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穷月尽、挨年近晚。”
除夕,是岁末的最后一夜,与新年首尾相连。这个除夕,是对庚子鼠的郑重告别,也是对辛丑牛的诚挚迎接。
中国的节日大多讲究团圆,除夕更是如此。在我们的观念里,除夕与家人一起,才是彻底地、完完整整地度过了一年。
今年,少部分人足够幸运,仍然可以享受阖家团聚的幸福。更多的人,选择了就地过年,这让传承已久的习俗突然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也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特别的印记。
有的人坚守工作岗位,有的人远洋求学,有的人独自隔离,显得有些孤独,也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思念。如果思念是一颗星,那这个除夕,将是银河铺满了夜空。
不论身在何处,除夕的习俗总是太过深入人心,贴春联窗花、吃年夜饭、发压岁钱……每一样都是美好的祝愿,每一样都是满满的仪式感。
春联,红纸为底,多着以金、墨色文字,讲究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寄予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和祝愿。
这个大年三十,还是会踩着凳子,将春联挂上,有人递胶带,有人看贴得是不是歪了,也许是家人,也许是同事,也许是朋友,简单又快乐。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一般是祭祖后开饭,全家人欢聚一堂。菜品美味丰富,恨不得将所有祝福都带给大家,像是年年有余的鱼、团团圆圆的汤圆、年年高的年糕……
无法回家的游子有的收到了长辈寄来的满满当当的特产,有的囤了超多零食,也有的早就备好了食材准备大展身手。晚上视个频,还是团圆的一年。
压岁钱,其实是个谐音梗,指压祟,便是压住不吉利的邪祟,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将钱封在红包中给晚辈,能够保佑晚辈驱邪避鬼,平安度岁。有的地区还会特意选择吉祥的数字,锦上添花。不能当面给的话,网络红包也是可以的!
守岁,也是同样的寓意,人们担心邪祟侵害晚辈,因此除夕往往点亮烛火,彻夜围坐,以守平安。春晚陪我们度过了多少不眠的除夕,也许已经不那么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但是《难忘今宵》,仍然是除夕不能错过的旋律。
除夕的钟声响起的时候,祝愿每个人都与家人心在一起,爱在一处。
无论是写对联、贴窗花、发压岁钱、看春晚,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酒更是中国人过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仰韶是把中国文化、中国酒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杰出代表,更是把仰韶文化和酒文化有机结合的代表。
中华文明之所以发扬光大,华夏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一代一代人把优良传统继承、把优秀文化传播。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华夏文明永葆青春,感谢所有文化传承人,举杯仰韶,传承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