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出口假冒伪劣商品工作涉及面广,必须抓住一切案源线索,寻找突破口。”宁波检验检疫局副局长董超说。今年以来,为了适应打假工作新常态的要求,宁波局积极创新工作理念拓展案源发现渠道,以输非商品、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目录外抽查等重点领域为核心,运用网络信息发现案源,电话热线等多媒体手段受理举报,构建了覆盖目录内外产品、高低风险产品的全方位体系。如首次通过行业调查途径,查实某生产企业在并未申请GCC认证的情况下,擅自按照客户要求在产品外包装及铭牌上加贴G-mark认证标志这一假冒G-mark认证标志案,通过知名企业得力集团的线索举报破获了假冒“得力”品牌的订书针案及假冒得力、晨光等品牌水彩笔案,有效的发挥了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职责,维护我国出口品牌的声誉。
在出口法检目录大幅调减的新形势下,检验检疫部门无法全面掌握企业出口信息,无法形成独立的工作闭环,客观上对开展出口打假工作增加了难度。如何破除这一难点,宁波局一直在探索。
“对对对,就是这辆车,这个车的各项特征与我们追查的车辆特征完全相符,快把车牌信息记录下来。”在慈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天网监控室中传来一个焦急而兴奋的声音。这不是一次演习,更不是电视剧的剧情,而是真实发生在宁波局在查处一起非法检货物的出口假冒产地及UL认证标志案件过程的一幕。
该案子中的货物销售经过货代、外贸公司、工厂、仓库保管方等多层转包,案情极度复杂,而由于无法明确追踪到违法货物的实际去向,加上保管场所内监控的像素较低、仓库保管方不愿提供涉嫌该批次假冒产品的具体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调查小组无法完全辨识集装箱车牌号、集装箱号等关键信息以致案情一度陷入僵局。经过请示后,调查小组决定和宁波慈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进行联系开展联合执法。通过交警天网系统的多次比对以及进一步的核对车辆尾部、轮胎差别等具体细节,最终锁定了涉案集装箱车辆以及车辆的行使路线和行驶轨迹等关键线索,同时也获取了该车所属的物流公司相关信息。最后,在港务、海关等部门的协助下,慈溪局顺利获取了该批货物入关、报关、出口等环节的具体信息成功破获该起假冒产地及认证标志案件。
“总结近年来的出口打假工作实践,使我们对打假工作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打假工作必须借力、借机,找准着力点。”董超说。2017年,宁波检验检疫局通过“拓渠道,布天网,立规矩”三举措深入推进打假工作开展,成效显著,全年共查处假冒伪劣案件17起,涉案金额约1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