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新闻
网易新闻官方账号,汇聚有态度的原创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朝文社  ·  王石放弃千万退休金,但火还是烧到了万科 ·  18 小时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冯小红 邵世臻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新闻

她俩不拿奖,真的很难收场

网易新闻  · 公众号  · 历史 电视剧  · 2024-11-20 12:4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正在热播的年代剧《小巷人家》,该剧豆瓣开分8.2,收获了不少好评。剧情聚焦苏州小巷生活,展示了鲜活的女性群像。其中,两个女主宋莹和黄玲互帮互助,生动展示了80年代闺蜜的样子。文章还介绍了剧中其他女性角色,并探讨了母亲们争取权益的故事。最后,文章提到观众对“大女主”剧的审美疲劳,呼吁内娱回到生活化剧情中。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巷人家》是一部年代剧,聚焦苏州小巷生活,展现了鲜活的女性群像。

该剧正在热播,豆瓣开分8.2,收获不少好评。两个女主宋莹和黄玲生动展示了80年代闺蜜的样子,剧情中还介绍了其他女性角色,展现了复杂的人性。

关键观点2: 《小巷人家》中的角色以妈妈们为主,她们为了自己和家庭争取权益。

剧中的妈妈们不仅是牺牲奉献的角色,更是合理为自己争取的载体。在时代背景下,她们通过争取捍卫自己生活的权利和边界。

关键观点3: 观众对“大女主”剧的审美疲劳,呼吁内娱回到生活化剧情中。

观众认为太多“大女主”剧情节悬浮,缺乏真实性。观众希望看到更加真实、生活化的剧情,不再只是望梅止渴。


正文


内娱又出了一部高分年代剧。

正在热播的《小巷人家》豆瓣开分8.2,收获了不少好评。

剧情聚焦在时代脉络下的苏州小巷生活,有普通人家的鸡毛蒜皮但却不苦大仇深,虽然也有瑕疵,但整体看下来,温情而又舒服。

(图/豆瓣截图)

尤其剧中的两个女主宋莹(蒋欣 饰)和黄玲(闫妮 饰),一个外放热情,一个内敛持家。

两人互帮互助,彼此陪伴,合作带娃,生动展示了80年代古早款好闺蜜的样子。

有人说,“她俩就坐那儿唠嗑,我都能看下去”,跟她们一起哭一起笑。

(图/《小巷人家》)
国产年代剧里,各种拼事业的剧情主线下,难免主要将镜头对准男性,《大江大河》《山海情》等等莫不如是,亦或是《风吹半夏》这类大女主剧,主要聚焦个人。

这次,《小巷人家》从女性职工占多数的苏州国营棉纺厂讲起,塑造出鲜活生动的女性群像。

不只宋莹和黄玲,小巷生活中的其他女性角色,戏份或多或少都很出彩。

她们不完美,不圣母,有人慷慨大方,也有人迂腐、有人狡猾,每个人都真实又鲜活。

在那个物质并不充裕的年代,《小巷人家》呈现出的质感,是一种熙熙攘攘的好看。

1

当华妃和佟掌柜成了闺蜜

蒋欣饰演的宋莹在剧里,挑起“爽”这根大梁,堪称华妃转世(幸福圆满版)。

老公林武峰(李光洁 饰)是压缩机厂的工程师,高级知识分子,两人的儿子林栋哲虽然调皮,但聪明机灵,对妈妈也贴心。

故事的一开头,就把宋莹的泼辣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棉纺厂工作的宋莹每天三班倒,现在住的压缩机厂的房子又太远,双职工家庭,照顾孩子十分不便。

棉纺厂分房前夕,宋莹冲锋陷阵向科长诉苦,明确自己必须要分一套房,甚至直接把儿子塞到书记家里,让书记帮忙解决房子问题。

(图/《小巷人家》)
虽然同事们议论纷纷,但宋莹并不在乎,儿子硬生生放在书记家住了好些天。

一番折腾后,宋莹终于如愿,不过失去了评先进工作者的资格,也落下个“刺头”的坏名声。

(图/《小巷人家》)

另一边,棉纺厂资深女工黄玲也有分房的需求,丈夫庄超英(郭晓东 饰)是中学老师,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一家四口曾经挤在筒子楼里。

但与性格直爽的宋莹不一样,黄玲老实隐忍,大年三十还替处长儿媳顶班,她的房子算是“熬”来的。

(图/《小巷人家》)
就这样,性格迥异的两人,成了同院邻居。

黄玲搬家那天,丈夫去封闭式高考阅卷了不能回来,她自己骑三轮车,带着两个孩子和家具就来了。

已经住进来的宋莹见状,马上主动打招呼,迎前来帮忙。

(图/《小巷人家》)
刚住进来就有了状况,隔壁邻居欺负他们院地势低,砸墙想把污水流过去,宋莹直接呛声,避免了被恶邻欺负。

(图/《小巷人家》)
当时高考刚恢复,能考的适龄青年都想试试,庄超英作为邻里唯一的老师,常有人来踏门槛求辅导,庄超英都来者不拒。

高考生来得早走得晚,害得全家休息不好,家里的孩子也没处可去。

宋莹知道黄玲不好意思出面驳斥,也不顾会得罪人,直接不留情面“骂街”。

(图/《小巷人家》)
事后黄玲向宋莹道谢,说到“有些话你能说我不能说”,宋莹也甘愿当她玲姐的嘴替。

她知道黄玲常被婆家刁难,便在黄玲公婆来院里时,处处留心,想方设法替她解围。

(图/《小巷人家》)
感情念在心里的黄玲,自然也记得宋莹的好。

她把自己攒下的钱拿出来借给宋莹买电视,还说就当替她存着,不然要是公婆知道了这笔钱,难免讨要。

(图/《小巷人家》)
宋莹的儿子栋哲顽皮淘气,裤子常常磨破,黄玲看在眼里,主动为栋哲缝补。

(图/《小巷人家》)
人人心怀算计的年代,黄玲最美好的底色是善良。

一开始,黄玲就看准了宋莹,别人眼里她尖牙利齿,黄玲对孩子们说“你宋阿姨也不是坏人”。

两人还不相熟时,她就能问宋莹:“你把儿子一个人扔到张书记家里,回家是不是偷偷哭了?”宋莹害羞得笑了。

善良让黄玲能够共情同为母亲的宋莹,关键时候都能拎得清,宋莹也因此才放心护着黄玲,不必担心好心被当驴肝肺。

(图/《小巷人家》海报)
多年情谊,所以宋莹一家要离开小院搬去广州时,两人才会双双不舍落泪,临走还叮嘱“你只能跟我好”。

哪怕分开了,两人也一直在为对方着想,黄玲替宋莹守着两间房子不让别家打主意,宋莹连买金项链时都想着给姐妹带一条。

2

是女性,是人性

无疑,黄玲和宋莹,当妈也好,做人也好,维护自身利益,绝不损人利己。

她们之间的美好情谊,确实会有些乌托邦的色彩。

但剧里的精彩,还有各色人间百态。

隔壁院的邻居张阿妹,是棉纺厂老吴的再婚妻子。她带着一个女儿小敏嫁过来,而老吴则有一双儿女,珊珊和小军,两个家庭就这样重新组合在了一起。

婚礼当天,外面喜气洋洋,只有老吴的两个孩子安静待在房间,还是宋莹走进来,给小军奶糖,替姗姗编辫子。

(图/《小巷人家》)
结婚后,张阿妹事事紧着小敏,老吴的儿女难免被忽视。

“偏心”直接被摆在明面上。

物资供应不足,买肉要靠抢的时候,吹风排队的是姗姗,小敏则在屋里舒舒服服地躺着。

(图/《小巷人家》)
姗姗成绩优异,可张阿妹觉得尽早工作好,老吴就改了珊珊的高中志愿,让她去读中专。

而老吴手上的棉纺厂子弟的进厂名额,被留给了小敏。

(图/《小巷人家》)
张阿妹没事就要和宋莹黄玲比较,再背后蛐蛐两句,用老吴的话说,她心眼跟个头一样小。

但一旦涉及到小敏的事,又总像炸毛护崽的母狮子,随时准备为女儿冲锋陷阵。

棉纺厂的小巷里,不只她一个费心为孩子打算。

隔壁砸墙的王勇家,妹妹王芳当年远赴新疆,这才换得王勇留厂,有了工作和分房。

等到风声传来政策有变,王芳立即带着女儿周青回来,想争个落户上学的名额。

可王勇却毫不念及妹妹当年的牺牲,凶着脸将母女二人赶出家门。

(图/《小巷人家》)
王芳与哥嫂、父母大吵大闹,甚至一度争执到哥哥动了刀子,惊动了厂里,终于能有一个解决方案:

在王勇家和宋莹黄玲家之间划出两平米,加盖一个小单间。

女儿周青有了落脚之地,王芳也不再闹事,回了新疆。

(图/《小巷人家》)
王芳这种为大家庭牺牲个人利益的女儿,在当时不是孤例。

黄玲的小姑子庄桦林,同样如此。

庄桦林当时下乡去了贵州插队,就留下安了家。庄家在苏州的工作和房子,都给了小儿子庄赶美。

有了知青返乡政策之后,桦林带着儿子鹏飞回到苏州,可此时家里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庄家老人和庄赶美踢皮球,让鹏飞住到庄超英黄玲家。

可家里原本就只有两间房,搭了小阁楼才能住下四口人,根本没法再来一个孩子。

大儿子庄图南还正值高考关键期,向来不吭声的黄玲终于爆发一次,为了儿女坚决表态拒绝。

桦林于是去父母家住了几天,却只能睡在地上,起夜的弟媳还踩到儿子的手。

(图/《小巷人家》)
无奈之下,看清形势的桦林只好带着儿子回了贵州。

庄家的重男轻女有目共睹,对儿女是,对孙辈更是。

当黄玲的女儿庄筱婷被爷爷扇了巴掌时,桦林追上去,安慰道“在这个家,女孩子总是要吃点亏的”。

身为姑姑的关心是真,从小睡桌板的她能体谅筱婷的处境,却也怕这事被黄玲知道,鹏飞留下更没有指望。

(图/《小巷人家》)
复杂与多面,真情或假意,剧中所展现的不只是女性,更是人性。

可贵的是,这里没有给出孰优孰劣的单一引导,而是把解读的空间留给了观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