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四川日报
权威 速度 温度 态度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四川日报

为何今天要聚焦文化的活力?

四川日报  · 公众号  · 四川  · 2025-01-07 11:00

正文


文化有声,是悠远历史的回响,也是滔滔生活的共振。

1月3日至4日举行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明确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准确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让文化事业活力满满、拔节生长。

为何我们要聚焦文化的活力?因为千年古韵,正在焕发“新声”。力与力的壮丽激荡中,我们听见了新时代四川的现实强音与历史回音。

对于当下的四川而言,文化“活”起来靠什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每一种“力”的背后,都是对斗志的激发,对梦想的激励。

如何让理论学习走进田间地头?100场“理响巴蜀”进基层巡回宣讲活动、9.5万余场对象化互动化分众化宣讲活动,让理论学习走到家门口、走到指尖,随时随地都是学习最佳场景。

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让人们更好吸收?“高质量发展100问”“强国会客厅·青年说”等融媒体产品,着眼于年轻态、接地气的理论传播,引发全网学习热潮。

如何在实践与运用中加深理论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四川的生动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立项,四川省第三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第三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论坛等先后举办,众声和鸣中,强音铿锵。

什么样的故事最能代表当下的四川?精心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给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学生回信等宣传,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宣传,将巴蜀儿女感恩奋进的故事生动描摹;开展“万千气象看四川”“守初心、强‘四力’、助发展”等主题采访,让四川的活力与魅力跨越山海、传向远方。

怎样让主流声音更加响亮?去年年底,全省市级媒体融合工作已全面完成,以天府融媒联合体为引领,贯通省、市、县三级的融媒体中心体系在全国率先建成,天府融媒引领塑造四川主流媒体新生态,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古与今是对照,也是传承。当我们探讨当下的文化自信、文化繁荣时,不忘来路应当是一种基本的态度。

如何让文化遗产“火”起来?点燃文明星河,让炽热烟火,错落山河之间。

2024年末,李子柒“紫漆归来”,再次带火四川非遗。从全省首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召开,到三星堆-金沙遗址申遗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太阳之光:蜀与印加文明互鉴展”海外吸睛等,四川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研究、利用等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巴蜀文化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日益耀眼。

如今回溯,为何让热搜榜上的四川爆款不断?

这“火”,扎根向下,取文明星火。启动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三星堆新发现玉石器作坊、人工土台、建筑基址等重要遗迹。“四川濛溪河遗址全面立体反映早期人类社会图景”上榜2024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等4家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

这一年,大河奔流而磅礴,文明厚重而隽永。统筹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石窟寺联合保护,书写着巴蜀华彩的赞歌。

这“火”,接续前行,让文脉成了字,入了书,照亮巴蜀文化的星光。创办《蜀道研究》等学术期刊,推出“三苏研究院丛书”等成果300余册。纪录片《寻古中国》获得第28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

这“火”,让历史与现代在青春炙热中交融。从传统美食制作到古老手工艺展示;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让更多青少年走向传统文化的广阔天地;刀郎从《山歌响起的地方》出发,燃起传统文化的熊熊热火,民乐力量婉转动人。在继承与发展的碰撞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繁荣的种子,要厚植于历史与现实的肥沃土壤,更要结出耀眼夺目的果实。

如何让文化传播“合”起来,照见更多人的心灵?

文化传播,既是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的融合,也是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文化产业的融合。

如何以“”为路径,走出文化新天地?

如何不断扩大朋友圈,走向远方?涉外栏目《灵感中国》《熊猫观察》《了不起的四川》传播量超70亿。联合人民日报社举办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承办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第八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等外宣活动,举办“熊猫走世界”“寻迹蜀道 风起三国”等文化交流活动,让人们在大事件中看见四川文化的活力。


如何以潮流“”创意,让市场持续火爆?2024年1到11月,全省旅游消费人次6.55亿、旅游消费总额6806.7亿元。这一年,桃坪村成为四川首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民俗和风情交融,吸引四方游客打卡。“跟着演唱会去旅游”“县域游”让地域和潮流交融,成为文化新时尚。电影《里斯本丸沉没》等11件作品获国内外重大奖项,《走向大西南》等电视剧在央视热播,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等系列活动在成都举办。图书《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电影《我本是高山》、歌曲《小花》等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如何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IP?首届原创歌曲大赛、第二届川剧汇演、全国优秀舞剧邀请展演等,擦亮了四川特色文艺品牌。天府书展跻身全国四大书展,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工程、投放“文化惠民数字大礼包”,让精神食粮越发丰富。

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

2024年,行进的四川,文化IP的塑造,基于文化的创新创造,也是历史与现代的合鸣、心灵与时代的对话、地域与世界的共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们既是时代的亲历者,也是记录者。

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正在持续进行中。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时”与“事”,灵活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四川文化新的活力也将在一池春水中,持续迸发。


本期话题

如何让文化遗产“火”起来?你喜欢什么样的方式讲述四川故事?论区聊一聊~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天府新视界↓↓↓

你的年度报告,已被“榜”架?
“泡汤了”,但很开心
“同题共答” 川渝兄弟请听题

【本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撰文/成博 边钰
编辑/郭书琼 责编/谢梦 审核/姜明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