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西贝99元到手7件!直接薅!门店爆款美食,大 ... ·  2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这种死磕面料的童装,我好担心以后就买不到了 ·  3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那些劝你不要提前学的,打雷的时候离他们远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每个人都要知道的:人生十二法则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12-15 14:00

正文


讲实话,今天推荐的这本书与育儿没有极强的联系,但是它与做自己有关。


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一条最重要的法则: 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临床心理学家,大五人格研究专家,乔丹·彼得森提出了他的 十二条法则


(乔丹·彼得森 来源:网络)


法则一:

获胜的龙虾从不低头: 笔直站立,昂首挺胸。


精神上的笔挺站立,昂首挺胸,意味着睁大双眼看清生活的重任,谨慎对待你的体态,别再低头徘徊,说你所想,追你所求,这是你和他人同样拥有的权利。


挺胸迈步,直视前方,随后,包括你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都会认为你是有能力的, 了这份信心后,你会接纳并且努力优化自己的存在。


这一条法则, 旨在建立你的自我觉察,走出失败者模式。


法则二:

像照顾生病的宠物一样关系自己: 待己如助人。


彼得森说,为了最崇高的理想而牺牲并不等于心甘情愿、默不作声地接受他人持续的剥削和压榨,否则无异于是在支持暴政,允许自己变成奴隶。


一味地忍受欺凌是不道德的, 即使 那个欺凌你的人就是你自己。


如果我们想好好照顾自己,就必须先拥有自尊。 待己如助人,我们要恰如其分地热爱自己,这意味着你需要选择对自己真正“有好处”的事物,即使这些事物不一定是你想要或是“令你快乐”的。 如同给孩子糖果可以让他快乐,但这不代表你只需要给他吃糖就可以了额, “快乐”和“好”绝不是同义词 ,所以给糖果的同时,你还需要教会他刷牙。


(乔丹 ·彼得森 摄影: Rene Johnston 图片来源: Getty)


法则三:

放弃损友: 与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如果你身边都是支持你上进的人,那么他们就不会容忍你愤世嫉俗或者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他们会鼓励你善待自己和他人,并且会在适当的时候谨慎地鞭策你,坚定你认真做事的决心。 相反,不上进的人会给戒了烟的人递烟,给戒了酒的人倒酒,他们会因为嫉妒你的努力和成功而收回对你的支持和陪伴。


上进的勇气能让你发现当下的不足,又能为你揭示未来的希望。 所以,和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法则四:

战胜内心的批评家: 和昨天的自己比,别和今天的自己比。


你需要认清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愿意做什么,然后你会发现,解决自己特有问题的方案是需要量身定制的。


专注今日,并且追求至善,这样你的人生轨迹就会让你充满希望。


索取,然后就能获得; 敲门,然后门就会开。 怀着渴望之心索取,怀着迫切之情敲门,你就有机会改善你的人生。 这种改善有时是一点,有时是很多,有时是全部。



法则五:

管教你家的小怪物: 别让孩子做出令你讨厌他的事。


这个原则特别适合我们推荐给父母们。


现在有一个很常见的情况是,父母太渴望和孩子建立友谊,甚至到了愿意牺牲自己尊严的地步。 这是不对的,一个孩子会有很多朋友,但是只有一对父母,父母的角色远比朋友重要。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社会规则的仲裁者,他们只有先从父母那里学会恰当的行为方式,然后才能和其他人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互动。


管教孩子是一种责任,管教不是对不良行为的愤怒或者报复,而是仁慈和长远判断的谨慎结合。 为人父母,你可以选择管教你的孩子,也可以选择把责任转交给严酷、冷漠的社会,而后者的行为动机绝不能与你们对孩子的爱相提并论。


在书中,彼得森还提出了“管教无原则”,即:

1.限制规则数量

2.用最小必要力量

3.父母同时管教

4.了解自己的阴暗面

5.让孩子看清世界


他说, 儿童必须被塑造和教育,否则就无法茁壮成长


除了以上5个人生法则之外,彼得森还提出了剩余7个法则——


法则六:

当痛苦到想诅咒一切: 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间。


法则七:

苏格拉底的选择: 追求意义,拒绝苟且。


法则八:

不买醉鬼卖的东西: 说真话,或者至少别撒谎。


法则九:

别偷走来访者的问题: 假设你聆听的人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法则十:

不要无视地毯下的龙: 直面问题,言辞精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