没有优势,这是很难的。
但如果我与高端品牌打,表面上看比较难,但如果仔细想一想,反而有机会,为什么?因为你贴近用户,反应快,就这么简单。就是看着它很强大,但是事实上,如果你静心下来去想,反而有一些机会。
基于这几点我们选择做高端车,现在来看这条路走的是对,虽然代价很高,但是走的是对的。但是我要做高端车我要高投入,我搞 Formula E (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我就要搞个冠军,我是国际汽联中第一个中国车队世界冠军;我搞 EP9 (电动超跑),虽然花了钱,但我的记录也是要别人花好长时间才能打破的;后面我们做的所有的这些,大家都说蔚来烧钱,但它是积累下来了东西,包括我的 NIO House (蔚来中心)。
打造品牌非常难,为什么打造品牌难?因为品牌不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东西,要影响人的心智太难了。这条路走下来,我认为做好细分市场这个差异化定位是对的,我想这个思考的过程,可能对大家开展营销活动有意义。
我们在做产品定位的时候,也是比较刻意的去做差异化竞争,比如 ES8 ES6 ,它们与特斯拉长的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什么都去学它,肯定会有问题。
功能上也要差异化,各方面都尽可能差异化,面对细分市场也要差异化。从这个角度,我们现在现实的结果还不错,我们刚刚发布了 2020 8 月的交付数,我们交付了 3,965 台车。这个数字背后,还有一些东西是更有意思的,比如, 2020 Q2 ES6 是全球纯电豪华 SUV 里销量第一名,比特斯拉 Model X 、奥迪 e-tron 卖得都要多。可能跟他们在疫情期间也有一些关系,特斯拉 Model Y 也刚上量,但还没有达到我们的量。
2019 10 月开始, ES6 销量就在中国整个纯电 SUV 里是第一名。 ES8 我们 2020 4 月做了个小改款,需求远远超过我们预期,现在买 ES8 要排比较长时间的队。
而且这里面很有意思,高配版卖得好,顶配卖得多。现在 ES8 平均售价 53 万, ES6 大概是 41 万左右,加起来平均售价是 45 万,我们比特斯拉在中国的售价要贵十几万,而且我是坚决不降价的,我宁愿把降价的预算拿去做服务。
所以,从这些角度看,应该讲,在一个细分市场我们是立住了,这是我想分享的第一点。我们做对的事情,还是定位在一个我们认为能赢的品牌定位与细分市场定位。
车就是这样,你打的是移动靶,今天开一枪, 3 年后才知道中没中靶,如果你的定位、方向搞错了,一点机会都没有。
我一直是觉得这个车卖得好, 80% 其实是很早就定了,要不你很难解释同样的营销团队, 2019 年还挺好, 2020 年为什么就卖不好了?是不勤奋了吗?是几年前的产品定义就错了。
所以,我觉得在产品定位上面,其实要花非常非常多的工夫。
借疫情期间没法出差,我们公司在反复打磨产品规划,把到 2025 年的事情想清楚,节奏必须想清楚。不知道讨论了多少版,每星期六都讨论这个,全要想明白,包括互相的关系,可能的竞争,面对什么样的人群。如果把这个想清楚的话,不会出大问题。所以,蔚来能活下来,这点上我们还是做得对的。

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研发、质量、效率的基本功
另外一方面,我认为很重要的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还是在做基本功,队形没有乱。我们觉得,基本功就看你的钱花在哪儿,研发、质量、效率, 这几个基本功。
我们 2019 年还是投了 40~50 亿在研发上, 2020 年我预计还要投 30 亿在研发上。就是我们再难,也没有在研发上面减太多预算,因为如果你在研发上停止投入,你当下活过去了,你几年以后一定完蛋,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再难也不能停研发。
很多人都问你们蔚来的研发是谁在管?蔚来的研发就是我管,我们大概有 9 个研发部门负责人直接向我汇报。其实我们跟大家想的不一样,别人一说蔚来就是营销做得好,不是的,蔚来研发做得好。我们营销做得很差,那么多人黑我们,怎么可能做得好呢?其实做得不好,这是我们要反省、反思的地方。
当然如果看我们研发的话,我们加起来投了小 200 亿, 4,000 多项专利,是很扎实的,我们的车是从一根线画起的,从来没逆向(基于已有产品进行逆向研发,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任何人的东西。我们经常向别人买一些专利授权,别人都觉得很匪夷所思。
我们非常注意 IP 这些东西,我们 IP 团队在中国获了很多奖,在知识产权界还是非常被肯定的。
研发持续投入,全面的做、体系的做。其实研发车,几个亿也能搞,几十亿也能搞,上百亿也能搞。如果说最简单的方法,可能找一个外包公司,两个亿交钥匙工程是可以的。
当年很多人跟我说,李斌你给我两个亿,我把车给你马上量产了。咱不走那条路了,因为那条路,已经不是今天这个时代一个中国创业者该去做的事情。早年这么做是无可厚非的,现在还这么做是不行的。所以,建立体系与能力,即使交学费也要让你团队知道交了什么学费,我认为这个很重要。
第二就是质量,我们有个质量委员会,我们质量的团队其实规模挺大的,有 500 多人。我们公司一共没多少人,一共就 6,000 多人,我们的质量团队非常非常大,在各个部门里面。
我们还建立了一套系统,一个用户有任何一个吐槽,我们可以立刻把它收集起来,分门别类,所有的要实现闭环。
我们公司有一个沈峰总,是我们质量委员会的主席,刚来的时候每天晚上 10 点要开会,把当天的问题全部过一遍。 2019 年我们的电池召回,用了不算特别长时间把 4,800 台车全部换掉,这反映了我们的功力。经历了 2019 年电池的事情,让我们在处理智能电动车的质量上面的一些极端情况,有一个很好经验。
我们现在质量完全变成软件驱动,比如,我们现在电池的质量体系,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事后处理,我们全部变成前置,大数据分析很多模型。相当于我要看一个人有没有心脏病,最好是很早就知道他的血压、血脂等各方面情况,实时监测,只要它到了某个临界点,我们就采取行动,随着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些东西将来都是可以做得越来越好。
这个过程中也解决了很多难题,比如,我们是全铝车身的车,百分之九十几的铝含量。要做这个全世界铝含量最高的车,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总体来说用户评价还是不错的,我们在汽车网站上的口碑评价与质量排行,一般都是第一名。
用户对我们的口碑也是来自于这些地方,我觉得质量的基本功是很重要的。服务我就不多说了,服务是蔚来的一张名片。
虽然别人都说蔚来的服务好,这其实是我最担心的地方,我们的服务真的不能说有多好,基本上可以达到正分,但是肯定没有到及格线。大部分汽车品牌的服务我认为是负分,我们可能是正分。
我是从一个用户的角度来讲,不是批评整个行业。因为在汽车行业的体制里面,经销商要靠服务去挣钱,所以非常非常难改变这个事情。
我们的服务要求 24 小时之内必须解决问题,否则用户会 @ 我,我就要发下去处理。所以,在公司内部用户满意度是一票否决,卖得再好,用户不满意也不行。我们 30 多个区域总经理中, 2020 年有两起被通报批评的,没有销量不达标的,都是因为服务不行,其实就是两个案例没解决好。
效率是没有止境的,我们的效率提升还不错,其实 2020 Q2 Q1 ,我们一个季度的毛利率提升了 17 个百分点,原因之一是供应链之前对我们没信心,我们都是先付钱再提货,价格也比较高。
很多类似这样的事情, 2020 年大家觉得蔚来有希望了,基本上就把这个合理的空间给我们释放出来了,所以我们 2020 Q2 还实现了经营现金流转正。
我们的研发所有都是费用化,所以我们跟别的公司做法也不太一样,看起来当期会多一点,但是现金流会比大家想的好一些。 2020 Q2 经营现金流是正的,毛利率也到了 9.7% 。特斯拉的毛利率是 25% ,但是里面有 8 个点是碳排放积分,碳排放积分 2020 年上半年让特斯拉拿了 8 亿多美元,所以你把它那部分去掉,其实也就 17 个点的毛利率。
为什么我们的毛利率高呢?说出来大家肯定不相信,主要是车越卖越贵,平均售价高了。效率也提升了很多,我们比 2019 年高峰时候少了 3,000 人,干的活比原来多很多,确实经营的效率是没有止境的。
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没有乱阵脚,还是练基本功,研发、质量、服务、总体的经营效率。
我们公司现在在推一个很重要的管理工具,我们叫 VAU ,目标、行动、改进计划,比较像日本的 PDCA (策划、实施、检查、处理等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但是我们比那个要更加的灵活一点,每个人都可以有,每个人都可以看,这并不是 KPI (关键绩效指标),我给我自己写,全公司都能看得到, 2020 年看起来能全面完成,也不影响我的考核,但是你说出来话别人都看得到,统一行动,它不是按部门来的,是按人来的。
大家都提目标、改进,目标、关键行动,不允许超过三个,行动也不要超过三、四个,改进计划,每季度改进计划。因为 2020 年疫情,我们把管理上的课补上了。
第三个还是跟我们用户企业的使命、愿景有关系。 2020 年我们开展了内部的讨论,叫谁拯救了蔚来?大家想一想,如果 2019 7~12 月敢买蔚来车的人,是不是有巨大勇气?我们的车毕竟有几十万。

用户企业是蔚来的“道”
前段时间有个媒体采访我,“你 2019 年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我说是我决定去拜访用户。
2019 7~8 月,我所有周末,都是去拜访用户,而且不是拜访那些卖得好的地方,而是最边远的地方。我 2019 7~8 月去了哈尔滨、呼和浩特、太原、昆明、贵州、南宁,我要去了解一下他们那个时候的心情是什么。
其实这个还是挺重要的,在那个过程中会有非常多的灵感,其中非常重要的灵感是关于我们免费换电。
2019 年去太原,去呼和浩特,我发现这些地方的用户,他说斌哥我们这边什么时候有换电站?我说你们家里都有充电桩,就先这样吧,等我们有钱了再说。他说如果我们这儿有换电站,我能帮着多推荐多少车,我们就觉得这个东西特别酷,特别好。
后来我在从太原回北京的火车上,我就觉得我的换电站已经布下去了,不用白不用,推免费换电就这么来的。这些地方的用户都有这个需求,肯定推了这个东西以后就不一样了。因为原来有很多人不了解换电,还以为电池坏了换一个。
我们从 2019 8 月底、 9 月开始推免费换电,把我产品的独特卖点说出来了,我们的需求就一点一点回来了。
2019 9 月中下旬,我就知道我们死不了,因为我们的订单一个星期比一个星期多。看到销量慢慢开始往回走,我觉得 OK 了,应该可以 hold 住了。
所以,如果你真的到用户中去,敢去面对用户的话,真的是完全不一样。我最近还在走访用户, 2019 年底也在走访用户,去的都是特别偏的地方。比如,元旦后去的都是乌鲁木齐、银川等,我比较愿意去电动车用起来最不方便的地方,那些地方的人买你的车,比在上海的用户买你的车,更值得研究,所以每年 1 月、 7 月、 8 月,我都走访用户。
走访用户这件事情,在我们最低谷的时候给我们力量,因为有使命感了,这么多朋友相信你,你不撑下去是不行的。
2019 年下半年买我们车的用户是很不容易的,基本上要跟家里做斗争,家里要吵架,这其实是思想保守与思想开放两派之间的意识形态竞争,谁都说服不了谁,挺有意思的。
我就不多说用户企业的事情,因为我们做了很多这样的探索, 2019 年的深圳 NIO Day (蔚来日)应该是我们整个公司的分水岭,在那以后我们其实就走到一个新的阶段,用户的情绪得到很大释放。
大家都知道蔚来在用户运营方面做了很多创新,但是其实都是很多很多小细节。 2020 NIO Day 的举办地,就是车主在网上投票,那时候还不到 5 万车主,投票有 4 万多车主参加,成都比苏州多了千分之几的票险胜,非常激烈。
蔚来现在的用户推荐占我们整个销量的比例,还是非常高的,差不多一半左右的销量是用户推荐的,帮我们推荐过 100 多辆车的用户已经几十个了,比我自己卖得还多。
其实,做用户运营这件事情没多复杂,你要真心做、用心做。我们公司把用户满意当成目的,不是手段,不是说为了卖车要用户满意,公司活得好是为了让用户满意,车卖得多是为了让用户满意,逻辑还不太一样,一个是术,一个是道。
用户企业对我们是个“道”,并不是我把用户放在嘴上,说用户第一,所以我的车会卖得好,我们不是这么看这个问题。
2019 年我们之所以能走出来,跟这个还是有很大的关系,有最坚实的用户基础,在那个时候帮我们挺过来的。
我刚才也讲了这三点,我们品牌的定位、产品的定位,我们认为是对的;我们的基本功没有散掉,在最难的时候也没有散掉;我们用户企业的初心,用户企业的出发点,还有执行,让我们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蔚来没有包袱,做什么都是从头开始干,基本上来说我可以决定这个公司很多事情。当然,我们的这些东西,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公司,因为每个公司有自己的情况,但是这里面有一些做法,我也很高兴看到给了很多同行一些启发,比如我们推的换电,很多公司也在做,我们在 APP 上的做法也有很多公司借鉴。
所有这些事情里,大家可能还是要回答,什么是本,什么是道,什么是术,把这些事情想清楚,汽车行业还是有很多创新的机会的,我也是借这个机会讲讲我的一些探索。

六合商业研选付费专题报告,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六合商业研选优惠组合 大礼包, 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六合研选推荐:


“智能电动汽车第一季+头号玩家第一季”优惠组合+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智能电动汽车专题第一季+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头号玩家第一季+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科技体育系列报告合集 +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智能电动汽车专题车企篇+行业篇合集 +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IPO 观察第一季 + IPO 观察第二季 ”优惠组合+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IPO 观察第一季+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IPO 观察第二季+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相关研报:


【重磅】科技体育系列报告合集上线,“科技+体育”深度融合,全方位变革体育运动

【重磅】智能电动汽车专题车企篇+行业篇合集,系统研究全球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及代表性公司

九宇资本赵宇杰:对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碎片化思考

双11季,我们来了,六合商业研选优惠组合大礼包正式上线

【智能电动汽车专题预售】百年汽车产业加速变革,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大幕开启

【头号玩家第一季预售】:科技巨头探索未来,头号玩家梯队式崛起

【首份付费报告+年度会员】直播电商14万字深度报告:万亿级GMV风口下,巨头混战与合纵连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