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按:本文是马科吉先生原创,希望能帮助读者从多个角度看待本次中美贸易摩擦,特此致谢!
截止目前为止,中美贸易摩擦已经持续了半个月有余,事态略显扩大化。在充分梳理了消息面的情况之下,堂主就目前局势和观点列举如下:
一、川普手握一副好牌,可惜出门就把牌打烂了,原本有理有据的事,因为节奏顺序不对,分分钟给自己和队友挖了一个坑。
堂主认为挑起摩擦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1.转移“通俄门”的政治聚焦。
2.兑现大选的承诺,同时为今年的期中选举造势。
3.测试中方在崛起之路中的意志,同时测试美方盟友的牢固程度。
4.如果后果可控,进一步打乱“一路一带”、“人民币国际化”的节奏,为美方的崛起赢取时间。
5.如果贸易战取得阶段性压倒优势的时候,扩大对华的资本扩张,均衡美国的经济金融风险,最后目标就是割中国的韭菜、剪中华的羊毛。(老套路)
无奈,川普的出生并非官宦之家,一个街头商人玩政治且情商不那么高的情况下,被老中玩得像斗蛐蛐一样。从资讯面看,就是川普对骂陆康、华春莹的局面,拜托,一个总统混到这份上,我们的大大根本不需要出场。
二、外围的反应。
日本:米国爸爸加油!
欧盟:你们先打着,我们看热闹。
加奥:川普老铁,别丢脸,用心打好好打。
韩台:打泥煤,你俩干架最后我俩受伤,躺枪啊。
法俄巴:老中,给我点好处,我给你站队,原美国的订单请统统甩过来。东南亚:每次风暴,反正我们是回回受伤,不说了先去挂个砖家号。
中东:卖油喽,卖油喽,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美元按桶算,人民币论斤卖。
三、美国最为忌讳的几件事:
1.“人民币国际化”,目前虽然人民币的国际占比权重不大,但是发展势头极为吓人,老中的全球政治智慧,在人民币扩张的道路上体现得低调奢华有内涵,用不了多久请在美元后面加ed(过去式past tense)。
2.“一路一带”,老中舍得在这事上花钱,大兴土木搞搞基建,这个才是真正的全球式投资,首先是打通亚欧板块的任督二脉,以点带面建设沿线国家,最后完成全球化配置之后坐享投资收益。
PK美国的“投资”最大的区别就是中方的策略基于互惠共赢(说白了将来沿线国家只要敬我一尺,我就还你一丈),而美方过去的投资布局基本局限于地区的人工、材料、环境等浅表性优势策略(最糟糕的还要算走的时候割人韭菜,留一地鸡毛)。
3.“石油人民币”,中东国家虽说富得流油,但是自己家的石油完全没有定价权,也许这也是中东富豪的悲哀。老中的原油期货一开,分两步走,先是人民币计价美元结算,后一步就是全部人民币,在节奏上老重完全可控,同时给结算市场流出充足时间来完成美刀与人民币之间的转换。倘若在2025完成转换,美国将再失一城。
四、美国目前最难受的几件事:
1.“互联网+”“云数据”“大数据”等,概念的首次提出都在国外,到了国内分分钟被改良并加以落地应用。领先,领先,领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基于庞大的人口红利,加上资本市场的动力输入,目前早已遥遥领先国际。
不信?你可以问问那些在华外国留学生,他们的国家移动支付有没有这么便利,他们的在线消费有没有这么便利,他们的共享经济有没有这么便利,他们的……所以,美国老大也很难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2.“人工智能”“AI”“5G”“量子科学”等,这些基本在全球中大家的起步时间都差不多。拿AI技术来做个比较吧,全球前 10席涉及AI研究的大学中,中国占了2席(清华北大),美国有7席,10席开外的中国还有4-5席在第二梯队中。所以,在尖端科技方面,中国的后劲以及发挥的余地还有很大空间,美国表示很担忧,十分担忧。
3. “电动汽车”,在传统燃油车上,中方一直都是技术落后的状态,而且落后很明显。电动汽车,是中国目前来说唯一实现了弯道超车的品种,在资本市场中各种概念也风起云涌,“石墨烯电池技术”、“盐湖提锂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无线充电技术”等等,在电池技术瓶颈被攻克并实现量产以后,国产电动车的全球化输出也将提上日程(类似于目前的国产手机)。