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的消息说了无数遍
想必是见怪不怪了
但这次摩根士丹利要裁1500人
理由传言是
“不想发年终奖”
这大家可就不淡定了
图/豆瓣
扫码回复
【数据分析】
,即可免费获取数据分析大礼包:
1、商业分析技能课
2、金融建模技能课
3、财务估值技能课
到年终了,大家忍辱负重、努力上班的意义是为了什么?是年终奖啊,然而天降噩耗,摩根士丹利一纸裁员令,约占总员工2%人数的年终奖就不翼而飞了。
据内部员工透露,此次受灾最惨的是技术部门
,该部门25%的员工被裁。除此之外,运营、销售、交易和研究部门也是惨兮兮被裁的对象。
官方声称此举是为了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因为
摩根士丹利
可以通过此次裁员节省1.5亿美元至2亿美元的资金。
然而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华尔街公司常常在年底前裁员,这样可以避免发放奖金而节省公司的成本。
只为声东击西?
全球经济不景气是事实,节约成本也可以理解。但是这摩根士丹利怎么跟其他金融公司一样,一面裁员又一面狂揽其他人才呢?
早在2016年,华泰证券出资8亿美元竞购了一家金融科技企业AssetMark,花这么多钱,华泰究竟图个啥?
在传统金融服务过程中,许多投资顾问有良好的投资技巧,但并不能很好地向投资者解释投资策略。
AssetMark做的事就是利用科技搭建起一系列先进平台,既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投资策略
,促进投资顾问和投资者有效的沟通交流;
还能提供性价比更高的金融服务
。
所以华泰选择收购AssetMark,就是预测到了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于是先出手借力科技,打造优势,创造共赢。
不止华泰,因为新兴金融科技企业可以通过科技提供更加廉价的金融服务,
整个华尔街传统投行都嗅到了市场份额可能被抢走的危机,于是纷纷开始加入科技转型的队伍。
行业变化引起人才需求变化。市场化招聘中金融科技人才被疯抢,除此之外,
金融科技企业还将眼光放到在校大学生身上,开启了储备人才的争夺战。
例如,360金融前不久宣布,未来5年将投入10亿元,培养、招聘全球顶尖AI人才。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大型险企启动的2020年校招中,对信息科技类人才的需求激增。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
“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部署;
“无科技不金融”成为行业共识,金融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
Fintech(金融科技)是finance+technology的简称
,指依托当前的互联网科技、大数据资源库等高科技的设备来服务于当前的金融行业的发展。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低利润率。
根据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分类标准,金融科技分为5大类:
-
支付结算清算
-
存贷款与资本筹集
-
投资管理
-
保险
-
市场基础设施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的金融科技主要包括:
电子支付、
互联网银行、
互联网保险、
互联网证券、
互联网消费金融、
互联网众筹、
数字化投顾、
征信。
金融领域中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包括:
主要是压力及情景测试、健康检查
、管理信息、交易报告、监管报告、反洗钱、反恐融资、风险数据仓库以及案例管理等。除此之外,金融外延的领域应用还更加广泛。
行业风向有变,就业方向也在变
金融学生就业难的消息每年都传,但也并非所有人都难就业。真实情况其实是传统金融学毕业生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新型优质金融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
就业难其实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凸显,
那些更好就业的新型优质金融人才指的就是能做金融科技的人才。
金融科技已经广泛并深入应用于财经类主要行业, 特别是应用于会计、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
-
在会计领域
, 财务机器人替代了传统会计依靠人工进行的各方面核算, 而在其他方面更多呈现对公司的辅助作用。
-
在审计领域
, 金融科技还不能承担主要的工作, 更不能替代审计人员办公与决策。
-
在银行领域
, 金融科技对客服工作具有一定的替代性, 智能投顾的出现将对低端理财投顾岗位产生极大影响。
-
在保险领域
, 承
保、理赔环节中一些简单、重复、偏向数据分析比对的工作将逐步被智能应用取代,在其他方面基本上起辅助作用。
-
在证券领域
, 同样对数据分析的工作具有极大的替代性, 而管理类工作影响不大。
总之, 金融科技已经还将引起更多行业运转和发展方式的改变。
由于Fintech是以金融为落脚点,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带来金融底层的全新改变,也催生了一些比较热门的岗位:
-
数据和金融分析方向
:瑞银集团创新主管维罗尼卡·兰格曾明确表示瑞银目前正在为人工智能领域招聘更多人才。包括数据科学家、架构师和商业分析师。
-
量化分析方向
:
目前高级金融人才奇缺,量化分析师更是存在巨大供需缺口,至少还有95%的空缺。
-
资产管理方向
:
随着投行前台的大幅裁员,资管领域同时扩招了13.2%。
着重发展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
-
风险管理方向
:
针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大数据必定带来风险控制的需求增长,金融业对风险管理的人才缺口是巨大的。
赶上这波热潮,需要如何准备?
金融科技人才是当前最受欢迎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有:
-
需要熟练掌握科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相关知识;
-
对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有较深认知;
-
对投资、
资本市场运作等领域有所了
解;
-
具备数据分析的硬实力;
-
具备
创新思维、组织协调、应变决策等软实力。
-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2) 多参加实践活动, 培养团队合作、清晰思考和语言文字表达、组织管理的能力;
(3) 自主补充硬性技能,擅长运用新技术解决工作难题,熟练使用工作设备。
-
积极做好进入应聘单位的准备
(1) 提前了解并学习现有的与工作有关的金融科技产品;
(2) 多参加金融科技相关实习或社会实践活动;
(3) 多积累相关专业知识, 并适当进行一些能力培训;
(4) 主动参加一些公司的专场招聘会, 提前了解更详细的工作信息。
-
扩大就业信息获取的渠道
财经类毕业生都应该时时刻刻关注最新就业信息, 扩大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这样才能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变化,抓住更多的就业机会。
金融科技的发展前景一片良好是事实,但目前在我国它还处于初级阶段。
金融科技人才的缺口也确实相当大,但满足市场要求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也寥寥可数。
这也是高端金融科技人才那么值钱的原因。
18年麦肯锡对Fintech实际薪酬做了调查,上海的初级岗位每月的基本薪水在¥15k-25k+commission。每升一级的涨薪也十分可观。
图/网络
当前国内对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还并不完善,金融理论知识、科技理论知识都在教授,但具体应用方向的实践教学还远远不足。
培养方案与就业市场的需求还是有脱节的。
就比如金融科技人才最重要的硬技能——
数据分析,学校可能并没那么重视,但在工作中却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
这就需要学生自行钻研学习,因为这个技能万万不能缺。
可学生自学又怕学不好,不敢保证自己学到的东西就是企业所要。那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