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月的沉寂,今早被一支叫做“世界再大,打不过一盘番茄炒蛋”的朋友圈广告刷屏了!
目前,狂人还没有拿到相关的播放和转发量数据,单就广告片本身,说说几点看法吧:
1、节奏
在消费者注意力只有5秒的今天,不论是微信朋友圈广告还是其他广告都要抢开头,所以你会看到广告一开始,男主就处在各种焦虑中,面色凝重、来回踱步、手指打颤,当你看到这里,广告片的第一步已经走对了。这种开端,就比如《星球崛起2》和《战狼》的开场打斗,而《北京爱情故事》开头则是女主要跳楼的场景...
2、冲突
朋友圈广告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像一支微电影,而但凡是电影无不制造冲突。比如《摔跤吧爸爸》,一定会有女儿和爸爸的冲突,爸爸和新教练的冲突。所以你会看到朋友即将到来、菜还没做好的期待性冲突,和妈妈通话不畅的沟通冲突。这种冲突会把围观群众紧紧抓牢,时刻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3、反转
这是近几年广告圈的绝佳套路,比如方太各种神转折广告,有反转才有足够的震撼,以及那种恍然大悟最刻骨铭心。而片中男主突然想到妈妈和自己差了12个时区,整个故事达到最高潮。
4、共鸣
关于情节。
关于先放鸡蛋还是先放蕃茄,有462000人在百度上搜索过这个问题,还有不计其数不使用搜索工具的人,比如男主是向妈妈请教的。所以,这是一个共鸣感很强的问题。即便是女生,在第一次做这道菜的时候,应该也会有类似的困惑吧?
关于情感。
中国电影史上,最火的应该是1989年的《妈妈再爱我一次》,那个时候城市的票价是一两元,在农村是两三毛,却创造了1个亿的票房。电影院内外,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哭声......母爱,才是最有共鸣的话题。
关于游子。
片中的男主是在美国留学,而此时此刻看着朋友圈广告的你我,谁不是身处异地他乡、独自打拼呢?
5、扎心文案
永远不要忽视文案的力量。
尤其片末那句“你的世界,大于全世界”。一瞬间,就像听到父母在眼前叮嘱:孩子,不要管爸妈,去争取自己的人生吧! 没有哭出来,泪水却分明在眼睛里打转...
完整广告片
写在最后。
有人质疑,跟产品没有关联度的广告,即便刷屏也无用。
别人这么说可以理解,如果是广告人,就太讽刺了。你看看
可口可乐、耐克那些顶级品牌,
哪个不是告别产品卖点、转而宣传品牌信仰和价值观?
招行评论区一条有意思的留言
如果某一天需要办一张信用卡,作为一名消费者,你难道不选择有印象和有温度的那个品牌?
每天中午11点半,不见不散
▼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时候打伞
你说你喜欢太阳,但你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躲在阴凉的地方
你说你喜欢风,但是在刮风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害怕你说
你也喜欢广告
因为你连“廣告狂人”都没有关注...
快长按二维码
▲
关注我
啊
魂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