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一部趣味人類史
作者:寇特.史坦恩
原文作者:Kurt Stenn
譯者:劉新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2019/09/02
你知道我們的頭髮藏了很多秘密嗎?
我們的祖先為何放棄了濃密的體毛?
眉毛為什麼是眉毛,而不是頭髮?
人真的會「一夜白頭」嗎?
出家人為什麼要剃度?
一萬根頭髮能吊起多少個成年人?
頭髮是死細胞,為何會分叉?
理髮師是外科醫生的祖師爺?
……
本書是一部關於毛髮的趣味人類文化史。
作者以頭髮為切入點,梳理古今中外歷史,透過一段段有趣的故事,從歷史、藝術、文化、社會、工業、科學等角度,以幽默風趣的筆觸勾勒出毛髮在人類歷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從頭髮起源的生物演變、令人困擾的毛髮疾病,以及毛髮在人類社交過程中表達的政治、社會意涵;從理髮的歷史到製造、使用假髮的種種幕後故事,再到以獲取毛髮(皮)為動機,驅動貪婪的商人開闢新航路,進而改變了世界歷史。
毛髮憑藉其獨特的屬性,影響著人類的進化、社會交往、歷史、工業、經濟、鑑證學和藝術。本書的話題非常廣泛,不僅描述了毛髮在傳遞社交資訊方面的作用,也包含了它對人類歷史、經濟發展、藝術表現、鑑證學、考古學、自然科學和工業的影響。
國際媒體一致推薦
庫爾特‧史坦恩,一位致力於頭髮研究超過30年的科學家,在這本充滿趣味的新書裡證明了,即使是最不起眼的細鬚也值得我們關注。他是一位思路清晰又充滿熱情的解惑者,為我們解釋了毛囊和毛幹、皮膚背後隱藏的基因和生長模式以及所有可能產生誤解的事。──《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一位毛囊科學家從生物學、生理學及歷史等角度對毛髮提出了一番富有啟發意義的見解。這是一部關於纖維的有趣歷史,充滿豐富的資訊和活力。──《科克斯書評》(Kirkus)
史坦恩從生物學、人類學、文化的角度探討頭髮錯綜複雜的故事,為一個看似無用的事物建立起一個全面性的概述。儘管在這個領域有許多更完整更學術化的精妙作品,但本書中那些豐富又引人入勝的頭髮的故事卻是對外行人的絕佳啟蒙。──《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這是一部充滿學術研究又引人入勝的作品,並且充滿了新奇的事實。──《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對那些喜歡瞭解科學的歷史或歷史中的科學的人來說是一部很棒的入門書。──《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寇特‧史坦恩(Kurt Stenn)
毛髮研究的世界權威,有三十多年研究經驗,擔任耶魯大學醫學院皮膚學與病理學教授二十多年,並於嬌生公司擔任皮膚生物學總監十年。近年來參與創立專門研究毛囊再生的生技新創公司,擔任首席科學長。經常受邀演講關於毛囊生物學的廣泛主題,發表於科學期刊的著作超過二百篇,並於賓州大學醫學院、卓克索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兼任教職。現居紐澤西普林斯頓。
目錄
前言 毛髮與人類歷史
第一部分 物理屬性
第
1
章 毛髮進化論
從海洋移居陸地的護身符
體溫調節器
原始人為何把濃密體毛進化沒了?
第
2
章 毛髮的生長模式
眉毛為什麼是眉毛,而不是頭髮?
神奇的生長因數
表皮與真皮的雙向對話
第
3
章 對話毛囊
毛髮生長的四個週期
毛囊被殺死後還會再生嗎?
第
4
章 頭髮的壞天氣
“一夜白頭”的科學解釋
禿頭是怎麼產生的
第二部分 終極溝通大師
第
5
章 頭髮會說話
選美冠軍是個禿子
所謂流行髮型,就是不停地輪回
文明與野蠻的界線
髮型的政治表達
剃度:與神明之間的特殊契約
第
6
章 理髮師小史
理髮師是外科醫生的祖師爺?
黑人理髮店背後的自由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