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光远看经济
光远看经济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全红婵,拟被保送 ·  13 小时前  
经济观察报  ·  利润何以大反转、百亿买楼为哪般 ... ·  13 小时前  
南半球聊财经  ·  周末扯淡 ·  17 小时前  
湖北工信  ·  “建成支点 百场千项” | ... ·  3 天前  
湖北工信  ·  “建成支点 百场千项”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光远看经济

上新了!钱锺书、朱自清、杨振宁青年时用的英文课本,影响无数人

光远看经济  · 公众号  · 财经  · 2020-11-24 07:00

正文


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一所传奇大学——西南联大。

这所大学只存在了短短八年零八个月, 却诞生了172位院士、8位“两弹一星”元勋、2位诺贝尔奖得主、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
培养的人才超过抗日战争前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30年培养的人才的总和。

当年步行至昆明的11位带队老师,闻一多、曾昭伦在列

西南联大是一所在战火中诞生的大学。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平津沦陷。南开大学被炸为废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被迫停止办学。

即便这样,也没能挡住师生们教学求学的热情,三所大学决定合并,南迁去昆明。


经过几个月堪称“教育史上的长征”,八十三年前的11月1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终于正式上课,这一天后来被定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庆日。

也就是在那一天,1000多名大一新生,人手拿到了一本《大学一年级英文教本》。
根据西南联大注册学生人数可以推算,8年来大约有8000名学生学习过这本书。

上排左起:钱锺书、许渊冲、钱学森

下排左起:汪曾祺、杨振宁、邓稼先

这其中包括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杨振宁、 许国璋、钱学森 、邓稼先、汪曾祺、许渊冲、穆旦......

西南联大外文系毕业生、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的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曾说:

“联大八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人才,没有一个人不上英文课,没有一个人不受英文读本影响,不受潜移默化作用的。”


上排左起:赛珍珠、毛姆、梭罗
下排左起:胡适、林语堂、爱伦·坡

不同于现在外语教育的工具性甚至功利性,当时的英文课本,更加重视对学生品性的塑造、通识教育的普及,培养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家国情怀。

学生读到的,都是毛姆、赛珍珠、林语堂、胡适、兰姆、梭罗、爱伦·坡等中外名家的文章。

涵盖小说、散文、论说文、传记等各种文体,不仅是人文社科经典,更是忠实记录了当时的世界。


《西南联大英文课》主译罗选民拜访曾在西南联大任职的杨绛先生

比如有些文章会描写中国纤夫,写到他们在长江拉船、唱号子的场景;还有农民耕地的描写,甚至写到了牛的死亡。
通过一系列文章的组合,把处在那个危机时代的中国描述出来了。

同时也告诉学生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当时的世界。让他们学着做一个博雅之士,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抱负的人。


2018年5月,一条生活馆曾重磅推荐过《西南联大英文课》大一读本,反响特别好,成为我们的年度爆品。

自推出后,不少读者都在后台询问什么时候可以读到西南联大的大二英文课本。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今天,《西南联大英文课·大二英文读本》终于可以和大家见面。

作为《西南联大英文课》大一课本的姊妹篇,这本大二的英文教材选篇更加丰富,适合延伸阅读。

“大二英文”是全校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外文系和文、法学院二年级学生必修,也供全校各系学生选修)。

因时局影响,这两本英文课本也成为联大8年历史上唯一一套面向全体学生的英文教材。

这意味着:任何专业的人,都能从这两本英文课本中受益;也让这套书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更加特殊。


随书附西南联大英文系毕业生、翻译泰斗许渊冲老先生的大二日记十则,十分珍贵。

你会发现,今天我们眼里高山仰止的大师,在西南联大时代,都是可爱的年轻人。


比如许渊冲读完欧·亨利的《财神与爱神》后,就感叹道: “金钱和爱情是美国文学的典型主题”。
还像模像样地总结:美国重“富”,英国重“贵”,法国重“理”,德国重“情”,苏俄重“信”(信仰、信心、革命)

好似身边的同学一般,不仅为你增加许多身临其境的乐趣,也能感受一代大师的智识。


扉页皆附有藏书票,复古精致。

两本英文读本皆雅致美好,送给家中孩子、朋友或自己,都是一份合适的礼物。

《西南联大英文课》大一&大二教本,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西南联大英文课:大一英文教本》
限时特惠 ¥52 (图书定
价 ¥98)

《西南联大英文课:大二英文教本》
限时特惠 ¥59 (图书定
价 ¥98)
《西南联大英文课》大一+大二英文教本
限时特惠 ¥109 (图书定
价 ¥196)
11月25日23:59特惠结束


熟悉西南联大英文课的朋友都知道,相比现在外语教育的功利性、工具性,当时的英文课本,充分体现了西南联大外文系“通识为本”和“培养博雅之士”的教育理念。


比如大一英文课本里,胡适先生的《乐观看中国》,在这篇文章里,他列举了中国数十年间,在抛弃很多传统恶习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开设女校,几乎所有大学和学院都逐渐建立了男女同校制度,妇女开始就业甚至从政......这场革命远未结束,但是在过去数十年间取得的成就却是两千五百多年倡导仁义道德的儒家,和两千年来倡导慈悲为怀的佛家所没有想到的。我们能不称之为巨大的进步吗?”
...the opening of schools for girls, the gradual spread of co-education in practically al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 entrance of women into professional and even official life...The revolution is far from completion; but it has already achieved in a few decades what twenty-five centuries of Confucianist humanitarianism and twenty centuries of Buddhist mercy had never dreamed of achieving. May we not call this a great progress?

——节选自《乐观看中国》

(An Optimist Looks at China)

让西南联大的学生在艰苦的求学条件里,仍然能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对祖国的未来充满自信, 为刚进大学校园的学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也是西南联大大学一年级英文课本的特点:每一个选篇,都在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学之根本”:何为教育?何为学?如何学?为谁学?如何学有所为?

当你“修完”大一英语,再打开大二英语课本时,你会明显感受到两者在内容深度上的逻辑递进。


联大亲历者、著名教育家、翻译家李赋宁(1917~2004)老先生,曾在 《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书中写到:

“西南联大的大二英文收到良好效果,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也为进行科学研究打好了外文基础。”


联大的大二英文教材,原为美国大学英文课的原版教材,相较大一课本,涵盖了更多主题、样式和文体。
说明文、议论文、描写文、记叙文、信件,几乎包揽写作的所有格式。

在编著时,考虑到理工科、生物科的学生,特地选入了一些符合他们专业和品位的文章。


主题也颇为广泛。
时而讨论《大学生的社会价值》,时而带你看《西班牙港的日落》,时而跟你解释《巴拿马运河船闸运作原理》,时而带你点评一下简·奥斯汀的《爱玛》。
政治、法律、机械、民生、建筑、生物、科学……几乎组成了一个人看待世界的全部方式。

选入的文学作品既有传世名篇,又有当时那个时代的佳作。

作者团队很强大,包含: 欧·亨利、吉卜林、梭罗、爱伦·坡、狄更斯、林肯、杜威、赫胥黎等各领域杰出的头脑。

对当时的学生来说,可以了解世界上最前沿、最优秀的思想;对今人来说,在泛娱乐化的当下,这样一本书,不仅能让我们培养跨领域思维,也能一定程度上逃离“奶头乐”的规训,体会思考和知识的乐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