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境人Environmentor
热爱我环境,光大我事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DeepSeek,重磅宣布! ·  昨天  
新闻广角  ·  国产载人飞艇成功首飞! ·  3 天前  
新闻广角  ·  举重冠军被杠铃压脖身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境人Environmentor

青岛大学王晓霞课题组WR:短水力停留时间的连续流短程反硝化生物膜模块的构建

环境人Environmentor  · 公众号  ·  · 2024-11-07 12:32

正文

第一作者:冯娟

通讯作者:赵骥,王晓霞

作者排名:冯娟,赵骥,向涵,由志鹏,石亮亮,于政达,邱艳玲,于德爽,王晓霞

论文DOI: 10.1016/j.watres.2024.122743

文章摘要

短程反硝化(PD)可以提供必需的亚硝酸盐,有望促进Anammox的实际应用。然而,与PD相关的研究主要涉及序批式反应器以及活性污泥。本研究提出在连续流浸没式生物膜中建立PD模块(PD-BfM)。得益于采用缺氧饥饿处理来快速实现PD,并及时将富集的功能菌转移到生物膜上,仅21天就完成了PD-BfM的启动。将水力停留时间调整为50 min,PD-BfM即使在进水COD/NO 3 - -N比值为4的条件下,其硝酸盐到亚硝酸盐的转化率(NTR)也能达到75%以上,表现出极好的NO 2 - 生成特效。同时,生物膜的优势属由 Thauera 转变为 Flavobacterium 和Comamonadaceae。底物浓度梯度也可能导致顶部和底部生物载体之间的微生物群落差异。



主要内容

1. P-SBR 作为PD-BfM 孵化器的坎坷命运

P-SBR在不长的时间内(55天)经历了“启动、稳定运行、培养生物膜、活性恢复”的坎坷命运,但其具有了PD特质,主要归功于“缺氧饥饿处理”方法、PD过程本身的鲁棒性、“降低COD/NO 3 - -N比”这一有效手段、即快速富集的功能微生物。
PD 的启动: 试验用泥为冷藏2天的具有完全反硝化功能的活性污泥(NO 3 - → N 2 ),在第3-5天施加“饥饿处理”(NO 3 - -N浓度为~30 mg/L);
稳定运行: 第5-13天,饥饿处理模式转变为正常模式(即同时供给COD与NO 3 - -N),40 min实现了NO 3 - -N的完全去除和NO 2 - -N的高积累,30 min时的NTR达66.9%-42.6%;
投加载体培养生物膜: 第14天添加空白填料,第20天时PD生物膜快速形成(NTR达60%以上);

生物膜“收割”后的活性恢复 :在第23-55天,P-SBR中的生物膜载体移除后,PD效果逐渐恶化。此后将COD/NO 3 - -N比值从4.9±0.2降至3.8±0.2,NTR逐渐回高。


(A)COD、NO 3 - -N和NO 2 - -N浓度以及COD/NO 3 - -N比值的变化:实心、空心符号分别表示进水、出水底物浓度;(B)ΔNO 3 - -N、ΔNO 2 - -N和NTR的变化。

2. PD-BfM 反硝化亚硝酸盐积累
在第21天,PD-SBR中的载体生物膜转移到连续流PD-BfM,HRT由30 min延长至50 min, NTR最终保持在84.7%±5.9%。PD-BfM可以连续高效地生成NO 2 - -N(NTR > 75%),且其工作体积小(1.5 L)和HRT短(50 min)的优势使其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43.2 L/d)。


(A)进水和出水COD浓度;(B)进水和出水NO 3 - -N浓度和HRT;(C)进水和出水NO 2 - -N浓度;(D)NTR和COD/NO 3 - -N比值:S1、S2和S3分别表示阶段1至3,出水浓度和NTR为平均值(n=3)。

3. 微生物群落特征
短期饥饿处理(3天)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极其微小,但能快速诱导PD性状表现。载体填料投加有利于支撑丰富、复杂的微生物结构,其较P-SBR絮体污泥具有更高的Ace和Shannon指数。PD-BfM中底部、顶部生物膜的alpha多样性差异不明显。


(A)alpha多样性指数;(B)10个生物样本共有OUT数;(C)10个生物样本之间Bray-Curtis距离的主坐标分析(PCoA);(D)门级分类组成;(E)属级分类组成。


生物膜载体顶部和底部(S3-55t和S3-55b)上的微生物群落与初始生物膜(S1_22)存在显著差异。P-SBR稳定运行阶段, Thauera 大量富集促使反硝化亚硝酸盐积累。随着生物膜生长,样本S3_55t和S3_55b中 Thauera 丰度仅为3.56%和0.09%, Flavobacterium 和Comamonadaceae占据优势,而P5_55活性污泥样本中其丰度则高达30.03%。 Thauera 仍处于生物膜共生网络的中心模块。


(A)基于PIRCUSt2预测的氮代谢途径;(B)Pre、SBR和BfM类别的共现网络;(C)节点和边的数量;(D)正相关和负相关的百分比;(E)三个网络的中心性程度。


(A)10个生物样本的群落加权平均数分布图;(B)BfM类3个生物样本中贫化和富集属(火山图)及其rrn拷贝数(柱状图)的比较。


主要结论

1. PD-BfM可在21天内快速构建,这得益于“缺氧饥饿”快速实现PD,并及时将富集的功能细菌转移到生物膜上。
2. PD-BfM能够以高效率(NTR > 75%)和短HRT(50 min)持续供给NO 2 - -N,展示了其在不进行较大改变的情况下可增强厌氧氨氧化的潜力,拓宽Anammox在常规废水处理中的适用性。

3. 底物浓度梯度可能塑造了载体填料顶部、底部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如 Flavobacterium 和Comamonadacae逐渐取代了生物膜形成初期的优势属 Thauera



来源: 污水处理工作室 投稿、合作 、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 最大的学术公号 ,拥有 20W+活跃读者 。由于微 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 星标 ,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 “在看” ,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 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 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往期推荐


年度热点文章Top10(2023年)
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团队谢国俊课题组、重庆大学陈一课题组合作ES&T封面:亚硝酸盐依赖型厌氧甲烷氧化细菌的生态位分化机制
见证一个新领域的崛起——密苏里大学肖峰团队/北京师范大学李阳团队一篇承上启下的ES&T
ES&T社论:ES&T对材料类稿件的基本期望以及此类稿件应该如何体现其环境相关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院士团队孙志强副教授ES&T、WR等:非自由基高级氧化净水技术系列研究成果
同济大学关小红团队ES&T封面:电化学氧化生成的Fe(IV)/Fe(V)可在近中性条件下选择性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同济大学关小红团队ES&T:一种可以轻松区分SO4•-与HO•并实时量化高级氧化技术中的SO4•-的新方法
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团队贺诗欣课题组Nature Water:集太阳能脱盐、发电和作物灌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哈工大(深圳)任南琪院士团队路璐、深圳先进院高翔Nat. Sustain. :工业废水中多污染物协同原位生物转化合成高值化学品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团队Science Advances:揭示脱水合在离子选择性膜分离中的作用机制
可持续视野SH|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南琪院士团队: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评估与优化
学术招聘
美国范德堡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项目招生 (博士硕士)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与环境工程系门玉洁课题组招收博士生(或博士后)
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Dr. Sam H. Y. HSU课题组招聘博士
美国圣母大学环境分子与合成生物学实验室拟招收2名全奖博士生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士Eawag联合招聘全奖博士生(环境方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