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有利于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
.公立医院核定工资总额后,总额之外的收入不能自由分配,90%要用于提取事业发展基金,5%用于提取做为职工福利,剩余5%用于提取做为职工奖励基金.这样一来,医院挣再多的钱都是财政的,院长和医务人员就没有了创收的冲动.医保基金压力和患者的负担自然就减轻了.
二是有利于政府部门简化淡化公立医院编制管理.
公立医院核定工资总额后,总额之外收入不能自由分配,在确保医院能够正常运转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情况下,院长会主动节约人力成本,控制编制管理.政府部门也就可以简化淡化对医院编制管理,实行备案制代替审批制,医院在总编制范围内可以自主招聘人员.一句话,医院不在愿意多养人或养懒人.
三是有利于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
公立医院核定工资总额后,因为总额之外部分不能自由分配,也就失去了逐利的冲动.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康复期的病人也就舍得下放和下转,这样一来,推行分级诊疗和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也就容易多了.
一是实行严格的医院工资总额制度.
通过制定并实施医院工资总额制度,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规定医务人员的收入既不与药品、耗材收入挂钩,也不与检查化验收入挂钩,从而遏制医务人员多开药、开贵药、大检查、大化验和开发病人的行为.
2013年工资总额计算方法:
工资总额=当年医务收入×工资比率×院长年度考核百分值得分×1.4+低于限额次均费用差额60%奖励基金
1.工资比率=上一年医院实际发放工资总额÷上一年医院医务收入,工资比率即医务收入权重.
2.调节系数1.4:是对工资总额进行的修正调节,即按70分及格线为基准线进行调整,100÷70≈1.4.如果院长考核分低于70分,说明该医院管理不到位,不能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工资总额当然要低于基准线;如果院长考核分高于70分,说明医院管理有效,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其工资总额按优质优价原则也要高于基准线.
3.医务收入:是指诊察费、护理费、床位费和手术治疗费,不包括检查、化验、卫生材料、药品收入.
2014年工资总额计算方法:
工资总额=保留基数工资+当年医务性收入×医院等级工资比率×院长年度考核分值×1.25+低于限额次均费用差额60%奖励基金
1.保留基数工资:新旧公式转换应补差额,同时兼顾不允许亏损原则、不低于前年度工资总额原则确定.
2.医务性收入:纯粹体现医护人员劳务量的医疗收入.
3.医院等级工资比率:以1为基数,根据不同等级医院的医务性收入权重比的差别适当调整.
4.调节系数1.25:院长考核总分100分,只有减项,没有加项,通过系数调整保证医院工资总额水平.改革初期,要求医院提供合格的医疗服务水平确定合格分为70分.随着改革的推进,要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保证医疗质量,即按80分为基本要求,则调节系数为100÷80=1.25.
二是医院工资总额实行院长负责制.
必须严格执行“两条红线、一条底线”的原则:
“两条红线”,即不得突破核定的工资总额,否则,按私分国有资产论处,结余可以滚存;
不得亏损兑现工资总额;
“一条底线”,即
当医院无法兑现医护人员档案工资时,不足部分由当地财政补足
,保证档案工资发放.因为公立医院的规划和设置是政府行为,目前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够科学合理.
二是认真做好目标年薪的基础测算.
以医务人员工资水平应达到当地岗位平均工资的2-3倍作为医生目标年薪的最高限额参照,不允许突破.
对有荣获国家和省市级学术、科研成果,或有突出贡献者,允许突破最高年薪,但突破部分从医院奖励基金中支付,不能从医院工资总额中支付.
三是医生目标年薪的确定.
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两个部分构成,
住院医师年薪最高限额为10万元(2012年当地岗平工资42299元)
,其他职级按每5万元递增,即住院医师10万元、主治医师15万元、副主任医师20万元、主任医师25万元四个等级,在每个等级中再分设4-6档.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待遇是必须的,但有条件(不依靠财政,不能吃”大锅饭”),要遵循价值规律和分配原则.按照医疗服务特性,设定最高目标年薪的限额,
有三个目的,一是防止医生过度“开发”病人;二是减少医患纠纷发生,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平衡社会各行业之间收入).
四是医务人员的薪酬来源.
全部来自医务收入(包括诊察费、护理费、床位费、手术治疗费)
,而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和财政投入均不包在内,
检查化验收入扣除成本,剩余的利润收入用于医院的运行开支.
收入的黄金结构是7:3分成.
即:药品耗材占比在30%以下;检查化验
在25%以下;床位护理在20%以上;手术治疗占比在30%以上.
五是调整工资分配结构.
医生、护理和行政后勤团队的分配分别占工资总额的50%、40%、10%,工资分配结构趋向合理.
2014年,全市22家公立医院医生团队的工资占比47%,护理团队是40.5%,后勤管理团队是12.5%(含两保一转人员).
一是确定院长目标年薪制对象.
包括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院长实行院长目标年薪制,公立专科医院是财政全额拨款,不参加年薪制.
二是设定院长目标年薪制的分类.
按医院等级,
三甲、三乙、二甲、二乙医院院长目标年薪分别为35万元、30万元、25万元、20万元.【后续有变化】
三是确定院长目标年薪的组成.
目标年薪=基本年薪(即档案工资)+年度绩效薪酬
四是明确院长薪酬的来源.
院长目标年薪薪酬由同级财政全额支付.
旨在转变院长管理导向,让院长真正代表政府对医院进行精细化管理,相当于政府购买服务.
五是确定院长目标年薪的发放方式.
每月由同级卫计委(局)预发基本年薪
,待年度考核后再总结算.
六是建立科学合理考核机制.
制定院长年薪制考核办法
,总共六大类四十项,采取定性与定量、年度与日常考核相结合方式,从医院服务评价、办医方向、平安建设、医院管理、医院发展等方面,按百分制对院长进行全面考核.
七是院长目标年薪的考核方式.
年终统一由市卫健委、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市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依据《三明市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考核办法》,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实地考评,
确定医院院长履职情况和综合考核结果,兑现年薪,考核不合格的仅发给基本年薪.
后续逐步出现书记年薪制、总会年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