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萧山日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正念的力量(深度好文) ·  21 小时前  
冯唐  ·  人要敢干,心要敢狠! ·  3 天前  
掌上澄江  ·  你好澄江丨抚仙湖畔,春风抚芦苇 ·  2 天前  
掌上澄江  ·  你好澄江丨抚仙湖畔,春风抚芦苇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萧山日报

周末夜读 | 母亲的番薯地

萧山日报  · 公众号  · 美文  · 2025-02-21 20:30

正文

图片



母亲的番薯地

春红


母亲年轻时在纸箱厂工作,与农事不大沾边;没想到退休后,却恋上了土地,日日耕耘,欲罢不能。为了在大风天里抢救毛毛菜,脆弱的脊椎不堪重负,断裂了。母亲忽然意识到:自己老了。

住院的时候信誓旦旦,再不下地了;一出院,好了伤疤忘了疼,赶着趟儿耘地、播种。逮着我回老家,母亲就兴冲冲地拉着我去菜地摘菜,菜是长得真好,整齐,茂盛。我只能惊叹母亲真是个聪明人,在厂里做管理员是一把手,退休了种菜照样是好把式。

老家连日盼不来一场雨。母亲惦记种在村里大塘下的红薯,说红薯虽不娇气,耐旱,可也扛不住那么多天不下雨,她要去挑水浇红薯。妹妹赶紧拦住,宽慰母亲说:“枯就枯吧,又不是什么稀罕物,现在谁还馋这个?”母亲嘴上“哦哦”应着,表情却全然不是这么回事。我懂母亲的心思:这不是稀罕不稀罕或是馋不馋的事。母亲呀,一旦播了种,对这些苗儿就有了感情。

于是我自告奋勇地提出给红薯浇水。母亲赶紧阻止:“你膝盖不好,不能负重,再说,你从小到大,哪干过这个?”母亲这么一说,我更非去不可了:“我是你女儿,你能干,我就能干。”我知道初次尝试,总有困难来阻挠,可我有脑子,善想法子,办法总比问题多。

太阳还没冒头,我就带着浇水工具出发了。我事先勘探过红薯地,虽说离娘姨家不远,但水龙头距离菜地约有百米之距,若是让我一桶一桶提过去,恐怕活没干完,人已累趴,我这条拄过拐杖的右腿估计又要闹革命。因此,我特地学会了母亲的三轮车,我把大桶放在车上,用小桶接水倒入大桶,一直到把大桶灌满,再把小桶接满水放上车,骑着三轮车直奔番薯地。

为了让干渴的红薯得到滋润,我在水里加入了一些复合肥,搅拌均匀后水变成了一种淡淡的黑色,仿佛含了沉甸甸的营养。我先用小桶的水,再将大桶里的水舀进小桶再去浇。水来之不易,我得把它用得实实在在,可不敢浪费一丝一毫。我从车上拿下了小板凳,直着腰坐在板凳上,慢条斯理地扒开叶子,将满满的一碗水对准根部倒下去。水浇灌着番薯,发出了吱吱啦啦的声音,多么动听的声音,地下的红薯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一点儿一点儿地拔节生长。

如此浇水是麻烦了点儿,可我有的是耐心,我的耐心让红薯苗得到了灌溉,也保护了我的腿,我的腰。我毕竟是母亲的女儿,母亲懂的,我自然也能知晓。对于做人做事,我们都有一颗敏感而执着的心。

日头还没到中天,我已经坐在家里悠闲地喝着清茶,向母亲汇报她的番薯地了。我眉飞色舞地诉说着我的创意,母亲心满意足地听着女儿的卖弄……


主播/刘鹏

制作/刘鹏

制图/俞钦洋

编辑/郭钰

责编/卢卓琳

审核/孟再励

> > >

你可能想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