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涛哥杂谈
地产行业解析、职业规划指南、助你扩展视野、实现职场成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传:DeepSeek 拟适配国产GPU ·  3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黑天鹅》作者:英伟达等 还会跌2-3倍! ·  3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DeepSeek:2025半导体封测十大预测! ·  4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回老家过年:家乡 ... ·  6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惨烈!封杀DeepSeek!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涛哥杂谈

租金收入100亿,这家房企带给我的启示

涛哥杂谈  · 公众号  ·  · 2023-04-04 17:22

正文

最近,有粉丝问我: 总部在上海的房企,还有谁能稳健发展?
看到这个问题,涛哥第一时间有点惊讶,但仔细一想也确实如此。
曾经作为房企总部聚集地的上海,在上一轮调控中受影响不小, 仍然平稳的公司确实不多了。

特别是最近房企发年报,我们盘点比较优质的企业,基本都是总部位于北京或广深的,以大型国央企为主。就连临近的杭州,也有绿城滨江撑牌面。

涛哥统计了下,目前已经发出年报、总部位于上海的房企有: 新城、瑞安、上实发展、中华企业、陆家嘴集团 等,其中后几家都是上海本地国企,规模不大。

在目前还算稳健的民企中,涛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新城、瑞安等这两家 活下来的公司,都具备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双轮驱动的属性 ,像新城吾悦广场、瑞安新天地等,都已经形成品牌效应。

以其中规模较大的新城为例,凭借“住宅+商业”双轮驱动战略,商业方面持续进阶,年报显示其2022年 商业运营收入超过100亿,同比增长约16%。

这就意味着,新城去年光收租就收了100亿,为现金流和利润带来强大支撑。
所以,在 行业面临调整期,住宅开发板块经营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涛哥认为:新城 今后将有更多发展机会。

今天这篇文章,涛哥就结合几家房企的最新动态,来跟大家讲讲我对行业的几个判断。

1

活下来的房企更加稳健

从涛哥和很多业内人士判断看:
能坚持撑过2022年的房企,未来活下来的概率都比较高。

去年市场下行,已经推动了行业风险出清,如今政策面持续向好,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市场环境会趋于平稳。

以上海几家房企为例, 新城去年实现营收1154.57亿,归母净利润13.94亿 ,保持了现金流稳定并实现盈利,很不容易。

而且,新城去年 回款1329亿,回款率115% ,远高于行业水平,为其资金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涛哥还关注到,他家去年 经营性现金流达到145.35亿,已连续五年为正 ,说明公司主业经营在持续良性造血。

同时,他们的筹资性现金流大幅下降,说明公司不断偿还债务。
这样一增一减,经营保持正向,负债持续下降,随着市场环境改善,将进入更平稳的发展轨道。

2

商业运营成为关键能力

事实上,解析这轮行业调控活下来的民企,会发现其实他们都有显著共性。
比如新城能够在寒冬中平稳前行,在涛哥看来有两个关键:

一方面因为其对杠杆的控制较好,本身并非是高负债发展,财务基础较扎实;

另一方面其从十多年前开始布局商业地产,积累了大量商业资产,并已形成稳定的租金收入。

这两点,在住宅市场火热时大家看不出来,反而是到市场不好时才会恍然大悟 ——原来这才是新城等类似房企的差异化优势。
同时,新城的商业地产版图真正建立起来, 吾悦广场已经接近200座,开业数量居境内外上市公司首位

与住宅卖完就没了不同,大量的商业资产,一方面能贡献稳定的租金收入,另一方面也能够成为 高质量的资产,通过经营性物业贷进行筹资。

据一位了解新城的投资者告诉涛哥,优质经营性物业不仅可以较容易的获得抵押贷款,并且 与美元债等融资手段相比,经营性物业贷期限更长,成本也较低。

坊间传言,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新城依然有数百亿级的资产可用于抵押融资,实际上安全垫还很厚,腾挪的空间也比较大。

而且,如果 对标欧美和香港等成熟市场,会发现新城这类商业地产较强的公司,长期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

特别是去年以来,国家不断推动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体系的完善,在今年3月24日发改委和证监会的通知中, 首次将购物中心等商业地产涵盖进REITs项目申报范围。

未来一旦商业地产REITs能够落地,相当于购物中心等重资产就有了退出闭环,将对持有商业地产的房企构成重要利好。

因此涛哥认为,随着房地产市场和房企走向成熟,商业运营会成为越来越核心的关键能力, “双轮驱动”将成主流房企的共同选择。

3

资金压力将进一步缓解

本轮房地产危机,始于信用崩塌引发的融资困难,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好在国家已注意到这一点,去年下旬开始,针对房地产行业的金融扶持政策不断出台, 优质房企融资环境改善,得到更多资源倾 斜。

以新城为例,2022年在监管机构对“示范房企”的支持下,分别于5月、9月、12月 发行 中期票据,累计境内融资40亿。

同时其 150 亿中票注册额度 也获批准,包括多家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表示支持,为后续的中票融资打开通路。

境外方面,新城去年通过子公司发行 1 亿美元优先绿色票据 ,这是2022年地产行业首笔无增信措施的美元债,体现出金融机构对其基本面的认可。

而在刚刚过去的3月,新城还发布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预案,总金额不超过 80 亿。

可以看出,在民营房企融资依然困难的2022年,新城通过境内中票、经营性物业贷、境外融资及资本市场融资等方式, 构建起了畅通且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粮草充足

数据显示,2022年新城 累计偿还境内外公开市场债券127.9亿 ,展现了公司良好的信用。

同时其 期末融资余额712.7亿,同比压降185.97亿 ,债务结构显著优化,融资成本也持续下降至6.5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