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任之堂
弘扬中医文化,宣传正确养生理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疾控  ·  麻疹:你以为它消失了?其实它就在你身边! ·  14 小时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两种让人畅快拉屎的食物,但我劝你别乱吃 ·  22 小时前  
丁香医生  ·  长期睡不够 8 小时,要紧吗?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任之堂

中医直观技术,你想学吗?

任之堂  · 公众号  · 养生  · 2017-01-16 22:17

正文

扁鹊是渤海郡鄚(mào,茂)人,姓秦,叫越人。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有个叫长桑君的客人到客馆来,只有扁鹊认为他是一个奇人,时常恭敬地对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普通人,他来来去去有十多年了,一天叫扁鹊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和扁鹊说:“我有秘藏的医方,我年老了,想传留给你,你不要泄漏出去。”扁鹊说:“好吧,遵命。”他这才从怀中拿出一种药给扁鹊,并说:“用草木上的露水送服这种药,三十天后你就能知晓许多事情。”又接着拿出全部秘方都给了扁鹊。忽然间人就不见了,大概他不是凡人吧。

扁鹊按照他说的服药三十天,就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因此诊视别人的疾病时,能看五脏内所有的病症,只是表面上还在为病人切脉。他有时在齐国行医,有时在赵国行医。在赵国时名叫扁鹊。


这段故事很生动的记录了扁鹊是如何学会看病的,他的诊断技术读起来常常让人神往,尤其是学中医的人,为啥我没有这样的机会,为啥这个能让人隔空视物的药物失传了呢?

今天我们将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反观内视只是一门技术,是可以学会的 ,我曾发愿将中医向前推进100年,也许是在这个愿力的感召下,九针山庄迎来了一位老师,愿意教大家学会这门技术,并用过来人的心得,非常诚恳的告诉你,很多人是可以学会的,因为它只是一门技术,并不用去神话它,但如果我们真的学会了这门技术,中医的发展将会真正的复兴。

现今的相关教材和社会认识都认为祖国医学是一种“经验医学”,然而许多智者并不赞同这种认识。从历代中医典籍和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值得商榷和关注的地方,例如“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就直接的提到, ‘内景隧道,唯反观者能照察之’。”

在先贤们的铺垫下,我们大胆的提出,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直观认知”基础上的。为“还原”祖国医学的本来面目,为在新的时代里真正“精准”的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结合自身练习经验,特此提出“中医直观技术的学习提纲”,期望各界人事指正。


所谓直观技术,意味着“直接观察”,而非“试验推论”。

人的生命是一个精妙复杂的结构,现代科学对其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运用古老的身心锻炼技术,使得我们生命的本来功能深度拓展,从而如同建立整个中医理论的先贤们一般,使用直观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验证认知和继承整理,是我们的目的。

中医直观技术的研究运用总结为三个方面:

1、中医的基础医理

经络,经络和脏腑的关系,经络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三个基础医理的产生,先贤们认为是藉由人体深层的直观能力,通过反复观察验证总结出来的;

2、中医的诊断技术

“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时至今日中医的诊断技术已经到了几乎废止的地步,何日中医界能较为普遍的再现“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诊断水准?通过对先贤“直观技术”的实际练习和掌握,我们期望中医诊断技术水准的复兴;

3、药材的归经辨气

假使先贤们对于基础药材的认知都是藉由品尝试验而得,那先贤的牺牲率肯定极高,中药的认知总结肯定会极慢,深思史实绝非如此。我们期盼着经由努力,先贤们对药材的直观认知方法能够得到认知、肯定和发扬。


中医直观技术的实际掌握应分为三个步骤进行:

步骤1、培养精微的学习能力、格致认知能力

资讯、媒体的发达既是时代的优势也是时代的弊端,现时代的人意识混乱,心力耗散,完全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去培养人生的基础能力,即“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能力。正确认知生命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开启和发展生命本有的“直接认知能力”,培养生命最基础的素质,这是一切先圣们共同的认识和教导内容,绝非中国儒家之所独有。“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能力的培养,是掌握中医直观技术的必经途径和必须基础;

步骤2、开启对中医所述“气”的体验和认知

对“气”的阐释和重视,是中医理论的基础,然而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对此理论的认识普遍上是处于否定或臆测的状态。这个纯粹只属于直观认知领域内的事物,只能藉由直观技术的锻炼而认知。通过对人体内在生命之气的认知和掌握,才可能真正进入祖国医学的内殿;

步骤3、开启对人、动物、植物的“气”直观感知和直观认知的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