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巧克力,很多人的印象或许还停留在小时候那些带着巧克力味的糖块上,但是
巧克力真实的口感其实从来就不是那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打开全新味蕾!
在说巧克力味道的“真面目”之前,必须先解释一下
Bean to Bar
的概念。
Bean to Bar是近几年被炒热的一个古老概念,直译为从
豆子到排块
(简称BTB),
是衡量巧克力身份的标准之一
,也是在巧克力产业升级前,最单纯不做作的一个制作手段。而
市面上
使用巧克力原料块进行勾兑或合成
的巧克力,除了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外,在热爱巧克力的人眼中,这些也完全违背巧克力存在的意义。
BTB的制作过程
因为,BTB巧克力讲究
从可可豆到成品的制造过程全程由制作者把关
,类似于精品咖啡或是庄园红酒,注重体现巧克力
真实的口感
以及产区可可豆特有的非添加风味如花香、烟草、木头、黄油...BTB巧克力会是一个完全颠覆你对巧克力认知的存在。
▐ 如何吃到BTB巧克力?
淋淋雨,吃货研究所专栏作者,一个设计师,一个巧克力商人。他所在的
狐狸事务所就
是一个专注于巧克力以及Bean to Bar的组织。
在北欧,猎人们猎捕驯鹿时都会带着巧克力补充能量,而他们则像是
猎寻巧克力的猎人
。
在种植园探寻巧克力源头的“巧克力猎人”
在事务所成立之前,他们花了四年的时间从弱小的代购变成贸易商。中间发生过倾家荡产的货损,碰到过有种族歧视的店主,还要经常通宵做设计去弥补资金断链。
但他说坚持下来的理由其实十分幼稚,喜欢只是一部分,更大的触动是每次通过“世界巧克力奖”和“巧克力学院奖”每年的颁奖名单列选品表的时候,总是希望着能看到
国产入选
。一年、两年、三年...连
越南产的BTB巧克力都有了(虽然也是法国人做的),但是始终没有看到中国的身影。
“既然好巧克力中国没人会做,那就我们来呗”
▐ 巧克力猎人的狩猎行动
这句话说起来虽然容易,但做一块好的BTB巧克力所需要的知识、设备、技术...对于亚洲,就像是辣条对于欧洲那样
有着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虽然近几年BTB的概念已经在日本兴起,但老板也几乎都是洋人,他们做的BTB巧克力有些甚至难以下咽,感觉就是用来忽悠11区岛民的。
而构成BTB技术壁垒的科学或是玄学体系,在
可可的种植
时就开始体现了。从
通过发酵中可可豆的剖面判断风味:
可可豆的内部结构
到通过控制可可豆的研磨时间、力度,烘培温度来
调节成品BTB巧克力味道...
正在研磨的可可豆
等等等,所以说BTB这一类似于种族天赋技能想要学好,是
需要制作者们言传身教
的,而他们唯一获取信息的途径就是成为制作者们重要的客户,“委婉的砸钱,他们才会慷慨的教你”。A教种植,B教烘培,C教发酵...
就这样,狐狸事务所
利用着“帮你卖货”和“帮你做设计”的便利,认识许多“国际友人”一样的导师,并在循序渐进的学习着。
但至少在他们能做出好巧克力之前,我们想要先
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真的、好的巧克力。
所以,
我们一起带来了这款堪称业界良心收割机——
吃货研究所
虚度世界实验室
独家惊奇礼盒。
虚度世界实验室定制礼盒
今年11月刚刚发布,据说是
地球上首款
不含动物奶源的
纯椰奶BTB巧克力
,
目前在亚洲仅存250片左右(并且还以
每天被所长消灭一片的速度继续消失。)
所以这也意味着这次的惊奇礼盒只有
250
盒!再吃就要等明年啦!
(而且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所长的暗示已经很多了。)
2016“巧克力学院奖”BTB黑巧铜奖得主
,有着自然形成香辛料风味。
巧克力学院官网获奖名单截图
而这家Marou就是上面说的,来自越南的,
亚洲第一家BTB巧克力制造商
。两位来自法国的创始人,一位曾是医生一位曾是老师,他们
坚持巧克力的所有原材料均来自越南本土
,由于越南没有合适的奶源,为了牛奶巧克力的空白,他们用椰浆替代牛奶做出了椰奶巧克力。而Marou的BTB黑巧也
诠释了越南产地特有的风味。
这块来自法国Pralus的LE100%黑巧,曾获巧克力学院奖
“最佳单源黑巧”银奖
,低酸低苦很好接受,经此一役你也是吃过
99.99%可可含量黑巧
的人了。
巧克力学院官网获奖名单截图
除了这些荣誉满满的巧克力之外,我们还选择了非常有节日气氛,来自意大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