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桃桃淘电影
一份影迷带给影迷的电影小杂志,来自微博 @桃桃淘电影 。每天分享各种最新的电影信息,推荐经典或冷门电影,院线电影推荐和评论,各种电影相关的趣事。以及电影的一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投资界  ·  破30亿,哪吒杀疯了 ·  昨天  
现代快报  ·  江苏,拿下“全国第一”! ·  昨天  
现代快报  ·  江苏,拿下“全国第一”! ·  昨天  
豆瓣电影  ·  豆瓣电影祝大家春节快乐!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桃桃淘电影

你可以给你的暑期档,一个完全不同的选择

桃桃淘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8-15 07:18

正文

如果最近有关注过我的微博,应该也注意到了,前几天,我曾经短暂逃离了内地纷纷扰扰的暑期档,跑去台北,给自己过了一个小的电影假期。用了两天半的时间,看了12部那里的院线电影。

啊,好像只有11张票根,虽然不太重要


当时最大的感觉就是,特别爽。感觉,这才是暑期档应有的样子嘛!选择多,类型多,乐趣也更多。特别充实,也特别满足。


当然,如果你现在想暂时逃离暑期档,去过一个更充实的电影假期,除了选择台北,还可以选择的就是香港。


因为,今天开始,香港的夏日国际电影节开始了。

之所以会关注夏日国际电影节,因为,我也打算去那里爽下。而打算去看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真的有很多好电影可以选择啊!


接下来几天,我也会稍微分享下我在夏日国际电影节的观影经历。


当然,关注这个电影节,主要还是因为人家的有很多好片要上。作为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延伸,Cine Fan 夏日国际电影节(SummerIFF) 于2006年首办,今年则会在于8月15日至29日期间放映33部佳作,总计超过60场。


这其中,既有大师名作,也有修复经典以及一些热门新片(注:下面的影片介绍,我借鉴了夏日电影节的官方资料。译名兼有港译和中译,方便大家查找)。


开幕电影


由叶伟信执导的《杀破狼·贪狼》作为电影节开幕电影,将于15日抢先上映,影片继承《杀破狼》系列的写实动作风格,故事关于香港警察古天乐到泰国找寻失踪女儿,与托尼·贾及林家栋上演连串火爆动作场面。


这部据说是今年非常有看点的一部动作片,也会在香港夏日电影节抢先上映。


闭幕电影


开幕电影选择了香港新片,闭幕电影则选择了一部大师遗作。


伊朗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去年离世,为了纪念他,电影节特别选映其遗作《廿四格》(内地译名《24幅画面》)为闭幕电影。


影片之前曾在戛纳展映,同样颇受好评。没办法前往戛纳的你们,也可以在香港感受下这部非常与众不同的大师遗作。

影片以廿四格画面绘出道道自然人世风景,是阿巴斯留给后世最优美的光影诗篇。以他作为电影节闭幕片,为其人生和SummerIFF17,写上完美终章。


大师驾到


伊朗名导莫森·玛克玛尔巴夫同样应邀来到香港,并带来被禁多年影片《撒恩达之夜》,并会主讲今年电影节的大师班。《撒恩达之夜》在伊朗被禁26年后,去年在威尼斯电影节重见天日,直视伊斯兰革命前后社会与人心的转折。

同时放映的还有他的另一部影片《电影万万岁》(内地译名《电影万岁》),该片将一场场电影试镜变为一幕幕真人秀,挑战电影与人生的真假虚实界线,同样是难得的大银幕机会。


特别策划


香港新片部分则有司徒慧焯首次执导的《脱皮爸爸》,吴镇宇饰演脱皮回春的老父,一人分饰角色的七个不同年龄,与古天乐饰演的儿子互斗演技,以奇幻情节交织出父子亲情。

影片曾入围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吴镇宇的表演也颇受好评,提名了今年金像奖最佳男演员。


此外,最近在国际影展亮相的多部佳作同样是本届电影节的重头戏。


芬兰怪杰阿基·考里斯马基凭《希望在彼方》(内地译名《希望的另一面》)摘下年初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这部黑色幽默的难民故事,同样以阿基式的荒诞和幽默打动观众。


而5月亮相戛纳的三部影片也获邀展映。其中包括韩国导演洪常秀的新片《情今以后》(内地译名《之后》)无惧续谈婚外情,金敏喜“逆向”扮演被误认成小三的“受害者”。


同样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高达:革命性改变》(内地译名《敬畏》)是《艺术家》奥斯卡金像导演阿扎纳维西于斯的新作,聚焦戈达尔与第二任妻子法国五月风暴前后的短暂姻缘,向大师致敬。


萨弗迪兄弟执导的《命中有罪》(内地译名《好时光》)中,男神罗伯特·帕丁森饰演银行劫匪并硬闯医院营救智障弟弟,演技突破令人刮目相看。

影片之前曾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上海国际电影节也有展映,据说内地可能会上,不过,在内地确定上映之前,我们倒是可以在香港先感受下这部电影。


接下来三部影片,则分别由几位很受关注的女演员出演。


洪尚秀另一部亮相康城的《嘉儿的照相机》(内地译名《克莱尔的相机》),有伊莎贝尔·于佩尔归队,与柏林影后金敏喜演技较劲。

凯特·布兰切特在《反艺术宣言》(内地译名《宣言》)破纪录一人分饰十三角,化身不同阶层成为各大名家艺术主张代言人,相当新奇的体验。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安妮·海瑟薇在《美女变怪兽》(内地译名《罗索巨兽》)化身哥斯拉大战邪恶机械人,也是古怪的脑洞。


而音乐与电影的互动,则会让影迷和乐迷一起嗨起来。吉姆·贾木许以乐迷和挚友的双重身分打造《Iggy Pop神级摇滚》(内地译名《给我危险》),回溯摇滚传奇The Stooges成军五十年来创新原始又自我毁灭的生命史。

温特伯顿则在《拉阔日与夜》(内地译名《在路上》)半纪录半虚构伦敦另类摇滚组合Wolf Alice的巡回演唱。还有匪夷所思的《军服乐队闯北韩》(内地译名《光复日》),纪录怪诞南斯拉夫摇滚乐队在北韩举行演唱会的奇闻异事。


喜剧专题


今年的”喜剧天王-笑匠艺术多面睇”专题展,一共挑选了六部经典喜剧:《新丁》(内地译名《新生》)、《船王之子》(内地译名《船长二世 》)、《城市之光》、《歌台三怪》(内地译名《歌声俪影》)、《热情如火》及《化身教授》(内地译名《疯狂教授》)。


无一不是经典喜剧,查理·卓别林、杰瑞·刘易斯等一众笑匠泰斗示范伟大喜剧历久常新的最高境界。


而两部英国”无厘头”喜剧则是我今年香港最想看的两场:《踎低喷饭:勇夺圣杯》(内地译名《巨蟒与圣杯》)和《踎低喷饭:人生七部曲》(内地译名《人生七部曲》),彻底颠覆令人嘻哈笑翻更发人深省。


“银幕再现”是两大美国名导的早期经典:伍迪·艾伦的《爱与死》将俄式的哲学思辩植入美式的诙谐荒诞;在马丁·斯科塞斯的《喜剧之王》,罗伯特·德尼罗化身成喜剧狂迷更成了”反喜剧”的角色原型。


经典重温


香港情怀是今年”修复经典”环节的特色,尔冬升的《新不了情》及陈可辛的《甜蜜蜜》皆是一代人的爱情忆记,也是今年夏日香港国际电影节可以重点关注的影片。


两片当年横扫香港电影金像奖多项大奖,今天重温不仅是缅怀旧日香港,今昔对照更可赋予时代新意。



当然,除了夏日国际电影节的片子,你们还可以选择一些香港院线在映的片子去看,比如《敦刻尔克》《猩球崛起3》《银魂》《安娜贝尔2:诞生》《军舰岛》《蜘蛛侠:英雄归来》《极寒之城》《报告老师!怪怪怪怪物》,欧容的新片《双面情人》等等等等,是不是有点选择太多延缓缭乱的感觉?


不过,这样才有暑期档的味道嘛。


关于即将开始的夏日国际电影节,你们也可以查看原文了解更多。作为香港国际电影节夏季版的延伸,虽然体量没有香港国际电影节那么大,却也是这个夏日的电影盛宴。


总之,当你换一个思路,去探索与发现,才会明白,其实,可以选择的电影机会,非常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