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微网
集微网,半导体、手机行业专业信息服务平台,使用帮助请发送help。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ETOP  ·  有史以来最亮的半导体激光器 ·  2 天前  
ZOL中关村在线  ·  iGame Z790 ... ·  3 天前  
ZOL中关村在线  ·  万魔头戴式降噪耳机SonoFlow ... ·  4 天前  
EETOP  ·  大连思科裁员,N+7赔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微网

苹果开始试产microLED;大厂分批竞逐Micro LED战局 试量产线酝酿2017年下半启动;Micro LED究竟是什么?

集微网  · 公众号  · 硬件  · 2017-05-25 07:47

正文

1.苹果开始试产microLED屏幕;

2.大厂分批竞逐Micro LED战局 试量产线酝酿2017年下半启动;

3.Micro LED 是下一世代显示器? 他究竟是什么?;

4.友达SID展出全球首款真圆形AMOLED智能手表面板;

5.液晶屏或被取代OLED屏时代来临;

6.千亿柔性电路板产业迎来爆发 本土厂商全球市占率仍待提升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苹果开始试产microLED屏幕;



相信每一位果粉都在等待今年的 iPhone 8 和 OLED 屏幕,但苹果已经着手研发下一代屏幕技术:microLED。根据台湾媒体 DigiTimes 消息,苹果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试产 microLED。台湾初创公司 PlayNitride 将负责帮助苹果试产 microLED。

苹果早在2014年就收购了 microLED 技术公司 LuxVue,去年有消息称苹果会在今年发布的 Apple Watch 上首先使用 microLED 屏幕。microLED 采用多量微型 LED 阵列组成,除了能达高亮度、超高分辨率与色彩饱和,每个像素都能独立驱动,还有省电、反应速度快等优点。MacX


2.大厂分批竞逐Micro LED战局 试量产线酝酿2017年下半启动;


Micro 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关注度持续升温,除了苹果(Apple)及Sony之外,近期如三星、鸿海等大厂也相继展开布局,据指出,近来参与 Micro LED 相关厂商及单位已高达近百家,业界估计,尽管目前Micro LED技术仍处于纸上谈兵阶段,但最快将在2017年下半进入试量产线,2018年起将陆续有多家新进者也加入试产阶段,掀起全球大厂的新一波技术竞赛。

 

随着苹果收购LuxVue后,企图导入新一代Apple Watch消息不断,日前市场也传出苹果有可能将在2017年底开始导入量产,虽然尚未受到证实,但业界传闻,苹果先前曾在全球大举招募约1,400名技术人员,以专职投入Micro LED技术研发,投入Micro LED技术研发的资金约达500亿~600亿美元,虽然Micro LED迈入量产的难度极高,但苹果至今仍持续投入大量人力及资金,显示Micro LED技术在苹果的新世代显示技术蓝图中,仍扮演极重要的角色。

 

日前市场传出三星有意收购台湾新创公司錼创,尽管相关传闻遭到否认,但也让錼创在业界知名度快速大增,据指出,錼创可望将于2017年下半建置第一条试量产线,以作为未来量产的验证能力,日前錼创透过转写方式(Mass Transfer)将Micro LED安装(mount)于TFT基板上,其Micro LED手表的试制品转写良率达到100%,而结合3色RGB的Micro LED也在克服良率瓶颈中。

 

錼创估计,若试量产线能顺利进行,2018年起将可望与终端客户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最快将在2019年看到成熟产品问世,目前从虚拟实境(VR)、扩增实境(AR)、手机到大尺寸电视等不同应用,都有潜在合作对象进行研究设计,至于工研院投入Micro LED技术研发也即将进入试产阶段,预计2018年将可望结合其他厂商开始试产。

 

业界人士认为,Micro LED从磊晶制程、晶粒生产,到巨量转移、接合方式,全彩化方案与背板材料选择,检测、修复与备援(redundancy)机制等,每个环节都具有技术关卡待克服,但若是台系业者能够尝试在2017年下半开始试量产,依照苹果的研发资源及专利布局进度,2017年下半要针对特定应用进行小量生产应不是难事。

 

鸿海集团与夏普近日宣布收购美国新创公司eLux,正式切入Micro LED技术布局,并采取集团分工模式,由夏普将21项Micro LED相关专利移转给eLux,未来将供应CMOS感测元件等电子零组件技术,而群创将主导研究巨量转移技术、并由荣创配合开发LED磊晶规格,此外,友达也采取集团合作的方式,由LED厂隆达发挥一条龙的优势,从上游磊晶制程开始切入。

 

据悉,由于Micro LED应用充满了未来想像空间,吸引全球大厂各自在台面下鸭子划水,除了起步较早的Sony、苹果等大厂外,日前Facebook旗下Oculus收购InfiniLED、康得新投资Ostendo等也相继加入,此外,Google、微软(Microsoft)等虽已较少投资于硬件技术的开发,但看好Micro LED技术未来应用多元,对于导入新技术应用于VR/AR等新应用也感到兴趣浓厚,至于大陆业者也希望透过策略联盟与购并等方式以分散显示技术布局风险。DIGITIMES



3.Micro LED 是下一世代显示器? 他究竟是什么?;


近期因为鸿海积极布局 Micro LED ,让这被视为下一世代的显示器突然之间变的家喻户晓,但相信有许多朋友对于什么是 Micro LED 还是一头雾水,他究竟与 OLED 有什么不一样? 或是与市面上大家简称的 LED 电视有什么差别? 为什么这技术让鸿海与夏普积极抢进? 就在今年的 CES 2017 上,Sony 展出以 144 片 Micro LED 拼接而成的 CLEDIS 显示器,似乎也宣告我们距离这次世代显示器不远了? 接下来就简单的分享与说明 Micro LED 究竟是什么神兵利器,让大家趋之若鹜。


Micro LED 其实简单的说,你可以把他想象成市区常见的大型 LED 户外广告牌一样,户外那种大型显示器他就是由许多小小的红光、蓝光与绿光的灯泡所组成,那些小小灯泡就是 LED。 那些灯泡在屏幕是黑色时就用不发光来显示,如果是白色的画面就三个颜色都点亮就会混成白光,所以可以用许多小小的 LED 组成一的大画面。 而 Micro LED 就好比用哆啦A梦的缩小灯把户外的 LED 广告牌缩小一样,让他可以放在电视或是行动装置上。




 


其实 LED 原本就在显示器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他取代了 CCFL (冷阴极灯管) 成为 LCD 显示器中最重要的背光来源,许多品牌为了区分他们使用的是 LED 背光电视,纷纷直接将他们所推出的电视称为 LED TV,其实这个命名非常不好,因为让许多人对于 LCD TV 与 真的 LED TV 产生混淆,真的 LED TV 应该是不具有液晶层与彩色滤光片,是由 一颗颗 LED 所组成的电视。 虽然这不是今天要聊的重点,但还是说明一下让更多人了解目前市面上所谓的 LED TV,其实是 LED LCD 电视。


 


那 Micro LED 要怎么制作呢? 以传统 LED 来说,会有磊晶、晶粒制作与封装三大流程,磊晶的过程主要是将 LED 材料与所需线路经过长晶、曝光显影、蚀刻的反复过程,达成发光结构,其发光原理可以参考LED 发光原理这篇文章。 但传统的 LED 都是单颗或是几颗经过切割后封装才出货,但 Micro LED 会比较接近 OLED ,直接把所需像素直接制作在基板上,让每个像素都可以透过基板上的半导体线路独立驱动。 当然上面所说是非常粗略的说明,有机会会单独在说明 Micro LED 的制程。


 


Micro LED 在显示器上的优点,其实与 OLED 的优点有点相近,一样是自体发光,所以对比高、反应速度快、也可制作成薄型显示器,但 LED 的效能、亮度、寿命都比 OLED 要好,因为有了这些比起 OLED 还要更强大的表现,所以各大制造商都积极的布局抢进。 但 Micro LED 难道就没有缺陷吗? Micro LED 因为其磊晶基板的影响,所以目前并没有如 OLED 一样具有制作柔性显示器的能力;而 LED 的色彩均匀度一直是最被为诟病的大问题,所以放在 Micro LED 上时,只要其中有几个 Pixel 颜色不均,就代表整片 Micro LED 显示器只能报废。 但如果有朝一日 Micro LED 真的可以达成如 OLED 的像素密度与色彩均匀度,良率又比 OLED 要好,这真的是相当强大的显示器。


 


目前台湾厂商除了鸿海积极抢进这市场外,原本就拥有 LED 专长子公司-隆达的友达,也老早就在布局,这优异的次世代显示技术,或许在韩厂的 OLED 夹击下,Micro LED 将会成为台湾面板厂的一条光明大道。 点子生活


                     



4.友达SID展出全球首款真圆形AMOLED智能手表面板;


面板大厂友达光电将于5月23日至25日参加美国洛杉矶2017 SID显示周(Display Week 2017),多款移动装置面板和显示技术将于会中亮相,展现智能生活未来样貌。

 

友达展出的重点包括全系列UHD 4K超高解析、超窄边框及低功耗LTPS笔记型电脑面板。AMOLED面板方面,友达推出全球首款1.2吋及1.4吋真圆形AMOLED智能手表面板,以及可运用于穿戴式装置及平板手机的5吋折叠式AMOLED触控面板。全系列具备超高解析、异型切割、曲面设计的车用液晶面板,以及15.6吋至35吋超高解析、超高刷新率、全平面无边框及曲面设计的电竞专用液晶面板也在展示之列。

 

友达已量产UHD 4K超高解析度LTPS笔记型电脑面板,2017年于SID展览再推出一系列具备超窄边框及节能省电的LTPS笔记型电脑面板,展现LTPS技术优势。友达指出,13.3吋及15.6吋UHD 4K LTPS面板,采用全新数据多工器设计(MUX),能有效减少面板底部边框宽度。其中,13.3吋UHD 4K超窄边框LTPS面板具有332 PPI超高画素密度,搭配1.5毫米(mm)边框设计,使得屏幕可视范围再扩大,面板厚度也仅2毫米,外观更加极致轻薄。

 

13.3吋UHD 4K超节能LTPS面板所需耗电量(逻辑功耗)仅小于1瓦,相较一般60Hz面板耗电量可达到40%省电效果。一系列LTPS面板符合移动装置高屏占比、更轻薄省电的趋势,适合专业或2-in-1笔记型电脑应用。

 

此外,友达拥有完整的AMOLED智能手表面板产品线,并推出全球首款高达326 PPI画素密度的1.2吋及1.4吋真圆形AMOLED面板。透过改良的圆形面板技术,友达进一步将两款面板的驱动IC接合区(Salient Corner)分别缩减至2.2毫米和2.34毫米宽,让面板外型更贴近真实圆形,使手表品牌厂在设计时更添弹性。两款面板的耗电量均比市场现有产品减少30%,节电效能优异。

 

5吋折叠式触控AMOLED面板透过优化面板结构设计,折叠半径达4毫米的同时,仍保有HD级画质及高达95% BT.2020的色彩表现。此外,透过触控感应器和表面保护膜的整合,面板薄度仍仅有0.1毫米,提供穿戴式装置或平板手机更多的创新设计空间。

 

在车用面板方面,友达累积丰富的高阶车用面板研发制造经验,产品涵括仪表板、中控台、娱乐系统与后视镜等各式应用。全镜面设计的8.9吋后视镜面板拥有AHVA超视角高清晰技术、高亮度、快速反应时间以及窄边框异形切割设计,可提供驾驶者更全面的视野,大幅提升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仪表板应用方面,友达展出12.3吋Full HD异型切割LTPS面板,具备AHVA超视角高清晰技术、窄边框、低耗能等特色。针对次世代车用面板超高对比的需求,友达开发12.3吋Full HD AMOLED面板,具备超高对比度、极快速反应时间及高色彩饱和度等优越性能。此外,27吋Full HD全景式液晶面板采用两片面板结合设计,呈现时尚和环绕视野兼具的内装设计,符合汽车内装(Interior)的流线化趋势需求。

 

车用中控台先进显示技术方面,友达3.5吋可挠式塑胶基板液晶面板利用透明PI(Polyimide)软性基板和玻璃覆晶结合技术(COG;Chip on Glass),并打造可弯曲背光模组,使面板呈现高度可挠性。

 

友达整合超高刷新率、大尺寸、超高解析度、全平面无边框及曲面设计,建构电竞专用桌上型显示器及笔记型电脑应用面板产品线。电竞专用笔记型电脑方面,友达展出15.6吋和21吋两款搭配AHVA超视角高清晰技术的面板,其中全球首款21吋WFHD(2,560x1,080)超宽曲面液晶面板拥有120Hz高刷新率及4毫秒快速反应时间;而15.6吋WQHD(2,560x1,440)LTPS面板则具备188 PPI超高画素密度和120Hz超高刷新率,展现高画质与动态表现。

 

友达表示,SID显示周展览期间,董事长暨执行长彭双浪将于5月23日以“显示技术的战国时代”为题发表专题演说。 DIGITIMES



5.液晶屏或被取代OLED屏时代来临;


早已习惯了手机、电脑、电视等设备上液晶屏幕的消费者,也许尚未觉察到一个显示屏的新时代已经悄然拉开了帷幕,而众所瞩目的颠覆者,则是具有更薄、柔性可弯曲等诸多优势的新一代显示材料——OLED屏。


  近日,主营OLED显示材料的美国科技明星公司Universal  Display(股票代码OLED)公布了靓丽的一季度业绩情况,实现营收5560万美元、净利润104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7%和447%,其最大客户是全球OLED面板龙头Samsung   Dis-play,并且其拥有和申请中的OLED相关专利高达4200多项。超预期的季报点燃了资本市场对OLED产业的热情,公司股价次日大涨24%,最近一年股价已翻倍,总市值突破50亿美金。


  如同液晶屏代替厚重CRT显示技术一样,OLED的兴起一样将带来冲击,只不过这一次也许会温和一些。


  首当其冲的是液晶面板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占中小尺寸LCD  面板成本的20%~30%,在大尺寸LCD面板中可以占到50%。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80亿美元。由于传统液晶面板必须使用外部背光源,而OLED是自发光型技术,不需要背光模组,OLED大量替代液晶的话将对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模组中大量使用的反射膜、增亮膜、扩散膜等光学薄膜形成强烈冲击。


  其次受冲击的是液晶材料,传统液晶面板利用液晶分子作为控制光线是否通过的开关,由于发光原理的改变,OLED面板不再需要液晶材料。


  此外,OLED对另两个重要产品也构成利空。一个是偏光片,传统液晶面板需要两层偏光片来过滤光线,而OLED面板使用的偏光片略有不同,且用量上仅需要一层。另一个是玻璃基板,首先,符合OLED要求的玻璃基板技术难度大增,其次OLED中柔性基板的应用前景广阔,玻璃将不再是唯一的面板载体。因此,从数量上而言,偏光片和玻璃基板的使用量都会减少。


  最后,在核心的面板制造环节,OLED的普及也将对转型不顺的传统液晶面板厂商产生冲击。目前韩国三星、LG在OLED  面板领域已大幅领先,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国内面板企业正在纷纷追赶,例如京东方成都G6产线刚于近日点亮,同样规模的绵阳G6产线已经开工,华星光电、深天马、国显光电、和辉光电等面板厂商也在积极布局相应的OLED产线,不过按目前进度国内OLED面板产能放量至少要在2018年以后。


  从CRT 时代进入液晶时代时,国内企业曾被日韩企业甩开了大段距离,之后以京东方为代表的液晶面板产业一直扮演追赶者的角色,耗费巨额投入,液晶面板从四代线一直追赶到十代线。如今OLED时代韩国企业又处在了领先的位置,中国企业又开始了新的一轮追赶,不过这一次的差距似乎没有象上一次那么大。 新闻晨报



6.千亿柔性电路板产业迎来爆发 本土厂商全球市占率仍待提升



伴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简称FPC)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土FPC产业也逐渐进入爆发期。专家指出,目前全球FPC产业年产值约1000亿元人民币,国内企业市场占比仅约10%,未来仍需不断增强技术实力,拓展高端市场,并积极“走出去”进军国际市常


  智能终端普及带动FPC产业爆发


  线路板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刚性电路板,一类是柔性电路板,刚性电路板主要用在冰箱之类的家用电器上,柔性电路板则凭借重量轻、厚度雹弯折性好等特点,成为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元器件。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大国,柔性电路板在国内具有巨大需求,国产柔性电路板企业正迎来快速发展。记者近日从国内柔性电路板龙头企业上达电子获悉,上达电子2004年开始进入FPC领域,目前已成为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等国产面板厂商的主要供应商,同时也是华为、OPPO、VIVO等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的供应商。2016年上达电子营收约8亿元,预计今年将增至10亿元。


  上达电子董事长李晓华告诉记者,目前柔性电路板的需求每天都在增长,上达电子近年来正是得益于京东方、天马等国产面板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公司业绩显著增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表示,柔性电子技术将带动万亿规模市场,是我国争取电子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可成为国家支柱产业。


  广发证券研报也认为,因为迎合了电子产品轻悲、灵活化的趋势,FPC成为电子设备中的主要连接配件,而随着全球FPC产能加速东移,本土厂商将大有可为。


  中国企业全球市场占比仅10%


  近年来,柔性电路板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的一大热点。去年3月,上达电子在“新三板”挂牌,同年9月进入战略创新层;厦门弘信电子在创业板上市近日获证监会批准;江西合力泰近期公告称,拟收购蓝沛科技,以获得国际领先的FPC材料技术……


  国内FPC产能正快速扩张,不过有专家指出,目前FPC产品部分核心原材料,如挠性覆铜板、导电胶膜、屏蔽膜等仍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国内FPC内资厂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较弱,销售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整体市场占有率偏低。


  据李晓华介绍,欧美和日本企业比国内厂商早10年到20年进入FPC行业,目前他们的规模要比国内厂商大很多。现在,全球每年柔性电路板市场需求为100多亿美元,将近1000亿人民币,而国内企业全球市场占比加起来仅约10%。


  “最近5年中国企业的柔性电路板技术已提高很多,但跟国际相比,我觉得还差2年。”上达电子首席执行官杨桂彪表示,因为中国企业的产品主要以双面板为主,而国外企业的产品大多是多层板和一些比较薄的电路板。另外,目前软硬结合板的需求正迅速上涨,但中国厂商还没有一家企业能把软硬结合板产品做到和美国、日本企业一样好。


  国内企业加速提升技术水平


  虽然国内FPC企业与国外厂商存在明显差距,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近年来华为、OPPO、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的突飞猛进,国内FPC厂商通过自身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改造以及产能升级,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与外资企业的差距在不断缩校


  目前,市场对FPC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层数越来越多、线宽和线距越来越窄、孔径越来越孝柔韧性越来越高等。据李晓华介绍,上达电子已开始自主研发高端化FPC产品,在产品方面已有新的突破。衡量FPC产品技术含量的关键因素是看线宽线距,上达电子目前的极限能做到25微米,而且保证线路的良品率。此外,对多层、盲埋孔、二阶盲孔等高端FPC产品,也已经做好了生产准备。


  弘信电子董事长李强近日也在路演中表示,未来三年,弘信电子将继续致力于高精密度、高难度FPC的研究和制造,将“弘信电子”打造成FPC行业的世界知名品牌。


  除满足国内市场外,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国内FPC企业的另一突围方向。李晓华向记者表示,上达电子前十来年的发展主要依赖国内客户,下一步,企业未来的销售增长、发展动力将主要依靠国外市常国外市场的订单技术要求比较高,从价格上来讲国外订单的附加值也比较高,收入会比国内订单高一些。


  而在杨桂彪看来,国内FPC厂商要进军海外市场,首先得有人才,其次要有生产设备,最后是管理。“中国企业在技术上比国际企业差2年,如果有一些企业愿意投资,加上团队管理好的话,预计需要15个月到18个月的时间,我们可以接近国际水平。” 中国经济网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天天IC”个人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