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写过一篇叫做你没穷过你不懂的文章,起因是总有人在现实里这么说:
“我们为什么要交这么多的税去养群人,那些穷人自己懒,所以穷,却要我们负担。凭什么?你弱你有理咯?”
而在号称“中产阶级聚集地”的知乎,前两天也有人问出了这么个问题:
是否应该取消对穷人的补贴和福利以激励他们上进?
我当时的回答是:
总有那么一二三四个逗货否认阶级壁垒的存在,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不够努力。
这样的人要么傻要么坏。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从小富裕的人往往觉得自己现在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而只有出生贫寒的人才知道一个好的家庭究竟有多么重要。
原先英国人也认为贫穷是因为懒惰,是种罪孽,
比如《贫困法》要求接受救济的穷人必须在贫民工厂(Poor House)干活,工作条件比普通工厂恶劣得多、获得的薪酬也低得多。
目的就是刺激这些穷人走出去自食其力。
一位英国教授回忆,他小时候家边有个贫民工厂,有些老人谈之色变、甚至不要走近那里,看到那房子就魂不附体。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意进去。
后来经济危机一来,许多被大家公认勤劳节俭的“体面”家庭也破产,流离失所,和之前那些贫困的人没什么两样。
终于他们意识到,贫穷不是一种懒惰,不是罪孽。贫穷是一种不幸,需要救助。
而他们原先的那些态度,实在是一种幸运者对不幸者非常多余的指手画脚。天知道那些原先贫穷的人已经用了多大努力,试图摆脱现状。
珠穆朗玛峰脚下的夏尔巴人冒着生命危险工作,每年能赚4000美元
我刚刚看完了一部从叙事节奏,演员表演到电影主题都极佳的电影《摔跤吧,爸爸!》,事实上这部电影在全世界的口碑已经炸裂,而在豆瓣上也斩获了9.1分的超高分数。
但如果点开豆瓣影评,点开关于电影的评论,就是有那么一群人,继续在用三观看电影,总是希望在电影里看到最伟光正的价值观,最高大全的角色,同时还在将他们从西方学来的价值观,强硬地套在印度身上。
我觉得他们犯了和上面那些说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努力的人一样的毛病,这个毛病用一句中国古话来说叫做:
“何不食肉糜”。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是否剧透并不影响观看。(下面有轻微剧透)
电影中的爸爸原先是印度一名优秀的摔跤运动员,一直想生一个大胖小子继承他摔跤的事业,但他妻子一连生了四胎都是女娃,所以这个父亲也就放弃了自己这个想法,身材发福,进入日常的生活里。
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自己的两名女儿非常有打架摔跤的天赋,于是开始训练女儿成为摔跤运动员,希望自己女儿之后可以为国争光。
这是影片在三观上最大的黑点,所以大家批评说:
在父亲培训女儿的过程中,他从来没有问过女儿是否喜欢摔跤,也从没考虑过摔跤对女儿的影响。他就像大多数父亲那样认为自己对人生的判断是正确的,毕竟“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于是他强迫女儿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电影中女儿也成功完成了这一任务,完全沦为父亲梦想的奴隶。
而爸爸因为想为国家争取一枚金牌,想为国争光,打败其它国家运动员,则被批评为:
电影里的摔跤比赛场面只要印度的选手获得胜利,观众山呼海拥;印度选手失分,全场嘘声一片。被打败的外国选手没有拥有得到丝毫尊重,仿佛天然就该被印度选手打倒。我感受不到电影所宣传的“爱国主义“,靠打倒其它国家来获得自尊自信,难道不是侵略吗? 如果电影里那些美国选手被换成中国选手,中国观众还会给高分吗?中国选手、美国选手在印度选手的眼中可都一样是“外国选手“。
在我眼中当代中国人的体育观早已不是“唯金牌论输赢”了。我们心中理想的运动员形象是李娜、傅园慧那样的,他们健康自信,他们在运动中享受乐趣,体育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拿了金牌当然值得骄傲,没拿金牌也没什么丢脸的。
然而在《摔跤吧!爸爸》中传递的体育观却异常原始。父亲认为拿金牌可以炫耀国威所以让女儿为自己实现梦想,电影中整个家庭的所有互动都围绕着摔跤,却丝毫看不到体育本身为这个家庭带来的快乐。
他们说的都对。
如果是美国拍出这样一部电影,传递这样一种价值观,那这个美国爸爸绝对要成为全世界最被人讨厌的角色之一。他霸道,威严,因为自己的理想牺牲自己子女的幸福。即使是《一条狗的使命》中那个酗酒,暴躁,被塑造成反面形象的父亲都比这个爸爸要好上许多,至少他在家庭不需要他的时候,二话不说就滚出了家庭。
但很不巧,《摔跤吧!爸爸》不是一部美国电影,不是一部欧洲电影,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开明,子女有自主选择权,性别平等已经深入人心的国家拍出来的电影,它是世界上性别歧视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印度拍出来的。
在2016年全球性别平等排名中,一共135个国家,它排106位。而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印度的强奸犯罪率高居不下:
根据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的数据,印度记录在案的强奸案件由1971年的2487起增至2011年的24206起,增长率为873.3%。比较而言,谋杀案件在从1953至2011年的近60年间里的增长率为250%,远不及强奸犯罪率的飙升。
平均下来,在印度每3分钟发生一起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每22分钟就会发生一起强奸案。在印度性犯罪最严重的主要城市新德里,平均每18小时发生一起强奸案,被冠以 “强奸之都”的耻辱称号。
但很不巧,《摔跤吧!爸爸》也不是完全虚构的一部电影,而是一部彻彻底底的传记电影。
真的有这么一位心怀梦想的爸爸马哈维亚·辛格·珀尕,而他真的将他的两个女儿吉塔·珀尕和芭比塔·珀尕训练成了摔跤冠军。其中大女儿吉塔在2010年的英联邦运动会上赢得了印度的第一枚金牌,她的妹妹芭比塔在2014年的英联邦运动会上赢得金牌。
包括他们之前的训练,之后的对手,在国家队的教练员,以及遇到的腐败问题,全部都真实存在。
那么你告诉我,在印度这样一个男女天生不平等的国家拍一部有真实背景的传记电影,需要将爸爸塑造成怎样一个高大全的角色?
你是希望他在一穷二白过着清贫日子的时候,在从小接受的是运动员的教育的前提下,在家包揽家务,尊重所有家人和友邻,在外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像侯亮平一样一身正气?
这可能符合你们的三观,但是这真实吗?
如果你真的觉得这样更好,希望你明天开始别看电影了,多看新闻联播,多看抗日神剧,那里有永远高大全的角色,那里的三观最适合你。
况且你们是不是只看到父亲剪去女儿长发,把女儿当男孩子一样刻苦训练,觉得这是恶心的直男癌,是父权的压迫。却没看到全村人一口一个“女孩就该早点嫁人”,“头发都剪了哪有人会要”,“女人就要在家做家务”的嘲讽?
没看到父亲在面对村里人的嘲讽时说的“我不要我女儿以后被男人挑,我要我女儿以后挑男人?”,没看到整部片子从头到尾,父亲从没觉得自己的女儿不行过,一直在用尽全力帮助女儿夺得胜利的果实?
还是说你们没看到决赛前父亲对女儿说的那几句话?
或许在中国,在美国,女孩子已经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大家天生都已经意识到女人一丁点都不比男人差。在这里,运动最大的意义是快乐,不需要金牌去证明什么。
但在印度,女孩就是要极辛苦,极努力,才能获得整个社会的认同,才不会被认为是男人的附庸,不会被认为做家务就是她们永远的归宿,这就是印度的现实。在印度,就是需要金牌去证明一些东西,需要金牌去叫醒还认为印度的女孩子不行的人。
很久之前有人和我说过,在你准备掏出道德大棒挥舞一通的时候,希望你能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那么好的条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生在中国的大城市,接受着西方的普世价值教育。
可惜用三观看电影的观众们看不明白。
为了怕你们不明白,导演还特意设置了一个印度小姑娘,打小就要学习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缝纫衣物等多种家务,而到了14岁就要被嫁到一个不认识的男人身边,以减轻家里负担,从此和家务活终身为伴。
那个女孩最后一脸羡慕地对女主姐妹说:
“我很羡慕你们能有这样一名希望自己女儿摆脱这种命运的父亲,甚至不惜为此对抗整个世界异样的目光。”
所以我反对你们不管不顾,就用西方价值观里“尊重孩子的选择”的大棒,来指责这个一直坚信自己的女儿不会比男孩子差的父亲的行为。
当整个社会的风气都是错的,当整个社会潜移默化的告诉两个女孩,他们能做的就是要去嫁人,而对抗整个社会需要巨大勇气的时候,这个也许不那么伟光正的父亲站出来了。
这不正能量什么正能量?
在影片的最后,电影打出一行字幕,说影片原型故事已经激励了成千上万个印度家庭,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女儿也会有出息。
如果这还不算影响社会,那什么算影响社会?
这时候掏出西方普世价值那一套,让女孩继续随大流,“自己选择”14岁就嫁给一个自己不认识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直男癌吧。
更难能可贵的是,导演没有硬生生在印度的土地上,在有原型故事的基础上造出一个假大空,伟光正的主角出来。反而是真实还原了这个父亲霸道顽固的一面——所以他和抗日神剧主角不一样,显得更真实,更有血有肉。
可能用三观来评判的观众们,看到真实的人类,一时还有点不太习惯吧。
一个事实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小时候都是不愿意去上学,去念书的。第一次去学校都哭哭啼啼,不愿意离开家。
但如果父母真听你们的,你们现在是会感激父母还是怨恨父母?
另一个事实是,虽然我文章是在说三观,但我依然认为那些不看故事,不看叙事节奏,不看情感表达,每次都硬是要用三观看电影的观众是非常可悲的。
他们可能永远无法欣赏《无耻混蛋》,他们会觉得这电影是在给罪犯洗地。他们可能也永远无法欣赏cult片,犯罪片,因为那些电影的价值观永远不那么伟光正。
-END-
【推荐阅读】
我知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
两名大学生无后援,无补给徒步穿越大沙漠,死亡前断水,暴晒,绝望的十二天
今天回复“晚安”
可以看到那篇“你没穷过你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