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获取服务清单)
转型潮涌千帆竞,创新风劲百业兴。
山
西省运城市垣曲县
严格落实市委“一城两区三门户”战略部署,深度挖掘资源优势,紧抓
产业转型、新质生产力培育与改革开放深化三大核心主线,精心谋划实施“三步协同”战略,成功拓宽了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全方位勾勒出县域经济转型跨越的新蓝图。截至12月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攀升至99.6亿元,同比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强劲攀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步提升,推动县域经济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华丽蜕变。
传统与新兴并驾齐驱,
力促产业转型
在产业转型的征程中,垣曲县精准把握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发展脉搏,实现两者相辅相成、协同共进,推动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传统产业“焕新颜”。
凭借扎实的传统产业根基,在转型浪潮中积极探索,聚焦打造全国闻名的铜镁精深加工基地,坚持用新技术、新工艺为传统产业赋能,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
在铜业生产方面
,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大力引进智能化采矿设备,实现了井下采掘、运输、通风等环节的自动化远程控制,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将矿石回采率提高了30%,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让传统铜矿产业在新时代迸发出新活力。
在镁业生产方面,
五龙镁业公司实施了110万t/a焦化配套干熄焦技改项目,有效规避湿法熄焦所致大气污染与废水问题,减少污染物排放,充分挖掘红焦余热资源,实现节水与能源回收,极大提升焦炭质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为垣曲传统产业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新兴产业“挑大梁”。
紧跟时代步伐,
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精准发力,
不断探索创新技术与应用模式,提升产业附加值与竞争力,全力推动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依托北方铜业尾矿资源,实施的华兆住工建筑材料、翌佳铜弃渣利用、铭城轻质建材等项目陆续投产,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百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同时,
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依托丰富的风光水资源,投资10亿余元的晋能光伏、国电投多能互补等项目实现并网,投资近170亿元的抽水蓄能一期、二期项目加快实施,投资10亿元的农夫山泉水厂、南京天朗防卫公司雷达基地项目正在深入对接洽谈,50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
创新与人才双轮驱动,
激活新生动力
在新质生产力培育进程中,垣曲县巧妙地将创新之力与人才资源相互交融、协同共振,让创新与人才的“双引擎”奏响了新质生产力引领转型发展的最强音。
创新平台“筑巢引凤”。
以创新思维为引领,多维度构建投资生态体系,让垣曲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整合区域资源优势,打造了双创孵化基地等特色产业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从项目审批到落地、运营全程跟进,为企业营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积极举办各类招商推介会与产业对接会,搭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与本地发展规划,展示垣曲投资潜力。建立投资优惠政策平台,集中发布税收减免、土地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信息,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同时,构建线上投资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方便企业远程了解垣曲投资动态,高效处理投资事宜,从而吸引众多企业纷纷入驻,推动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人才引育“激活春水”。
始终坚持“引凤来栖”与“育木成林”并重的理念,系统谋划、协同推进人才引育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一方面,依托省校合作平台育才,
与全国各大名校建立优质生源基地,制定了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给予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子女入学等优惠待遇,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00余人,打通了企业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另一方面,依托垣曲县职业中学和“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分类分批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创业培训等,
着力建立覆盖全面、资源共享、梯次推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培训1700余人,有效提升了各类职业技能人才专业化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企业输送了大量技能人才。
改革与开放同轴共转,
拓展全新格局
垣曲县秉持改革与开放同行理念,对内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外加强合作交流,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深化体制改革“打破枷锁”。
以刀刃向内的决心与勇气,扎实推进了“放管服”等系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部门壁垒,促进信息互联互通与共享共用。精简审批流程,全面梳理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不必要的证明材料与繁琐环节,推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将企业办事时间缩短到小时或天,让项目落地更为高效便捷。创新监管模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立智能监管平台,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精准动态监测,既保障市场秩序,又给予企业足够的发展自主性。推进机构职能整合,组建专员服务团队,为客商企业贴身打造“一对一”管家式服务模式,精细记录联企服务台账,对企业诉求快速响应、精准处理,从生产环节的技术梗阻到生活配套的琐碎难题,事无巨细、一包到底,塑造了亲商、安商的优质营商生态,实现了从项目规划到实施的无缝对接与协同推进,极大提升了行政服务效能与资源配置效率。
拓展开放合作“借船出海”。
积极寻求多元化合作路径,深度融入全国经济浪潮。
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个主责单位、一个专班队伍”的原则,组建铜镁精深加工、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食用菌全产业链、文旅康养度假四个招商专班,既盯紧重点企业“大项目”,促进产业加速集聚,又善用现有企业“朋友圈”,开展资源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链式拓展,同时兼收落地快的中小企业,2024年重点项目高达92个、333亿元,营造了“大企领航、小企成林”的良好产业生态。同时,精心遴选本地特色企业,组织参与广交会、进博会等国内外大型展会,充分展示垣曲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
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对接合作,
垣曲县帝舜文化产业园、年处理10万吨含砷冶金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尾矿循环利用园区等一批优质项目顺利签约,谱写了区域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也为垣曲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垣曲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一城两区三门户”战略部署,以创新为引擎,以人才作基石,以改革开放为利刃,乘风扬帆、奔竞踏浪,在县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上闯新路、展新姿,奋力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山城、幸福垣曲”壮美画卷,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书写垣曲新华章、彰显垣曲新担当。
▌来源:运城日报
1.欢迎转载[方达咨询]原创文章。在任何平台转载、摘录、引用等需经授权并注明来源,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众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等,我们保留依法追溯违规侵权的权利;
2.本号转载的文章来源于公开渠道或经授权许可,仅为分享观点、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方达咨询]观点。文中使用的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重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