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自青塔
再过3天,2018年高考就要正式拉开帷幕,975万学子将迎来改变人生命运的时刻。
每年高考期间,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各省的高考状元了。每年高考状元一经出炉,高考分数、就读学校、录取学校和专业、甚至性格和家庭出身等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除了新出炉的高考状元外,往届高考状元的去向也一样为人津津乐道。曾有媒体报道,恢复高考以来的3000多位状元,无一人成为行业领袖。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尽管很多高考状元未来的发展不如人们预期的那样成功,但是仍然有一些高考状元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清华大学研究员颉伟就是其中一例。
颉伟研究员出生于1981年,曾是1999年甘肃省高考状元,200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8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物学系,同时完成了统计学的硕士双学位。之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完成博士后学习。2013年加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研究员,同时加入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截至目前2018年,颉伟研究员共发表高水平论文30篇,引用数超过7,000次,包括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Molecular Cell等发表近十篇论文,其中从2016-2018年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发表四篇Nature,成为近年来发表Nature、Science最多的中国科学家之一。
此外,2013年入选中国青年千人计划,2014年入选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并获得国家优青,2017年入选国家杰青,成为为数不多的“80”后国家杰青之一。2017年,在全球1400多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HHMI国际青年学者,获得HHMI为期5年的资助,总资助经费为65万美元。本期我们就来看看这位杰出青年科学家的故事。
颉伟1981年出生于甘肃省白银市。高中曾就读于靖远矿务局一中(白银九中)。尽管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但颉伟成绩却非常出色。他一次次在奥林匹克竞赛及全国其他比赛中获得名次,并一举夺得1999年的全省理科状元。
颉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曾在靖远矿务局红会一矿上班,现已退休,他对儿子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他说,颉伟懂事很早,各方面都比较自律,和父母的交流不是很多,但与别人交流比较活跃。对于颉伟所取得的成就,父亲的评价是:“既不全是依靠聪慧的天分,也不全靠后天的勤奋,两者的因素应该都有吧。”
颉伟的高中班主任佟永峰老师对他的第一评价是谦虚。佟老师坦诚地说,在中学时,颉伟的数理化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任课老师还强。
颉伟最信奉的一句话就是“谦受益,满招损”。他说,他不论做什么都要对得起父母,没有父母的付出就没有他的现在
加盟清华5年发表高水平论文19篇,包括7篇Nature
据悉,2013年作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加盟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前,32岁的颉伟已经拿到了美国和国内几家一流院校单位待遇优渥的录用通知,但他最终选择以助理教授的身份在清华开启科研新征程。
来到清华短短5年多时间,颉伟已发表了近20篇高水平论文,包括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等杂志发表7篇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组蛋白修饰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重编程规律,开创和建立了研究早期胚胎发育中染色质调控的一系列重要体系和方法。
因为一系列重要工作进展,颉伟顺利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并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在全球1400多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作为41位青年科学家之一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国际学者项目”。
2017年,颉伟研究员曾作为教师代表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位顶尖青年科学家眼中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