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个手就能看病?你也许觉得并不稀罕:中医嘛。然而并不完全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不仅学会了下围棋,也学到了一手“望闻问切”绝活。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彭绍亮日前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基于临床医疗大数据与超级计算能力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及常规检查手段采集患者各项指标,与后台大数据比对、计算后,快速做出诊断。
“医生能记住的病例终归有限,而智能诊疗系统的后台目前已有7800万电子病例,可以做出更精确的判断。”彭绍亮说,该系统通过计算后,能为医生列举出多个诊断结果,比如肺结核的概率、肺癌的概率等,再由医生判断确认。他表示,以肺结核为例,资深主任医师的诊疗准确率通常约为70%,而该系统能达到90%以上,已经超过人类教授的水平。同时该系统也能缩短看病的时间,提高医院接待病人的数量。
从“菜鸟”到“结核病教授”,人工智能用的时间可比人类短得多。彭绍亮说,诊断肺结核这种疾病,前期所需计算量非常大,借助天河超级计算机花费了两周时间,此后也在不断丰富数据、自我完善。他表示,目前该系统已掌握了30种疾病的诊疗,并走通了一条“学习之路”。下一步将对算法进行深度大规模并行加速,让系统经过1到3天的“训练”,就能学会一种新的疾病。“我们希望能在一年内掌握300种常见疾病。”他说,“人类总共有大约3000种疾病,把它们全部掌握,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除了看病,挂号难的问题也一直饱受诟病。抛开凌晨排长队、与号贩子斗智斗勇不说,许多患者自己也搞不清该挂什么科,如果费尽周折却挂错了号,一切又得重来,这种打击可能堪比病痛。
2016年年底,智能诊疗系统的挂号平台出现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让医生与患者眼前一亮。“过去挂号准确率只有6、7成,而该系统能达到99%,还能避免黄牛。”彭绍亮介绍,该系统会快速采集患者的面相、舌苔、体温、心率等,然后根据数据库里的大型分支决策树向患者提5至10个问题。比如患者体温偏高,便问他嗓子疼不疼、是否咳痰,根据答案进入下一分支,通过最短路径算法,用尽量少的问题定位患者的疾病种类。
如果说发病就诊已属“亡羊补牢”,智能健康系统则能帮助人们定期体检,在发病前“防微杜渐”。彭绍亮说,该系统可以简便地为人们进行常规检测,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将检测数据与后台的上百万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被检测人的哪些机能衰退得更快,哪些需要治疗,哪些需要调养,帮助人们提前了解健康风险。“比如系统查出最近一两个月你的心率处于非正常状态,就会给你提醒。要是没有这种检查,你又恰好去跑马拉松,就有可能发生危险。”他说。如果检测出需要治疗,一套智能导旅系统还能为患者提出一系列建议,例如这个病是否严重,是该去专科医院治疗,还是在社区医院就能看等,并中长期追踪患者的健康状态。
让人工智能进入医疗领域,核心是算力、算法、大数据。彭绍亮认为,天河计算机的超级运算能力、由此可实现的复杂算法,以及丰富的临床大数据,使得这三大要素已经具备。以此为基础,硬件设备能以各种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可以做成机器人医生放在医院,做成立式设备放在社区、机场、火车站,也可以装进电脑、手机,随时就能使用。
“目前我国医疗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医疗资源不足、不均衡。人工智能手段将解决这个问题。”彭绍亮表示。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人工智能医生诊断准确率竟超过教授)
《中国数字医学》微店,点击以下阅读原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