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深圳一周新增 120 ... ·  昨天  
赛柏蓝  ·  新中国成立75年,医疗成就巨大(附4图)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王继光: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之“长效、联合、足量”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6-05 21:53

正文

我国高血压管理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高血压管理进一步改善成为可能。《门诊》杂志在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上特别采访了高血压论坛坛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从血压管理相关科技发展谈起,探讨改善我国整体血压控制水平的可能措施,明确实现24小时血压控制的治疗策略。

医 师 专 访

INTERVIEW

《门诊》

在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您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提高我国整体高血压控制的水平?


王继光教授

我们要用好最新的信息技术,包括无线通讯、云平台、互联网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能够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将我们已有的诊治技术用好,借助并充分利用专业技术支持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比如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进入临床应用实际上已经有几十年,但是用得不是非常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如何分析监测数据、解读监测结果。现在我们借助云技术平台可以比较轻松地使用互联网和技术支持,促进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开展,包括在医疗机构、半医疗机构、非医疗机构如养老机构等开展。新兴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管理好高血压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能力,用好它们将最终能够解决高血压的管理问题。比如,如果能够普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我们管理高血压的能力会显著提高,可以发现白大衣高血压,也可以观察是否存在夜间高血压或清晨高血压等,很多患者能够因此得到更加准确的诊断,从而得到更加妥善的管理,不但管理好诊室血压,也可以管理好夜间高血压和清晨高血压,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些技术在未来比较短的时间里有可能显著地改变我们国家的高血压管理。



《门诊》

SPRINT研究已经成为血压领域一个老话题,但对SPRINT研究所采用的血压测量方法的质疑从未停止过,您如何看待该研究所采用的血压测量方法?


王继光教授

SPRINT研究的血压测量方法包含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即医师或护士不在场的情况下测量血压,他们认为这样测得的血压可以减少白大衣效应。我个人认为,这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减少白大衣效应,但更重要的意义可能不在于此,而是在于血压测量的规范化。如果有一个规范化的血压测量平台,就可以避免医生测量血压时的一些不规范行为。采用SPRINT研究的血压测量方法,必须要休息5分钟,然后开始测量,需要测三次,根据三次血压测量的均值来做临床判断。而我们通常在诊室中测量血压时,可能只测量一次,也可能并未休息5分钟,可能没有合适的测量环境,可能椅子没有靠背,坐着不合适,环境不够安静等。我们可以认真考虑推广与研究相似的血压测量方法,使高血压门诊血压测量规范化。这无疑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这同样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能力有直接关系,以往我们没有这样的血压测量条件,没有相应的血压计,也没有这样的血压管理条件。这种血压测量方法可以直接将测量结果整合到信息系统中,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这些血压测量结果做出临床判断,同时也可以将这些数据储存下来,进行比较长时间的对比观察。



《门诊》

在血压领域,不同时段血压的意义正被深入挖掘,24小时血压控制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您认为,就现有治疗策略而言,我们是否有可能实现24小时完美血压控制?强效降压药物在其中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王继光教授

我们首先要了解不同时段的血压,因为如果只进行诊室血压测量,对血压的了解并不全面,不了解清晨、晚上和夜间的血压是否升高或正常。在治疗和随访的过程中,需要了解24小时血压控制情况。在高血压管理中我们有一些总的原则,首先要使用长效的降压药物,尤其是分子长效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奥美沙坦或钙离子拮抗剂(CCB)氨氯地平。采用长效药物尤其是足量的长效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可以带来更为显著的降压疗效,作用时间也会更长一些,因此能够更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因此,我们将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总结为六个字,即“长效、联合、足量”。遵守这样的原则,及时单药或联合使用分子长效的ARB或CCB可使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达标水平,包括白天、夜间以及清晨等各个时段的血压。当然仍可能有一部分患者的血压因为高血压治疗太晚或者本身疾病较严重而难以控制,需要考虑联合其他降压药物,如多种利尿剂、α或β受体阻滞剂、中枢交感神经抑制药物等。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