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价投谷子地
坚守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良知和底线。独立思考,坚持长期投资中国最优秀的金融企业。本公众号致力于传播价值投资的思想,长期专注于中国股票市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价投谷子地

美颜滤镜下线——上海银行2020年3季报点评

价投谷子地  · 公众号  ·  · 2020-10-24 22:00

正文

上海银行的3季报本来没打算点评,可巧它的3季报时间正好在平银和兴业之间的真空期,又有粉丝很真诚的花钱提问让我点评上海银行。于是,就有了这篇简化版的点评。

拿到上海银行的三季报,我的第一个想法是他家的股东数有没有大幅下降呢?毕竟平安银行的股东总数下降了近8万人,这到底是行业趋势还是少数银行的现象?不过很遗憾,上海银行3季报的股东总数12.85万人,比中报的12.96万人只减少了0.11万人。这说明,这里不是大资金的活动方向。

营收全面溃败

在中报点评的时候就说了上海银行非常平庸,净利息收入不过是资产重新摆布后造成的左兜装右兜的把戏而已。果然,3季报延续了中报糟糕的表现,总营收的同比,单季营收同比和环比都出现了下滑。

根据2020年3季报,上海银行总营收375.36亿,同比下降0.91%,其中第三季121.24亿同比下降4.76%。净利息收入260.95亿,同比增长18.5%,第三季环比增长2.45%。但是,上海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将更多的资产从交易性金融资产转向信贷资产。如果将其它非息收入和利息收入合并考察3季报两项收入之和同比降低2.15%。对应的资产增速在10%左右,这反映出上海银行的资产获利能力受损严重。手续费收入53.21亿,同比增长7.32%,第三季环比下降7.01%。

在营收端挣不到钱,那就只好在支出端勒紧裤腰带了。3季报营运支出70.55亿,同比下降4.73%。规模增长,营运开支压缩,要么压低科技投入,要么压低员工费用,上海银行员工的日子估计不好过。更多的营收数据请参考表1:

表1

资产质量持续恶化

按照上海银行2020年3季报披露的数据,不良贷款130.13亿,比中报的122.13亿增加了8亿,不良率1.22%高于中报的1.19%。关注贷款190.52亿,关注率1.76比中报的关注贷款200.49亿,关注率1.95%,降低了9.97亿和0.16%。可以看到上海银行的不良贷款依然在双升,不过不良贷款的蓄水池关注贷款已经开始出现双降。

根据三季报披露,个人贷款余额3298.39亿,不良率1.15%,可以计算出个人贷款不良余额37.93亿,比中报的39.95亿降低了2.02亿。通过个人贷款的数据可以推算出对公不良约为92亿,比中报的81.95亿增长了大约10亿。这个数据和我在上海银行中报点评的时候推断的“零售的不良在3季度可能会稳定,而对公的不良会出现的晚一些在3-4季度见顶”,完全贴合。

三季报信用减值损失计提60.17亿,根据以往贷款减值的占比可以推算出三季报单季贷款减值计提为58.42亿。贷款减值准备余额426.93亿,比中报的403.76亿增加了23.17亿。收回往年核销按照上半年4亿推算,3季度约为2亿。所以,第三季核销贷款约为58.42-23.17+2=37.25亿,上半年核销62.2亿。第三季度,新生成不良的下限为45.25亿。上半年用同样的算法计算出的新生成不良的下限是71.8亿。可以看到无论是核销还是新生成不良,上海银行的第三季度相比上半年还在不断恶化。3季报印证了我在上海银行中报分析给出的判断:“很显然上海银行的盈利能力不足以应付下半年的新生成不良。全年负增长的概率极大。”

从上海银行的3季报看,全资产收益率下降显著。 中报粉饰报表带来的虚假繁荣,在关 闭了美 颜滤镜后被3季报的不良数据打的粉碎。 截止到3季报,上海银行至少新生成了117亿不良贷 款,而信用减值损失的145.94亿仅仅是勉强覆盖率新生成的不良贷款,对于债券投资部分的风险还无暇顾及。 综合看,以上海银行为代表的一票对公业务为主的银行3季报依然困难。 目前报表-8%的业绩,属于一个比较合适的业绩,估计后续四大行的三季报很可能也是-8%左右。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