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宝科技纽交所挂牌,工具出海企业的上市和转型
美国时间 9 月 28 日,出海企业触宝科技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 12 美元,开盘价 11.5 美元,跌 4.17%。
触宝此次全球发售 435 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 每股 ADS 相当于公司 50 股 A 类普通股,计划发行总额 5220 万美元。触宝此次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研发、各类产品的开发与用户增长、以及战略投资与收购。
触宝于 2008 年 8 月在上海成立,同年发布触宝智能输入法的第一个正式版本,面向全球市场。2010 年面向国内市场的触宝电话上线。此后,触宝智能输入法和触宝电话一直作为触宝的两个业务主线。2016 年时,两个产品贡献了触宝的全部广告收入(触宝电话 55%、智能输入法 45%),也是当年触宝全部收入的 90.4%。但随着近几年互联网内容消费的升级转型,和其他公司一样,触宝也踏上了转型之路。
触宝基于 10 年间累积的海外大数据构建了丰富的全球用户画像和兴趣库,并于 2017 年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内容服务型产品,涵盖健身、视频、游戏等多个领域。可以看到触宝新业务的重心在全球市场,触宝在招股说明书中也直言,触宝未来的业务重心会在海外,国内市场的用户量和广告收入都可能持续下降。2018 年上半年,三个主要业务线触宝电话、智能输入法、以及内容服务型 App 的广告收入分别贡献了触宝全部收入的 21%、26%、53%,内容服务型 app 已经接过创造收入的接力棒。
IPO 文件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6 月触宝旗下面向全球市场的产品矩阵的日活用户为 1.326 亿,覆盖了 2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与 2017 年 6 月相比,同比增长 75.3%。但从日活的角度来看,触宝旗下产品向内容服务的转型还停留在初步阶段,在其 1.326 亿月活中,触宝智能输入法的 DAU 1.254 亿,其他 15 款移动应用的 DAU 只有 730 万。未来如何在各个细分领域将产品运营到一个比较大的体量,对于触宝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
(>>>更多详情,戳此查看<<
新加坡共享单车新政落定:ofo 须撤回至少 4 万辆车
新加坡是 ofo 和摩拜出海的第一站,也是最为重视的一站,在新加坡的成败,也许就意味着海外拓展的成败。
墨腾创投报道,此前,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and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简称 LTA)要求共享单车运营商必须在 7 月 7 日之前申请新的许可证,并要求按照新的规定进行整改,LTA 将在 9 月份对申请者进行评估并颁发执照。
9 月 29 日,LTA 公布了评估结果,宣布共有六家获得营业执照。其中,ofo、Mobike 和 SG Bike 获得全面营业执照。ofo 和摩拜分别获准可运营 25000 辆单车,SG Bike 可运营 3000 辆单车。
此外,还有三家则申请到“监管沙盒”执照,分别是随行单车 Anywheel、GrabCycle 和新进场的骑骑智享。这类执照专让新进入者,或者是在本地没有经营记录的业者申请,可以先运营 1000 部单车。LTA 表示,这个限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业者可以在每年的 1 月份和 7 月份申请扩充单车数量。
从新加坡监管机构的角度来说, 此举成功了防止大量共享单车堆积、纳税人不得不买单的局面。即使摩拜和 ofo 最后撂担子不干了, 政府也可以用运营商缴付的每辆车 60 新币(约合 300 人民币)的牌照费和担保金来料理后事。这也为很多发达城市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方案。
(关注“白鲸出海”公众号,对话框回复“19129”阅读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