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中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以响应国家红色教育号召并实践专业知识。其中,“戏梦漫游”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针对“红色戏剧教育融入中学路径探析”进行调研,通过线上与线下方式深入烟台一中进行戏剧教育现状的调研,并设计沉浸式戏剧体验方案以促进红色戏剧在中学教育中的融合与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聚焦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领域。
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学生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关键观点2: “戏梦漫游”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进行以红色戏剧教育为主题的调研。
该小分队深入烟台一中,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方式调研戏剧教育现状,并设计沉浸式戏剧体验方案,旨在促进红色戏剧在中学教育中的融合与发展。
关键观点3: 调研过程中深入挖掘烟台一中的红色教育及戏剧社团活动现状。
调研队成员不仅实地考察校史馆,还通过与校内师生深入交流,全面掌握了烟台一中的红色教育及戏剧社团活动现状。
关键观点4: 发现青少年对戏剧教育的深层价值认知不足及学校对戏剧教育的重视不足的问题。
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调研队发现许多青少年对戏剧教育的深层价值认知不足,同时部分学校对戏剧教育的重视不足,体现在课程规划、师资配置及教学资源分配上的短板。
关键观点5: 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了对戏剧与教育的认识,并增强了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次暑期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深切感受到戏剧与教育融合的强大力量,他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还对未来红色戏剧教育的发展充满信心。
正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在学校、学院的组织和指导下,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中。从城市到乡村,从调研到支教,同学们聚焦乡村振兴、社会服务、文化传播、艺术教育等领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出艺传学子的风采与力量。
青春勇担当,实践正启航。北师艺家人将陆续放送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风采!
为积极响应国家红色教育号召,服务社会并实践专业知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戏梦漫游”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于7月8日至21日,启动了以“红色戏剧教育融入中学路径探析”为主题的调研项目。该项目以烟台一中“海之魂”戏剧社团为实践平台,探索“沉浸式戏剧”这一创新教育模式,旨在激发学生对戏剧及红色文化的兴趣。
此次调研由艺术与传媒学院2022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盛一麟同学担任队长,队员们来自艺术与传媒学院、社会学院、历史学院及统计学院等学院,形成跨学科的合作团队。小分队分为线上与线下两个工作组,协同工作,深入调研烟台一中的戏剧教育现状,以期为“海之魂”戏剧社团量身打造沉浸式戏剧体验方案,从而促进红色戏剧在中学教育中的融合与发展。
为了寻觅理想的沉浸式戏剧舞台,“戏梦漫游”小分队将目光聚焦于烟台一中校史展览馆。该馆珍藏了自“九一八”事变后烟台一中建校以来的红色记忆,每一篇章都见证了学校的成长与辉煌。步入展馆,仿佛穿越时空,亲历战火中的建校历程,还能领略到包括两院院士王忠诚、张奠宙及“感动中国”人物龚全珍在内的杰出校友风采。这些鲜活的历史素材,不仅是对学子们的深刻教育,更是激励他们前行的宝贵财富。
调研队成员深入校史馆,亲历英雄事迹,感受红色氛围,为剧本创作搜集素材。同时,大家细致考察校史馆布局,初步构建并设计了沉浸式戏剧舞台,增强了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此外,小分队还与校内师生深入交流,全面掌握了烟台一中的红色教育及戏剧社团活动现状。
烟台一中“海之梦”戏剧社自2013年成立以来,致力于通过多元课程挖掘学生艺术潜力,融合传统与创新,培养创意剧本创作与想象力表演。社团强调戏剧本源于生活,追求真挚人文情怀与思想深度,展现新一代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世界。
为深入了解“海之梦”戏剧社团的活动状况,调研队成员对社团的老师和核心成员进行了线上深度访谈。
通过采访,调研队发现许多青少年对戏剧教育的深层价值认知不足,往往将其简单等同于表演和娱乐,未能意识到其在提升综合素养、激发创新思维及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上的关键作用。因此,他们普遍缺乏对戏剧教育的兴趣与热情。
从教育视角审视,部分学校对戏剧教育的重视不足,体现在课程规划、师资配置及教学资源分配上的短板。这些学校往往过分偏重于传统学科,忽视了戏剧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价值。此外,专业戏剧教育师资的匮乏,也进一步抑制了学生对戏剧活动的参与热情。烟台一中戏剧社的负责老师强调:“作为教育者,我们追求教育多元化,不仅限于书本知识,艺术教育同样关键。它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思想成长,这是单纯记忆性学习所无法替代的。”
除了精准深入的访谈,“戏梦漫游”小分队还实施了广泛的问卷调查。基于访谈收集的信息和对中学生戏剧教育的理解,调研队精心设计了面向中学生及其家长的专项问卷,旨在探究烟台市中学生对红色教育的态度、当前戏剧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他们与家长的戏剧教育意愿。
数据显示,多数家长虽喜爱戏剧,但不支持孩子参与,反映其对戏剧教育价值的认识不足,常将戏剧与学业对立。另外,学生主要通过学校和网络观看戏剧,体现出家长和学生均缺乏戏剧教育的亲身体验。因此,本项目期待通过沉浸式戏剧,让家长和学生亲身体验戏剧魅力,并巧妙融入生活常识与应试技能,直观展现戏剧的教育意义与内涵。
艺术与传媒学院 盛一麟
很高兴能以调研队队长的身份再次回到母校,将专业所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传承红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和探索,能够让更多的学弟学妹们在沉浸式戏剧中感受红色精神的魅力,也为红色戏剧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薪火相传,步履不停,也期待看到更多人感受戏剧,爱上戏剧。
艺术与传媒学院 李芳菲
这次暑期实践活动让我深切感受到戏剧与教育融合的强大力量。红色戏剧不仅是艺术展现,更是历史传播、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塑造的利器。我们将沉浸式戏剧引入烟台高中课堂,为传统教育模式注入新意。即便我主要负责线上美术工作,但与团队的紧密合作让我共同面对挑战,不仅在协作能力上有所提升,专业技能也显著增强。此经历更深化了我对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创作者角色的认识,我们承载着传承红色文化、培育新时代青年的重任。展望未来,我对红色戏剧教育充满信心,相信技术革新与教育理念的演进将使其更加丰富多彩,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塑造青年一代的桥梁。
我将把这次经历中获得的感悟和经验,转化为未来工作的动力,为推动红色戏剧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学院 陈雨凡
本次暑假实践活动我主要负责访谈工作,通过线上平台与烟台一中戏剧社的师生深入交流。他们高度配合,积极满足我们的调研需求。访谈间,我深刻体会到烟台一中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校方为传承红色历史倾注心血,如编排校史剧、设立校史馆及强化德育教育等。年轻学子们不仅热情分享了参演校史剧的心得,还为我们的项目贡献了诸多创意。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们对戏剧的执着与投入深深触动了我。此次实践拓宽了我对戏剧的认知,让我深刻领略到其独特的魅力、广泛的影响力及强大的感染力。
历史学院 武越
重返母校调研,我以崭新视角审视了母校的教学生活与辉煌历程。通过实践,我们探索将教育融入戏剧,用戏剧表演传承红色文化,不仅创新了戏剧社的发展路径,也让烟台一中的红色底蕴滋养了无数学子的心灵。此次调研还践行了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意义非凡,收获颇丰。
艺术与传媒学院 庄志辉
暑期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红色戏剧教育对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实地走访与访谈中,我见证了戏剧教育在激发兴趣和传承红色文化上的独特作用。在指导老师的专业引领下,我学会了制定并优化实践方案。这段经历不仅增强了我的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更让我深刻理解教育创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未来,我将持续关注并支持红色戏剧教育,为传承红色基因贡献力量。
统计学院 许可
作为大学生回到家乡,再次踏入母校烟台一中,心中满是亲切与感动。我们围绕着红色戏剧教育的主题在烟台一中展开了实践调研,红色戏剧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亟待被发掘,而通过本次实践,我感受到了学生对于获得新型的红色教育的期待,意识到这种教育模式可能给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带来的深远影响。我看到了大家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尤其在看到学生们通过戏剧表演再现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时,我深感这种教育方式的独特魅力。期待红色戏剧教育能为烟台一中注入更多红色活力,坚信学子们的戏剧热情将让红色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
通过戏剧作品塑造青少年的价值观、提高艺术修养,为红色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戏梦漫游”暑期社会实践队的脚步不会停歇,期待未来能够为红色戏剧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更多青少年感受到红色故事的魅力,传承红色基因,感悟红色精神。
来源:“戏梦漫游”暑期社会实践队
文案:盛一麟
编辑:郑欣妍
责编:杨艺华
监制:李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