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卓越父母成长课堂
汇集全球最好亲子教育资源,成就中华三代家庭文化传承。让父母成长,让孩子绽放,让千万家庭笑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育学园  ·  小米真的更有营养吗? ·  昨天  
丁香妈妈  ·  宝宝睡觉总哼唧、扭动,大人要干预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卓越父母成长课堂

为什么中国式亲情总是培养出白眼狼?根源竟然在这里

卓越父母成长课堂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11-14 07:22

正文


文|露晞

来源|清风女子(ID: luxidepingtai


前言: 生养孩子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说养育孩子就是为了参与一个新生命的成长,这就意味着付出与欣赏,意味着呵护与放手,意味着作为父母的我们,会一直在关注但绝不掌控孩子的人生,而且在适当的时候懂得 放手、 得体地退出。


做父母的,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爱孩子的方式不对或者用力过猛,不但不会让孩子更优秀,还有可能把孩子养的只知一味索取,正如这篇文说的:中国式亲情中令人悲哀的地方可能就是爱得太多!


01


前段时间看了《金牌调解》的一期节目,嘉宾是一对母女。


女儿三十六岁,离婚以后,带着孩子回到娘家生活,从此以后,她便带来了无休止的麻烦。


先是欠下巨额赌债,之后又轻信一个素不相识的“朋友”,跟他合伙做生意,没过多久,就陪的血本无归。


这件事儿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她明知对方行为不端,却隐瞒真相,让母亲向亲戚借了十四万元,给她做生意。


结果,她不但什么生意都没做成,还让娘家背上了巨额债务。债主经常上门讨债,不断威胁勒索,弄得家人惶惶不安。


可她收入不高又没什么存款,所以,两笔债务都是母亲替她扛着。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女儿仍然不务正业,不好好工作,把孩子扔给老人,整天跟一群狐朋狗友吃喝玩乐。


无奈之下,她母亲找到节目组,希望专家点醒她,挽救二人的母女关系。


她一边流泪一边说:“如果她继续胡作非为,我就和她断绝母女关系。”


在场的人都十分动容,以为那个女儿会愧疚自责,求母亲原谅,没想到,她的怨气竟比老人还大,说自己才是最委屈的,都是母亲的错。


其自私程度,古今少有,这个女儿的表现,让我想起了一个远房亲戚。


同样是不管家里的事,对老婆孩子不闻不问,只知道吃喝玩乐,交朋好友。


也同样被一个不靠谱的“朋友”骗过,弄得差点露宿街头。最后,还是他哥哥凑了十几万,帮他保住了房子。


我这位亲戚与节目中的女儿十分相似,都是责任感严重缺失,头脑简单,心智不成熟。


这一类人,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巨婴 ,普遍特点是生理年龄达到了成人标准,而心智成熟度却停留在婴儿水平,就是成年婴儿。



02


那么巨婴人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其实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一是家庭教育,二是社会环境


前文提到的那对母女,她母亲是一位十分刚强的女性。据说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儿,都是她说了算,女儿和丈夫向来只是服从性角色。


也就是说,所有事都是她母亲把持和掌控,包括之前提到的两笔债务,也是她母亲承担着。


无独有偶,我那位亲戚身边也有一个十分强势的人,就是他哥哥。


父母离世时,亲戚尚未成年,一直是他哥哥照顾他,管教他,家里的事也都是哥哥一人做主。


包括后来他娶什么样的老婆,做什么样的工作,甚至孩子读哪所学校,都要听哥哥的安排。


他总是不放心,认为弟弟处理不好家事,所以始终不放手,不让他独自面对。


多年来,哥哥费心费力,替他筹划,为他付出,可结果却十分令人心寒。


他越管,他越不争气。他越不争气,他越操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怪圈。


事实上,在一段关系中,那个经常被“照顾”的人,必然容易形成一种依赖思想。反正有人为他遮风挡雨,替他解决所有麻烦,那么成长对他来说其实没什么意义。


换句话说,是你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直被亲人屏蔽着,判断力和承受力都十分薄弱。


当他们独自面对生活的时候,与社会的接触是最直接的,于是各种能力上的缺失都会立刻突显出来。


在巨婴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的,身边都有一个性格强势且极爱他的亲人,整天管着他护着他,不让他拿主意。


于是 关注变成了掌控,爱变成了伤害


结果就是,上一辈人呕心沥血,熬到头发花白。最后培养出的却往往不是一个优秀的孝子,而是一个不成器的白眼狼。


缺乏界限感,丧失尊重意识,正是中国式亲情普遍存在的问题。



03


生活中,我见过两个将这种界线感把握的特别好的例子。


一个是我同事,他有一对十多岁的双胞胎女儿。


前两年,小姑娘说想领养一只宠物,我同事也就是孩子爸爸,建议先制订一份领养计划。


包括:去哪家领养,路线怎么走,手续怎么办,还有以后的工作分配,谁负责卫生,谁负责喂食饮水等等。


后来,孩子们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自己乘车去了一家领养机构,签字画押,收养了一只小狗。


几年来,都是她们自己在照顾宠物,从不麻烦父母,表现的十分有责任感。


同事说,他不希望孩子养成一时兴起,然后把烂摊子留给家长处理的习惯。


他希望通过这件事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她们明白,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实,他对孩子的教育,一直采取这种放养模式,只参与不掌控,尽量给予自主权,事实证明,他的确是对的。


这对姐妹花明显比同龄人更优秀,更自律。学习上从来不需要家长督促。因为她们很清楚,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家长。


同事常说,亲人间最好的爱其实是放手。


类似的话我婆婆也对我讲过,我和先生结婚时,她说:你们都是成年人,自己的事自己做主,我只祝福,绝不干涉。


后来,像我和先生买什么样的房子,换什么样的工作,钱花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生孩子这样的事,他们从来不插手。


虽然我经常询问老人的意思,但他们总是说,你是女主人,你自己定。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婆媳关系才算成功,我只知道当闺密们吐槽婆媳关系多难处多头疼时,我从来插不上嘴,因为我真的很无感,也没什么委屈可讲。


婆婆其实很爱我们,可正因为爱,她才选择了更高级更理性的方式,那就是成全和尊重。


这些年,我和先生唯一做的就是报以更深的亲情和尊重。在她老人家眼里,我们绝对是这世上最好的儿子儿媳。


所以, 孩子会不会成为白眼狼,关键还是在父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