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源:
《爆裂鼓手》
为什么面对我认为愚蠢的人我更容易愤怒?
更容易感觉到愤怒,首先是觉得自己有
发火的权利
。面对「愚蠢」时易怒的心态,和我们的
人际关系模式
有很大联系。假设一个人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父母难以消化自身负能量,经常借孩子学校、家庭中的错误打压,嘲讽孩子:「我怎么生了一个那么笨的儿子 / 女儿」「那么笨,还不如死了算了」。 面对处于权威位置的父母,孩子缺乏反驳的力量,只能忍气吞声。
久而久之,这样的「一时气话」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模式:愚蠢就该被教训。
处于权威位置的人有权力向「蠢人」开炮,摧毁他们的自尊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当个小领导,自认为占有心理优势的时候,会因为下属的「愚蠢」而刻薄讽刺。而那些从小就得到父母尊重,包容的孩子,对待「愚蠢」的态度也会更友善。当我们自由探索的权利被善意对待,那我们也会对其他人的错误有更好的容忍度,不会在他人身上找存在感来
弥补从前的无助和屈辱
。
对愚蠢的愤怒,也来自自身更严苛的标准。对愚蠢缺乏包容度的人,往往有
完美主义倾向
,抱着「每个人都至少应该……」的
假设
。所以当领导看到小透明连一些表格或者文件都弄不好,很容易发作:「连这些活都做不好,不知道你们这些研究生书都读哪里去了。」对于这些领导来说,下属没能满足他们的预期,现实和理想严重不匹配,巨大的
心理落差
就很自然地化为失望,愤怒等负面情绪。
实际上,这样的愤怒是严苛的
超我
导致的。假设领导在还是小透明的时候,可能也弄糟过很多基本的任务,经常被师傅责骂,战战兢兢地积累经验。那当他们成为领导的时候,心里可能已经住着一个「严苛」的师傅,挑剔地打量自己和下属的工作。如果下属做得不好,心里的师傅可能会冷笑:「看看,当初你也是一个德性。」所以他人的愚蠢不仅仅和他人有关,也有可能让我们回忆起从前自己「愚蠢」的经历,在潜意识中产生强烈的焦虑感。这种可能没有被意识到的
自我攻击
,在意识层面,可能会转化成对其他人的强烈愤怒。愤怒,其实也是把自身的
无力感
投射到他人身上。
因为愚蠢而发火,也是寻找
优越感
,保持良好自我感觉的方式。就像之前提到,如果父母对待孩子的自由探索缺乏容忍度,把孩子的试误当作发作的把柄,那就很容易完全摧毁孩子的自恋,迫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不断从他人身上找存在感,以此来确定自身的价值。假如一个孩子生活在缺乏抱持性的环境里,妈妈经常嘲笑他:「你从小就迟钝,一岁了还不会爬,真是笨得可以」「这次考试才那么点分,我都替你丢脸」「要是这次还是这个烂分数,就不要找我签字了」。在父母的权威面前,脆弱的孩子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自尊被一点点打碎。
但每个人都有自恋的需要。为了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自我价值早早被摧毁的孩子只能向外求索,通过和他人的关系来进行
自我确认
。如果能够发现比自己更笨的小孩,并且有冲他们发火的权利,不就说明自己是更好的,更有力量,可以支配其他人的吗?如果我们对自身价值是充满确定的,那就不需要以他人作为「
坐标系
」,通过他人的笨来衬托自己的聪明,用对他人的攻击来确认自己的力量。当一个人有更独立的人格,更多的内在力量,他也会更少地因为外界的撩拨而焦虑和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