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雁林
▍一
要不是朋友圈刷爆了,我是不会去看这部片子的。
我没有像有的人那样,看着片子,哭晕在影院。但也很令我意外,吹着冷气,看了117分钟磕头,竟然没有睡着——大概就是觉得,电影里的那些人,有目标地活着,真好。
整部电影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他们风餐露宿,艰苦卓绝的磕头过程,而是在一开始,有人决定去拉萨朝拜,身边的人只说了句“这很好”,然后其他人不论什么原因加入到这次朝拜的队伍,得到的回答都是“这很好”——无论是还在上小学的孩子,还是快到预产期的孕妇。
“这很好”——平静的语气听上去就像回答“煎饼果子还可口吗”,你无论如何不敢相信,这样平静的语气之后,他们是要去面对2400多公里的磕长头之旅。这种平静和淡然,就好像天经地义,理所应当一般。再看看朋友圈一天走了2万步就雀跃的我们,《冈仁波齐》里的人简直就是神。
▲《冈仁波齐》电影剧照
▍二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是有目标的。
就在前几天,一个朋友,年方28,问我:有个我喜欢的机会,但那个行业前途很迷茫,该不该去呢?
我问她:你去一个迷茫的行业,目的是什么?
她说:就是想去看看。
然后我说:如果还在刚毕业那会儿,我会建议你去。因为年轻的时候就是体验,犯错和胡搞瞎搞的。但你28了,是时候考虑下什么值得去体验尝试,什么看看就好。
还有个刚毕业的女孩,有天拿着3份offer来问我,你说去哪好呢?
我都没看那些offer是什么,就说,去你喜欢的那个。
她说,可是我喜欢的那个,好像是钱最少,职位最低的那个。
我说,你工作的目的就是钱和职位吗?
她说:那倒不是。
于是我说:那就去做个你自己喜欢的人吧。
▍三
——做个自己喜欢的人。
这就好像是心里的那个“冈仁波齐”,只是我们在去的途中,总会迷失自己罢了。
同行里,有个是我钦佩的人。他可能是我见过人物采访最好的之一。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在公司的吸烟室抽烟,集团领导进来,拍了拍站在我身后的一个哥们儿,说:“你给李开复写的采访,是我看过的采访里最好的。应该印成范文给全集团的编辑看,如果所有编辑都能写出这样的采访,就好了。”
于是,我就开始关注这个人写的东西,有一句说一句,我并不是一个经常服气的人,但他写的东西,还是很让人服气——文字有劲儿。
但是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这么一个顶尖的人物编辑竟然爱上了做装备栏目。
也许是我小人之心,一个人物编辑要转行当装备编辑,原因只能是——放不下那些车马费,放不下那些奢华的出差,放不下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一些收入。
于是,中国就少了一个顶尖的人物编辑,多了一个平庸的装备编辑。
他是真的喜欢当一个平庸的装备编辑?可能这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就像我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他们会磕2400公里头去朝拜一样。
▍四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目标,而是没有坚持下去。
当初马云拿到投资做阿里巴巴,他的投资人同时还投资了多个电商创业公司。每年,投资商都会把各个公司的人组织起来谈谈创业的进展。
刚开始,大家都在谈如何做电商。过了几年,就有人在说,他已经在做社区了,有的人在说他开始做交友了;又过了几年,当初的那百十几个创业者再到台上说创业的时候,不是在做垂直门户,就是在做杀毒软件,或者财务软件……只有马云一个人上去时说:呃……我还在做电商。
很多人都劝他试着去干点别的,但他并没有,直到做成了今天的阿里巴巴。
《冈仁波齐》里,朝拜的人们在半路遇到有段路被水淹了,他们站在水边讨论了一下,最后说:要不磕过去吧?于是所有人就在20几厘米深的水里匍匐着磕了过去。然后拧干身上的水,换了身衣服,就继续走了。在他们眼中,朝圣的路上遇到任何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再正常不过,而他们需要做的,仅仅是“磕过去”。
▍五
“磕过去”看着是最简单的办法,却往往不是我们会选择的方法,我们太聪明,总会找到借口逃避。
电影里还有个细节。
他们装后勤装备的车被撞坏了,在车前看了看,说:离拉萨只剩100多公里,我们把车斗卸下来,拉着去。
于是他们就拉着一车装备往前走,等到了休息的地方,拉车的人就又回到上一个休息点,开始磕着头重新走一遍。
那时我是惊讶的,怎么走不是走?为什么一定要那样磕着头才算?
想来他们是知道头上三尺有神明吧,人在做,天在看。
有天一个人朋友问我,知不知道某某某在哪,他说这人已经失踪俩礼拜了。
俩人都是我朋友,而这个某某某是那个朋友的合伙人。但就在这个朋友问我的时候,那个某某某刚刚发了朋友圈动态,在重庆某夜总会和女孩喝酒。
我问朋友,你们俩怎么了?
朋友说,公司已经开不下去了,某某某在微信群说了一声‘咱们拆伙吧’,之后,就失去联络。
啊?他昨天还在朋友圈说你们融了3000多万啊?
他还发了朋友圈?……
……遇到这种别说神佛,连自己都骗的人,怎么指望他能“磕过去”?这世界成功的总是少数,并不是他们遇到的困苦磨难少,而是遇到时,他们没动小聪明,而是虔诚地“磕过去”了吧?
▍六
《冈仁波齐》不是一部能让你激动的电影,甚至碰上我这种人,连感动都很少,但它注定是会让你思考的电影。
现在电影圈常说要做“重工业电影”,但实际上做出来的都是“重农业电影”,他们既不知道目标是什么,也不愿意虔诚地坚守,最后总要落入欺神骗佛的俗套。倒是像导演张扬这样立志要做“手工业电影”的,就像他电影中那群心里总有座圣山的人,匍匐着,执拗地,向着目标进发,不死不休。
有这样的人,真好!
有目标的生活,真好!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