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建中国思想展
Plot the Soil:
Reconstructuring the Country China
由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空间生产与乡土实践研究组主办的“乡建中国思想展”将于2021年4月9日-5月7日在杭州市萧山区高帆摄影艺术馆暨高帆纪念馆举办。作为国内首次有关乡建思想─行动的研究性文献展,是空间生产与乡土实践研究组发起的“乡建中国思想史”长期研究计划(2020-至今)的第一阶段呈现,该项目的研究与档案也将以线上资料库的方式持续开放。
我们并非活在乡土中国,而是活在乡建中国的大地上。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中国乡村被当成发展对象,救国根本,扶贫攻坚阵地,绿水青山家园。然而,百年来知识分子只是寓栖于自己思想行动中的乡村。思想史总是在行动中思考的,是持续的实践知识(phronesis),乡土中国(From the Soil)是我们的身体流淌的血液与文化基因,一种本源性预设,然我们真实生活的空间是乡建中国(Plot the Soil),是在城乡中国的空间与社会日与巨变的历程里对未来的筹谋,对生活情节的构造,为了自己与土地而生的设计。这是展览为何是Plot the Soil之意。
这也是一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穿透中国的故事,是西方式的现代化打开中国的故事,是一个重新发明乡土的过程。物质上来说这是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改造地景的故事,是人文地理学者段义孚写《回家》述说的那种"陌生的熟悉感",是继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之后,有新乡土中国,后乡土中国等纷飞话语要捕捉的诸种现实。就个人心理层面来说,这是知识分子在百年变动中发明一个可以安身立居报国的对象。任何解放社会理论都要相对应的解放空间理论才能成功 ,本次展览正是企图回答列斐夫尔的提问:中国今日的城乡发展,要如何生产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空间?
展览由三个经典乡村改造案例 — 重庆市北碚区、河北省定州市翟城村与河北省武安市十里店村开启,带领观者走过36个村落,穿透历史看向今天的现场。展览第一部分“当代地景:我们的乡建”通过文献故事提炼本研究方向自2016年起展开的田野调查,通过29则案例研究与6件参展艺术作品,共同呈现多种力量之下共同形塑的当代中国乡村社会与人文空间;第二部分“新中国:总建筑师的革命”以案例研究与文献梳理的方法,回溯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总体规划及关键政策;第三部分“乡建思想:没有建筑师的乡建”则通过梳理12位民国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及其实践,追忆二十世纪初以降的乡村建设之思想脉络在社会经济进程中的生产过程。乡建是实践性的,同时也是理论的。“以乡土为学院”[注],展览试图寻访遗落在历史中的乡建内核,在全球视野中理解地方情境,盼望为今天的实践提供一种思考的维度。
与展览同期推出的,是由空间生产与乡土实践研究组召集的第一届乡建中国实践者大会,将于2021年4月10-11日(星期六-星期日)在展览空间内举办,并面向公众开放。大会成为乡村建设实践者们的对话现场,让当代中国乡建的实践经验与智慧在展览所呈现的思想基底之中流动。
注: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提出“以乡土为学院”的教学理念,正式展开乡土学院网络建设,即将覆盖浙江仙居、广东梅州、上海金泽、福建宁德、四川西昌等地。
开 幕
2021年4月9日(星期五) 下午3时
展 期
2021年4月9日-5月7日
地 点
杭州市萧山区高帆摄影艺术馆暨高帆纪念馆
(湘湖慢生活街19号楼)
主 办 机 构
中国美术学院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空间生产与乡土实践研究组
展 览 团 队
策 展 人
黄孙权
协 同 策 展
沈军 仝昭祥
策 展 团 队
崔雨 杜若 房梓 关茂铟 李雁军 娄天裕 卢睿洋 宋健骅 汤睿沄 许丹玲 杨弘毅 叶薇 张骋 张述轩
展 览 设 计
房梓 李雁军 张述轩
△“当代地景:我们的乡建”—— 最后一里路
案例:奢香古镇
△“当代地景:我们的乡建”—— 最后一里路
案例:黄岗村
△“当代地景:我们的乡建”—— 脱贫攻坚
案例:大坝村
△“当代地景:我们的乡建”—— 脱贫攻坚
案例:虎场村
△“当代地景:我们的乡建”—— 淘宝村
案例:宿迁
△“当代地景:我们的乡建”—— 淘宝村
案例:灶美村
△“当代地景:我们的乡建”—— 美丽乡村运动
案例:南塘合作社
△“当代地景:我们的乡建”—— 美丽乡村运动
案例:康农合作社
参 展 作 品
崔雨、房梓、汤睿沄、许丹玲、杨弘毅,《淘宝的秘密》,影像装置、档案,尺寸可变,2021
胡津嫣,《圣诞之诞》(Father Christmas),纪录片,96分钟,2016
空间生产与乡土实践研究组委任幻境小组(MetaDAO)创作,《北碚》,虚拟空间,尺寸可变,2021
李雁军,《蓝屋顶》,影像装置,尺寸可变,2021
罗永进,《新民居03》(摄影,1997),《洛阳,河南》(摄影,2005),《新民居018》(摄影,2003-)
许丹玲,《网红日记1》,影像,30min,2020
张述轩,《喇叭花》,声音装置,尺寸可变,2021
*以上信息均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
△ 胡津嫣,《圣诞之诞》(Father Christmas),纪录片,96分钟,2016
△ 李雁军,《蓝屋顶》,影像装置,尺寸可变,2021
△ 许丹玲,《网红日记1》,影像,30min,2020
本次展览的前期调研和后期筹备都仰赖于众多师友的帮助,他们是高初老师、王烁老师、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与潘家恩老师、左靖老师;杭州市余杭区乔司街道的朗毅书记、方敏老师,乔司街道永西村赵清伟书记、林贤琴副书记、华伟强主任和老村长陈先生;还永西时尚云村负责人赵澄女士、新辰控股的陈特立先生、以及在乔司街道与永西村走访中叨扰过的许多师长和朋友;大坝村的陈大兴书记、基层干部小葛、石板村村委潘书记、团圆社区村委书记、虎场村村委书记、黔南州工程咨询中心胡智如主任、螺丝壳河头茶叶合作社张光辉、三林村章雷、南平市巨福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欧孝伟、衣享时光美学工作室形象管理师黄梅芳、林高智、郭老村长、王金霞、吕丹霞、郭泰森、黄少蒙、郭肖伟、郭亚桃、王桃芹、王俊、陈国栋、吴金龙、吴成龙、重庆工作研究所(董勋、吴剑平)、余洪琴、周德贵、杜江、杜雯、周传勋王柳生夫妇、正月奶奶、刘刚、王姑婆、江二姐、巩璐、杨顺予、邓玙、赖爷爷、周爷爷、卢杰老师;灶美村村委书记、陈金中夫妇、陆显振;安吉县叶春萍女士、衡山县摄影曹玉忠,福建营前曾国新;以及在田野中相遇给予我们帮助却没来得及问到姓名的很多朋友。没有他们的相助,就没有这些生动的资料与故事。
“乡建中国思想展”与“乡建中国实践者大会”的文献部分将以线上资料库的方式持续开放,陆续收录“乡建中国思想史”项目的研究内容。本资料库由黄孙权教授带领的中国美术学院之空间生产与乡土实践研究组、网络社会研究所与乡建中国思想展之策展团队共同维护编辑,我们尽力确保资料的可靠性、开放性,创造丰富相关联的知识网络。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若有其他目的使用,请来信联络[email protecte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and the Rural Praxis
空间生产与乡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